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注销(310万家个体户注销)(1)

内容干货有点多,看官请慢用


01

最近写了不少关于大健康行业的文章,也收到了不少从业者的询问:“大健康行业还能做吗?保健行业还能做吗?”。

其实,今年,不仅仅是大健康行业“焦虑”从生,整个社会各行各业多少有点“焦头烂额”。2022年疫情依旧肆虐,以多点散发态势,在各大城市时有爆发,给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

就中国来说:

根据清华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一共有46万家公司宣布倒闭,一共有310万左右的个体工商户注销。

上半年已经过去了,下半年也过了三分之二了,而疫情依旧呈现出多点散发的态势,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大健康行业来说,今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毕竟这个行业比较特殊,除去疫情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干扰。

拿保健食品来说,介于食品与保健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官方叫法是“保健食品”,是一种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个体工商户注销(310万家个体户注销)(2)

是“食品”,是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这个食品与我们平时吃的食品是不一样的,但是市面却鱼龙混杂,把保健食品当药品卖,把药品当保健品卖,“三无”产品虚假宣传卖,各种违法违规、涉老、涉炸的新闻一出来,闹得人心惶惶。

大健康从业者和企业也闹心,消费者也闹心。最后产品和消费者的信任开始被“割裂”,甚至出现了“保健食品”全是骗人的激进言论。

明明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却被说成“骗人”;明明是刚需,却被说成“穷途末路”;明明大家都开始注重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却说“一辈子都不用”...

矛盾吧!挺矛盾的,但是没必要去纠结矛盾,无需看别人说什么,而是要看别人做什么!一个人整天说保健食品是骗人的,但是他每天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就是需求,就够了。

言归正传,大健康行业能做吗?还有机会吗?2035年,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无论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这是明摆着的,你说能做吗?

保健行业能做吗?现在连00后,也就是Z时代都注重养生保健了,都开始希望生得好、长得好、活得好,你说能做吗?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它比爱情更加具有确定性!

但,按照以前的方式、模式等,估计是难以行得通了,时代在前进,模式在变化,消费者的心智也在变化。

以前直销模式,电视台广告模式,是“暴利”的时代,因为信息差,因为“洗脑广告”,单单硬广告,就能产生品牌定位,比如之前的“脑白金”“三株口服液”等等,足够让消费者念念不忘,必有购买的念想。

这种方式放到现在就行不通了,国家出台了各种法律法律,打击直销、微商、会销等一些虚假宣传的方式。

使得以前的模式一去不复返。再加上,各种大健康不良事件频繁出现,让国家对大健康行业这块越来越重视,越重视自然就是越要干预,规范市场。

个体工商户注销(310万家个体户注销)(3)

于是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整顿政策,比如“打四非”、“百日行动”,以及刚结束不久的“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整顿市场,规范市场,正本清源,还大健康行业一个健康的市场。

后疫情时代,国民的健康意识上升了一个层次,他们更加注重健康,需要管理自己的生命质量。以前自然环境好,人为的破坏力不强,但是吃不饱,吃不好,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吃得好了,但是生活环境却发生巨大改变,电子污染、生活作息紊乱、胡吃海塞、环境污染等等,让我们的健康遭受到威胁,于是出现“医疗技术越发达,病人越多”的现象。

面对这些现象,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和规范,比如《健康中国2030》,就是一个伟大的政策规划,以“治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转变,防大于治,防重于治,提高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实现共享健康,共同富裕。

02

时代的变迁必定是摧枯拉朽的,大健康行业虽然是人类的刚需,但所处的世界和市场是不确定的,未来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因此把握趋势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就拿现在来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提高竞争力?

具体如何?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在当下“内卷戕害”的社会中,作为个人,健康很重要,我们都想自己的身体健康,能够活得久、生得好、病得晚、死得安!

近日看到一个新闻,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立马走马上任,大刀阔斧整顿,不是整顿业务,而是整顿员工,一些推特经理们要求一些员工实行工作12个小时轮班制,每周工作7天,以应对迫在眉睫的裁员危机,这些加班甚至可能没有加班费,没有补假。

国内对996都怨声载道,何况997呢?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那你如何能应对这种压力呢?

可想而知,强健的体魄和精神是高度关联的,很难想象,没有健康强健的身体,你如何在996、内卷的社会环境中,挺过瞬息万变的职场竞争和生活压力?

个体工商户注销(310万家个体户注销)(4)

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他们用消费来表明自己的价值观,不断管理自己的生命质量,使得线上线下的大健康消费品类销售额飞速增长。

世代更迭,新兴消费者对“健康”概念的重构和延展,正在让生命质量管理有了更大的市场,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也拓宽了这个行业的边界和深化这个行业的内涵。

以前,大部分的消费一提到健康,就想起医院,打针吃药,而现在,一说起健康,大部分人的脑子里想的是美好生活,把“健康”等同于“美好生活”,这就是社会的进步,也说明生命质量管理理念的先进和正确。

大健康行业是21世纪一盏温暖的灯,生命质量管理是当下之所需,它具有现实意义,跟国家政策不谋而合,是实现共享健康、共同富裕的推力,具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

03

在这个千年巨变的历史节点上,大健康行业打击风暴刚过的市场上,大健康企业想要获得增长,需要两大支柱,一个是护城河,一个增长杠杆,今天浅聊一下。

一是护城河

一个企业首先得构建增长护城河,没有护城河,生意没法做,这个护城河有大有小,有宽和窄,一些企业的护城河,比如腾讯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微信上,目前市面上少有对手,不断地从微信引流到其他地方,源源不断。大健康行业也有护城河,国内和国外品牌的护城河,就算被人模仿,也难以抢走市场。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护城河,小企业也有小企业的护城河,在大健康行业,大部分都是以店面的形式存在,形成“区域经营”,这个区域有省级的、有市级的,也有县级,当然更多的是社区级别。

