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不是知识,你可以任何时候,用任何素材来练习。它是一种方法,让你可以不留缝隙地解决各类无头绪的问题。习惯了这样的解析方式,碰到复杂的问题你也不会慌。

写文章也需要逻辑思维,那么如何在写作中训练你的逻辑思维呢?

文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让文章清晰易懂)(1)

1,逻辑不清会让文章读起来混乱。

我们平时读一篇文章,感到不舒服很别扭,多半不是作者文笔不好,而是他文章逻辑不清。

人的思维具有发散性,而我们写作就是把素材,观点重新整合,再组织语言,条分缕析加以论证、呈现。

逻辑是计算机、数学领域要用到很多的词语,比如说写代码,要先弄清楚步骤,才能写得下去,代码都是一步一步写的,所以要分清楚先后顺序。

写文章也是一样,要把你想写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让读者不会感到混乱就行了。

2,如何保持文章的逻辑清晰2.1,不要使用模糊或多义的语言

如果你要参加一个饭局,向组织者问具体的时间地点,他却发过来“本周五晚东升街附近”,你心里肯定有一万个问号?晚上几点?附近没有具体地点?这就是没有表达清楚,使用了模糊的词语导致了沟通的失败。如果你要问清楚地点,又要打电话重新问一次,浪费时间浪费口舌。

古文有很多字是一字多义,很多字要放在文章中具体分析才能了解具体的意思,所以你文言文功底不够,很有可能会误解原意。古文都有这个特点,所以古文很难学。刚开始学写作,不要用古文,用容易理解的现代文。写文言文是古文爱好者去学的,我们搞自媒体的先不要去涉足。

写作也不要用模糊或者有歧义的词语,一定要明确的词语。

比如: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例如:⼩王租⼩周两间房子。(“租”兼有施动和受动意义,因此可理解为:A、租房给⼩周;B、向⼩周租房)

这个问题可以改为“小王租给小周两间房子”,这时小王是房东。“小王向小周租两间房子”,这时小周是房东,这样改写就清晰多了。

文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让文章清晰易懂)(2)

2.2,慎用双重否定

汉语中的双重否定,“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很优秀”,“你可千万别不来啊”,“没有一个人不说她很漂亮”等句子有表达肯定,强化语气的作用,但是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会感觉比较绕,写书面语时去掉双重否定会更好,比如改成“大家都说他很优秀””你可一定要来啊”“大家都说她很漂亮”这样就好多了,直观多了。那么双重否定用在哪里呢?口头语时,加强语气时可以用。

2.3,写作要有思考,不能乱写。

据说有这样的打卡写作训练,只限定时间(一般一天之内),没有题材和风格限制,写出8000字左右,然后日日坚持,据说这样可以打开写作者的视野,让他们的灵感延绵不断。

这样的训练效果很差劲的,第一,强度过大,普通人没写过东西的,叫他写1000字都很难,8000字就要了老命了。一般都坚持不下去的。

写作最重要的是思考什么值得写,什么不值得写,思考好了再来写可能会更好。不要为了字数而字数。

我也觉得这样为了写字而写字是没什么意义的,一般也写不出什么东西吧,或者东拼西凑,三四个主题合在一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流水账,所以尽量不要参加这样的训练。

文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让文章清晰易懂)(3)

3,逻辑训练的方法:列提纲:将素材归类分组

写作时,最好先列提纲再写文章。spenser 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以前没有列提纲写作时,老是卡壳,卡壳后他就喜欢东扯西扯,结果写的文章很混乱。

而列提纲的关键,是对素材的合并同类项,比如你看到“西瓜、牛奶、鸡蛋、酸奶、萝卜、橘子、油菜、香蕉、茄子”肯定死活都记不住,但是你把这些食物合并同类项后,得到“水果一组:西瓜,橘子,香蕉。蛋奶制品一组:牛奶,酸奶,鸡蛋。蔬菜一组:萝卜,油菜,茄子。”这样就清晰明了,也好记忆。

以前语文老师教过我们写作文先列提纲,就像建房子一样有施工图,先要设计好内部结构,才来施工,写作也一样,先建好文章结构,这样写下去才有方向,也好把握写作进度。我了解到一些网络小说写手,写一本网络小说时,都要列提纲,写人物关系图,提纲出来后再慢慢填充细节。

有时候我们找到很多素材,先找到所有跟这次写作主题有关的所有素材,再合并同类项,再选出最好的几类素材写成文章。

4,写在最后

美国的芭芭拉.明托说,“文章不但应该要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还要读者在接受你的观点时感到愉悦。”写作就要写读者易懂的文章,不要写逻辑混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