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课不整虚头巴脑。

看到底下好几个回答都在说:老师教的是基础和方法,最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

这不就好比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虽然也没啥毛病,但是话又说回来:

要是跟我一样本身学习能力就不太行的,

之所以会选择来听课不就是想找个好的老师带带,能少走些弯路吗?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跟我一样前后坚持考了多次公务员的,也不会花两三万去报公考班,更不会老师听了一个又一个……

说实话,在公考这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上,每个人都是想捷径上岸的

我也知道个人能力很重要,但要是能有一名好的老师在前方带路,那是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技巧和经验的,也就能少踩很多坑,成绩提升的速度也会更快。

省考行测题目顺序是乱的吗(省考行测的正确率只有60)(1)

我的5次公考经历告诉我:好的老师是能帮助我在备考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

这点在行测这个科目上表现是最明显的,具体讲讲:

行测和申论我的复习方式跟题主基本一样,都是上来先做了几套真题卷,完事才去找的课程听。

申论刚开始做真题卷的时候其实啥也不懂,做的是一塌糊涂,起点很低,但通过后期听课提升还是很快的,而且三次公考的申论成绩都很接近,是比较稳定的,起伏也不大(可能也是因为我是文科生的缘故)。

但行测就不同了,没看课之前去做真题卷正确率基本上也是能达到个60%左右的,一二战分别看了粉笔的课和中公线下班,钱没少花,成绩倒是没咋见提升,也就是个五六十分的水平。

老师的确都是好老师,粉笔、中公大机构,名气大吧!那老师肯定也不会差!但就是课程内容太基础了,我听的时候发现很多都是自己之前就接触过的,稍微复习下就能回忆起来,行测的题也不算难,但是一到做题就很拉胯,速度速度不行,正确率正确率没有。

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前几次公考都成了陪跑。

我也是这个时候才醒悟:行测基础固然重要,但要想高分上岸还得有技巧。

所以,果断改变了备考策略,把重心放在解题技巧上,做提速提质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笔面第一顺利上岸省直岗。

省考行测题目顺序是乱的吗(省考行测的正确率只有60)(2)

接下来具体讲讲我是如何把行测从60分提升到80 的。

简言之,只需要完成一个目标就行:

抓好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三个模块

再细致点讲就是言语和判断正确率要达到80%以上,平均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资料分析正确率至少要到85%,尽可能往满分努力,每道题作答时间要控制到50秒左右。

而对于剩下的常识和数量这两个模块,就是尽可能地拿分,正确率达到40%-50%。

千万不要觉得这个目标高不可及,这是绝大多数认真复习的同学都能实现的。

省考行测题目顺序是乱的吗(省考行测的正确率只有60)(3)

然后我会针对行测五个模块具体讲讲提升技巧:

01.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行测五个模块中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拿满分的部分,放到第一位来讲。

√资料分析包括读找列算四步,想把这个模块学好需要做好两点:

一是重基础,一定要把最基础的基本定义给搞清吃透,例如同比、环比、基期、现期、增量、增速、增长率等等;二是要会识别,不同类型题有大致相同的出题形式和题目设计,只有先把题型确定准确之后才能很明确地找准数据进行解题。

√要想达到这两个目标仅需两步走:

先把资料分析的对应公式给记牢记熟练,这点可以通过基础阶段的模块练习去做提升,不断培养自己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行测5000题利用起来,都是分模块把题型整理好的,直接刷资料分析题就OK)

再去学速算技巧,这是提升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很关键的一步,要重视。

江鸣百技斩是行测高分必听的,课上所教的结构阅读法、估算法、直除法、复变法等技巧对我的解题帮助特别大,学完直接就能用到实际的做题上,效果很明显。原先做一道资料题可能要用个七八分钟,还全靠硬算的,现在基本三四十秒就能把答案选出来,靠估算就OK,很大程度上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老师讲技巧都是结合着具体真题来讲,实战性非常强)

省考行测题目顺序是乱的吗(省考行测的正确率只有60)(4)