无论是什么级别类型,在如此充分的市场竞争领域,品牌和数字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们是重要的增长护城河。

因为品牌(亦或者IP)和数字化是两件非常难做的事情,需时间、财力、组织、勇气以及一点点的运气才能做起来。一旦做起来,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定位,别人是偷不走,模仿不了的,只能靠拼,靠时间积累。

凡是难以替代的东西,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的,它往往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头条、抖音、微信等等应用都是这样的逻辑,大健康行业的各色品牌亦是如此。

当下大健康行业,特别是保健行业,消费者消费的产品到处都是,但,品牌不多,消费粘性不强。难以产生“洋葱价值效应”。特别是在信息智能化的今天,不少企业发现做品牌投放比较难,为什么呢?因为渠道是碎片化的,无法形成一种聚焦的力量,几乎做的是没有能量的布朗运动。

可以发现,如果单纯依靠各种硬性广告,你觉得消费者能对你产生感情吗?可以引爆消费者吗?显然是有困难的。企业需要用内容,用故事激发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建立强链接,以打消消费者的疑惑,归根到底,品牌是一个永远没有讲完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故事。

个体工商户注销(310万家个体户注销)(5)

以前大健康的直销模式也好、微商模式也罢,大多数是“前端消费”,把产品卖出去就完事了,于是不断强化这一步骤,最后“自食其果”,因为发展到后面,发现不宣传疗效,就卖不出去,但是宣传“疗效”又是违法的。怎么办?习惯了赚快钱思维,只能铤而走险。

新消费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获取媒介、认知品牌,大多数是通过高度个性化的方式,因此ta们所喜欢的品牌调性和广度都不太相同。而生命质量管理理念,正是契合了新时代消费者的理念,因为它可以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色人群,且适应度广。

以家庭为单位,实现让每一个家庭最少有一个人懂得生命质量健康管理的方法,制定管理方案,才能让个人减轻痛苦,家庭增加幸福,给社会国家减轻负担。这无论是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对从业者来说,都是有利的,符合国家规定,契合国家政策,实现阳光从业、落地生根,返璞归真——结合“治未病”理念,防大于治,防重于治。

对于护城河中的另一元素:数字化护城河。说起数字化,想必大部分人都熟悉,它是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要学会接纳和利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否则无法精准对准客户。

数字化的本质,就是将顾客的需求实现在线化,从而整合整个大健康相关产业链。因为很难做,所以是护城河。

二是增长杠杆

生意的第一个杠杆,自然是顾客。没有与消费者的交易,哪里来的收入,所以对顾客运营、提升、对顾客结构和顾客关系的优化,对顾客的终生价值的提升,是企业重要增长工具,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洋葱价值效应”。

好比一个洋葱,最内层是产品使用价值,另外一层是情感价值、再另外一层就是体验价值...多层价值叠加,形成顾客的单客价值。而实现这套价值的营销方式,便是深度营销,它包含深度讲解、深度体验、深度服务、深度销售以及深度学习。牢牢把握顾客心智和购买标准的变化也是尤为重要的。

第二个杠杆是产品。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的升级和涨价实现增收,可以推出基础性的产品扩大客户群体,还可以衍生出各种产品组合,也就是一整套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大健康行业,一些企业却不重视产品杠杆,只知道抓住消费者的痛点,然后一顿营销忽悠,把产品卖出去就完事了,打一枪换一地,久而久之,滋生了各种违法犯罪的行为,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国家当然要“重拳出击”了。

因此在这个行业,原料组份创新,包装改革、剂型优化、场景新造、人群再定位、产品服务化等等,都可以带来“超越传统产品”的 增长机会!

第三个杠杆是渠道。顾名思义,渠道也是重要的一环,渠道往往决定了你所做企业的量级,是十亿、百亿、还是千亿企业,常见的渠道如:电商、微商、以及最近比较热门的私域流量,社交电商,都是渠道。而线下渠道往往被一些人忽视,殊不知,它是大健康产业中的重要渠道,为何?因为线下渠道是类型、结构、效能的整合提升。

加上大健康行业是比较特殊的,如果单纯通过线上模式,难以产生较强的信任感,也就是难以挖掘其他单客价值。

目前大健康行业的顾客规模正在扩大,无论是从增量空间,还是存量空间来说,人人都需健康,人人都需生命质量管理,一方面是传统顾客群体的存量扩大,传统主力消费人群基础任然不断增长,这个从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35年左右,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就可以得知。

除了人群规模的扩大,老年人群消费观念和消费力也发生了改变,他们积累了财富,消费能力和意愿强,同时他们不仅注重自我的生命质量管理,也更加注重家庭的生命质量管理,具有较强的正当消费意愿,毕竟可能发生“一人ICU,全家返贫”的现象。

另外一方面,年轻群体顾客的增量提升,大众消费者对健康的意识大幅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93%的公众认为: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事情。另外,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比如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消费诉求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加入生命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结语:各种打击专项行动,其实是“危与机”并存,对某些企业或者从业者来说,可能是不转型“等死”,转不好“找死”,但,当下来说是布局良机,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可以起到规范和净化的作用,让整个市场更加健康发展,给广大的从业者提供一个健康的舞台。因此,需要大家提高认知,拥抱变化,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实现全民健康,共同富裕,不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