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1到2021,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了辉煌,开辟了未来。伴随100年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也诞生了一首首不朽的赞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歌声里的党史》。让我们用歌声讲述党的历史,以旋律重温百年征程。

本活动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联合承办。

第十七期《松花江上》

00:00

05:20

1931年9月18号晚上,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嫁祸给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松花江上属于哪里(第17期松花江上)(1)

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西安街头也出现了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中共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不要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这首《松花江上》,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可以说,这首歌,对“西安事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松花江上属于哪里(第17期松花江上)(2)

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首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松花江上属于哪里(第17期松花江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