02.言语理解

这个模块也是行测的重点拿分对象,是个题量很大分值占比很高的模块,要重视。

√一般常考的题型就是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篇章阅读四种。

片段阅读要重点抓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和细节阅读题,剩下的题型都是这三个题型的延伸;逻辑填空想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语义理解;语句表达重心要放在语句衔接题和语句排序题上。

√常规的解题思路就是:

①直接看问题,确定题型;②读题干材料;③快速进行答案筛选

√顺便分享1个我在江鸣课上学到的能提升答题速度和正确率的方法:

关键词法(句子或文段中存在的能够对理解文段内容有重要作用,并对找出题目答案有帮助的字或词。)具体讲就是:

①抓高频实词:要抓在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也包括与它内涵相同的词,通过这些词我们可以知道文段谈论的对象是什么。

②重视连词:指的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例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等。连词在句子或文段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解题有很重要的提示。

③看副词:在句子或文段中起强调、突出或转折作用的副词。

④锁定关联词语:是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有关联词的地方往往是文意的重点所在。例如表示并列的、表示选择的、表示转折的、表示递进的、表示假设的。具体点就是“既……又”、“不是……就是”、“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即使……也”等等。

省考行测题目顺序是乱的吗(省考行测的正确率只有60)(5)

√一定要多刷题多总结!!!

言语解题也是需要一半语感的,这点只能通过多刷题去培养。把华图在线APP利用好,有事没事就可以打开去刷刷言语的题,错题还有解析,很方便的。另外就是要把做题时常考的词汇等都归纳整理好,不熟悉的一定要动手查查,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发现自己的做题能力上去了。

03.判断推理

这部分可以说行测五个模块中最容易掉坑的。要是没基础做题也没章法,那费的时间就最长失分率还最高。但要是能把基础的知识掌握好在具备一定的解题方法,那刷题就有种贼爽的快感。

√常考的题型也就四个:类比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

类比是最简单,只要下功夫就会有提升,正确率达到95%都是有可能的,

图推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还杂,要是没系统学习过就会感觉很难。最好是能先跟着基础课把这块的知识结构给梳理好,完事再去跟着江鸣搭建解题思维,最后再通过大量的刷题练习不断地提升解题敏锐度就OK。

定义判断这个题就看你的阅读速度和细心读,有点类似言语,材料比较长,需要具备快速提取题干关键信息的能力,做题的时候要擅用排除法

逻辑判断是个技巧性特别强的题型,难度也是最大的。该记的公式要记,要学的技巧也不能少。我复习时就抓了基础题型,实在难的就没下太多功夫。备考时间要是足的可以面面俱到地把每个考点都吃透。

省考行测题目顺序是乱的吗(省考行测的正确率只有60)(6)

04.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绝对是90%以上公考人的老大难模块了,虽然都是小初高水平,但时间过了那么久,几乎都忘的差不多了,想捡起来是真的不容易。所以我在复习和做题的时候都是把这个模块放在最后学的。

我是那种数学基础很垃圾的人,所以学的时候只抓了基础题型,比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这些只要把公式记住就能会的,中高难度的题基本都没咋看,基本都是靠瞎蒙的。

但要是数学基础好的或者数学很厉害的,不用咋学随便复习下,有点技巧基本上就可以把这个模块变成自己的优势得分项。

江鸣对于数量这块的技巧讲的还是比较多的,要是想把这块攻下来的可以认真看看,对做题帮助很大。

05常识判断

常识其实没啥好说的,能拿多少分其实跟听课刷题没啥关系,主要就看个人积累。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确保把自己会的那部分分数拿到就行,对于那些自己见到没见过也没听过的题可以直接蒙,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

我当时备考的时候这块都是没咋学的,就每天去刷了刷微博、看了看时Z,偶尔有空听了下李梦娇的常识课,题是一道都没刷。

最后也差不多拿了个一半左右的分!!!

最后总结:

行测别看它题量大,知识点多杂,但只要方式用对,得高分还是很简单的。

听课和刷题也都要讲求个技巧,不能一股脑地只做无用功。

祝大家都能早日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