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保鲜技术与冷库的区别(低温储粮充氮保鲜)(1)

小麦直接通过吸粮机吸入仓库楼顶的传送带,送进立筒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摄

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春林)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沙区的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谷物公司”),该中心是岭南集团旗下粮食集团在华南地区综合规模最大的粮仓,绿色储粮技术、粮食物流自动化、粮食加工科技化走在全国前列,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耗。

记者走进粮仓园区,见到从码头运输过来的小麦,直接通过吸粮机吸入仓库楼顶的传送带,运送到高高的立筒库里,中途不需要人工搬运。“运输环节没有任何损耗。”谷物公司副总经理刘子立介绍。

“这些小麦一般会在仓库里存1年。”刘子立说,粮食呼吸会消耗营养物质,加上虫蛀蚀,储粮过程中会有损耗。而小麦保鲜的秘诀就是“充氮”,即将粮仓里的空气抽出来,经过脱氧系统来排除氧气,再将高浓度的氮气输到仓库里。这样有利于抑制小麦呼吸,降低自身损耗,也让害虫处于休眠状态。

记者在控制中心看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各个仓库的氮气浓度,系统与14个仓库相连。据了解,粮仓连续20天保持95%的氮浓度,可以将粮食害虫杀死。

记者走进大米低温库,传来浓浓的米香味,里面堆积着一袋袋进口及国产的优质大米。“这是优质大米,与小麦不同,大米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越高,品质下降越快、香味消失越快。”谷物公司总经理助理、检化验中心经理王丽娜表示,华南地区这种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大米的保粮秘诀就是低温。

据介绍,这里是全国首个标准低温库,室温保持在15℃,粮温在17℃~19℃之间。王丽娜解释,这相当于将大米放入了冰箱保鲜,技术研究证明,常年低温储存的条件下,接近1年储存期的大米,其各项理化指标和品质指标跟入库的时候差异不大,口感、黏性、营养成分仍能接近新米。保粮技术员要经常进行检验,防止虫对粮食损害。记者看到,粮食中间还放置了无线测温盒,方便粮情检测系统实时读取粮仓温度。

据介绍,广州市共计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应急网络网点数量446个,其中应急供应网点391个、应急加工企业19个、应急储运企业23个、应急配送中心13个,可随时投入应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