贾兰第二年中了进士,殿在二甲,翰林院待了几年,入部隨部习学,又历练了几年,便放了江南外任也娶了妻,生了个女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红楼梦我们会有怎样的梦醒时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读红楼梦我们会有怎样的梦醒时刻(红楼梦结局探秘之八)

读红楼梦我们会有怎样的梦醒时刻

贾兰第二年中了进士,殿在二甲,翰林院待了几年,入部隨部习学,又历练了几年,便放了江南外任。也娶了妻,生了个女儿。

贾兰想阖家赴仼。李纨说,“我们走后,不知几年回来,她(宝钗)又住这么多房子,又收当铺租金。她住房子,我们占当铺。”贾兰在京当官几年,也知道了一些事情,在京这几年,也没攒下钱来。赴仼又是一笔大开销。”当时潜规则,吏部派你到某地,马上去赴仼还是还要再等,赴富的还是穷的县治。布政使说了算。这就要打点,据当时人讲,县令要马上赴仼,至少三干两银子。也如孙绍祖拿出五千两,应是也先打听了行情,谁知贾赦克扣了三千两,以至事情没办成。李纨说,“不如这样,卖掉干净,先把眼前赶任的事做实了再说。”回头对宝钗说,“还有二百两银子,你用着,到年你到当铺去取一年的租金,六百两。”

《晚韶华》曲中说,“人生莫受老来貧,也须阴骘积儿孙。”李纨这事不是积阴骘,而是损阴德了。

李纨这人,仅从八十回一般文字,看她并没有什么,实际是很贪婪的。曲《晚韶华》

开头便是,“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什么意思,恩爱感情再好,也抵不住当官发财的诱惑。在她的严督下,贾珠用脑过度,竟劳累而死,现在有这发财的机会,岂肯轻轻放过。

明清时期,一般京官,仅拿些薪水,再加上地方上给的,如冰敬,炭敬,节敬,一年也不过一二百两银子。都是过得很苦的。官当得大了的地方上送起来就多了,送小官炭敬什么的仅三五十两,送大官,比如尚书,大学土之类,至少三五百。小官日夜希望能放外仼,一个县,多少户,多少田,税收收的是碎银,上交国家要铸成整锭的,国家允许损耗些,这些就成了这县令的灰色收入。其余向乡绅收节礼,枉法受贿之类也有些,但都是小数目。

贾家这当铺,自己不经营,租给人家经营,每年尽得六百两租金。作为平民,也可以了,争奈贾家旧交还是要去隨些份子,所以就入不敷出了。

近年关宝钗去当铺收租,当铺给了四百两。宝钗问“不是六百两一年吗?”

“你还不知道啊,八月份就卖掉了,你家大房来办的手续,现在卖给某家了。”取出卖契文书,签字画押俱有,宝钗无话可说。

回来越想越不对,这四百两用完了怎么办。想了几日,忽然想到了北静王。

门人通报了,北静王迎到厅上,见她欲言不言,便说“你乃弟妇,有事但言无妨。”

听完宝钗的叙述,北静王沉思了片刻,“这事一定要给你完璧归赵。一月内便见分晓。”他便写了一封信,叫人送到贾兰仼所:“兰侄如唔,汝私将当铺售人,殊乖谬。汝婶往后何以为生。速将售银带回。我自敕地叶买家将铺退出,无烦言官。”最后四字,贾兰当然知道份量。当时忠顺王已死,小忠顺王初入庙堂,北静王本就皇上倚重,贾兰能不听他。可卖的钱早已用完,无奈只得在库中先支了凑滿数送到京中,地方有北静王钧旨,当然叫买的将铺退出。

遗传上贾兰就是羸弱之躯,这一惊一乍,私自挪用了库银,又害怕,身体便不爽了起来,每日强撑了理事。后来竟死于任上。第五回曲子“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就是讲的这经过。

李纨及媳,孙女城又回到京城。无颜见宝钗,另租房住。宝钗寻到他们,“既回来,何苦做二地住,合家一灶一水,人口多些,也热闹阳光。”又说,“当初姐也错看人了。钱有该花不该花,该花的砸锅卖铁,我会想不通吗?”

