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在大街上接吻(和陌生人情不自禁地拥吻)(1)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德 摄 发表在美国《生活》杂志封面

2010年6月22日,《胜利日之吻》女主角伊迪斯·沙恩的家人宣布,伊迪恩·沙恩于20日去世,享年91岁。由此上溯65年,伊迪斯因与一名美国水兵在纽约时代广场激情拥吻而成为二战胜利的象征人物。

伊迪斯的辞世,令人记起这幅经典图片。它穿越半个多世纪依然熠熠生辉,在当今并不和平的世界,人们似乎忘记了二战胜利的不易,以及人们渴望和平的激情和深情。

1945年8月,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人们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群情亢奋。一名水兵和一名陌生的护士萍水相逢,他们走到一起,深情拥吻。这个场面被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德捕捉,这一决定性瞬间从此成为经典。美国《生活》杂志封面刊载后,广为流传,被誉为“胜利之吻”、“胜利日之吻”、“世纪之吻”等。

在旁轴相机时代(1940年 leica推出了Ⅲc型相机,从此徕卡相机在二战战场冲锋陷阵。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德在1945年或许使用的是徕卡旁轴相机,有资料记载他使用135相机,从画面格式看,既像135相机竖拍,也像120相机拍摄后剪裁),既没有后来单反相机的长焦镜头,也没有现代相机的自动聚焦和自动曝光功能。摄影师能够捕捉到这一“决定性瞬间”,而且在构图、用光、聚焦等方面达到堪称完美的程度,实在是无愧“经典”二字。

这幅新闻摄影作品的瞬间形态被定格,读者从没有得到虚化的背景上能够感受现场的气氛。标准镜头只能拍摄到这个现场氛围,既没有广角镜的宽广和纵深,也没有长焦镜头对主体的特写以及对背景的虚化(背景因而稍嫌杂乱)。这正好使记者“平淡无奇”地记录了新闻事件,刻画了新闻人物,因而更具真实感。水兵深色的服装和护士白色的服装形成视觉上的反差和对比,白色的水兵帽和护士的黑发又形成视觉上的第二个反差和对比,黑白图片如果没有这种对比和一定的视觉反差,可以想象是多么“闷”与“平”。男女主角的肢体语言非常生动传神,水兵俯下的头、环抱着护士头部和腰部的两臂,与护士仰起的头和低垂着的左臂以及优雅弯曲着的右腿“遥相呼应”。护士C型弯曲的肢体,平衡了画面四分之一的右下角的空白,使画面构图稳定而富于动感。

在大庭广众之中拥抱接吻,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大约都有出格之嫌。东方人可能侧目而视,西方人则以欣赏和尊重的目光注视。这点,我们从画面背景上能够读到。左侧行走着的男人,右侧站立的妇女,发出的都是微笑。而男女主角旁若无人,非常投入,而护士简直就是陶醉其中而不自知。我们读之,没有感觉画面中的男女主角的行为有什么不妥。相反,作为拥吻着的主体,男女主角获得了审美情态,主体的拥吻画面,给读者带来了审美享受。

这个画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男女接吻,它发生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特殊时间段,发生在美国时代广场。正如伊迪斯当年为《无条件投降》雕塑揭幕时所说,“我想它传达了爱、浪漫、和平与未来的真谛” 。因此,它的象征意态无疑获得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此,这幅《胜利之吻》获得了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现场的瞬间形态,主体的审美情态,认识的象征意态。相对这三态的则是真实、美妙、深刻。

从新闻摄影的批评角度来看,还可以把这幅佳作归纳为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

伊迪丝·沙恩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生活》杂志出来后,她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上的那名女子就是自己。当时她只有二十七岁,因“过于害羞”,所以对这个秘密一直秘而不宣。直到1979年,她才鼓起勇气给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写了一封信,坦承自己就是“胜利之吻”的女主角——那名白衣护士。

经过多次科学测试被证明就是画面男主角的麦克·杜菲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当年只有18岁。他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坎纳波利斯海军基地来到纽约旅行,并听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麦克杜菲回忆说:

当我刚下地铁,走到台阶顶上,一名女士就对我说:“水兵,我为你感到高兴!”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告诉我战争已经结束了,我可以回家了。我立即高兴地冲向大街,一边跳,一边大叫…

麦克·杜菲称,就是在那时,他亲吻了那名女护士。

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历史时刻距今将满77周年。而人类还能记住多少关于战争的苦难和胜利的欢乐?

陌生人在大街上接吻(和陌生人情不自禁地拥吻)(2)

晚年麦克·杜菲向记者介绍当时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