于是他们又住到一起。麝月,周姨娘等嗤之以鼻,宝钗不许他们放到脸上。第五回诗云,“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水好,冰化为水。冰释前嫌的意思。幸好秋季收税时贾兰尚在仼,一季火耗,所挪用银子,竟冲平了。

又过了三年,李纨谢世了。

后来宝钗为贾兰女择婿出嫁筹划,视如亲孙女。

麝月所生子认宝钗为主母,养老送终,继承了家业。

为什么说宝玉最后出家在智通寺,这事曾让我反复思量。元春省亲,点四出戏,伏通部四个大过节大关键,应该说,最后一个大过节一定是宝玉出家,可这又为什么与甄宝玉送玉有关呢?因只有出家能续上仙缘才引起宝玉抛弃世俗出家的念头。不能续仙缘的,出家那怕二百年三百年,平常的一死了之,与终老尘世无异。而能续这仙源的,从金陵到北京,沿路唯一可作为依据的,只有这智通寺。第=回写贾雨村见这老尚,说他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答非所问,可下面脂批,“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先写一出世醒人。”又说“雨村毕竞还是俗人,只识得双玉末觉之先,却不晓既证之后。”无论“出世醒人”还是“既证之后”,意思都是得道成仙,非红尘中人的意思。应该说,正是这甄宝玉,将这仙缘从智通寺带到京师,传给了宝玉。也所以,戏名叫邯郸梦,下批,仙缘,伏甄宝玉送玉。而所以要写出一个甄宝玉,固然为续仙缘情节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比描写的需要。

还有一点,鲁达为什么遇到赵员会后才出家,这因为赵员会给了他张度牒,这是和尚的身份证。没这个任何寺庙都不收留。也所以甄宝玉给了度牒,宝玉才能有寺庙栖身。西游记唐僧取经,曾有个妖怪想仿冒,就是六耳弥猴,他打昏了唐僧,抢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度牒。

宝玉与那老僧朝夕相处,老僧告诫宝玉,“万物可丟,只那枕不可丟,这枕便是仙缘。”宝玉依他所言,几十年一如初枕,曾与梦中影影绰绰见过一人,可又转瞬即不见,醒来细想,象柳湘莲。注,邯郸梦缘自唐沈既济的枕中记,那文中写卢生枕了一个瓷枕,二头有窍。此处应为稻草枕,以与那老僧昏聩匹配。

兔飞乌走。转眼宝玉已八十多岁,忽一日梦见柳湘莲与尤三姐,一想不对,明明=人已去多年,如何又能相遇。那柳湘莲走到面前,先作了一揖,尤三姐也是。柳说,“奉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之命,达汝知道,你尘缘将尽,可去京师,以彻悟红尘之假,然后吾三人一同去登彼岸。”

宝玉来到京师,找到出走前的家。开门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问宝玉找谁。宝玉说找薛宝钗。那人说,“已故十多年了,你又是谁”“我叫宝玉。”“哦。”这人是麝月的儿子。原来麝月这一辈的人都已荡然无存了。迎到里面,原来客厅里还有-一老年妇人,那妇人头发全白,身背伛偻。问了,才知是史湘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现在这就是白首双星。好了歌解,“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转眼两鬓成霜。”下批,“宝钗湘云一干人。“湘云!”宝玉激动得一下握住了他的双手。

湘云告䜣宝玉,嫁过去后,婆家知道贾家风雨飘摇,不许再有来往。后来也和夫君来过荣府,可太门紧闭,人已搬走了。她和丈夫情投意合,也生了一个儿子。可没几年,丈夫竟死了“湘江水逝楚云飞。”自己已八旬了,想想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再不来一次,死了也不能暝目。所以叫下人陪了来此地看一下,也好了却心愿。宝玉也将抄没,流落金陵,出家,也讲了一下。这麝月之子听完说,“主母临殁,躺在床上半昏半寤,尽说胡话。说得最多的一句是,我依你,把这三棵陈没尽烧掉。”宝玉笑了“叫《三科程墨持运》,是本书。唉,为什么二牛好好的相伴,可总要抵角呢?”

人老走不动,叫了辆车子。载了三人一同去看了一下宝钗,及宝玉父母的坟,秋风飒飒,枯草黄土,宝玉不禁悲从中来,止不住放声大哭。湘云说,“往者不可追,你我也没有多少时日了,还是保重为好。”

来到黛玉的墓地,但见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四周巨石砌围,墓也又大又洁。石碑有丈余之高,上写“先庶母水林氏讳黛玉之墓”北静王之子说,“立碑时,我尚不能记事。是我父用我的名义立的。唯这庶字下八个篆字,我不知何意。”宝玉细细看了,乃是“庶者虚也,玉者悦乎”这八字。其中细味,固然愧疚之意尽露,但长者之高风也对天可表。又想到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竞一语成谶。

“区区一石,何德何能,竞误卿终身!”

回到智通寺,当夜便梦见柳湘莲夫妇,他们领宝玉到了一个地方,但见脚下荊棘遍地,滿目林森草莽。不远处涧阔=十多丈,波涛汹涌不绝。这就一艄渡了他们过去。

约走了半里许,但见青松翠竹,绿草如茵,迎面来了一僧一道,这僧口念偈语,“来者自来,去者自去。我持我心,灵智永驻。唯静乃智,唯智乃通。跟我走吧。”这就回到青埂峰下。

第二天众僧来看时,也不知何时,方丈已圆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