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丈量思想,用思想踏遍远方。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盛大的旅程(不朽的远行一切的不朽者)(1)

《不朽的远行》所描述的正是身体和灵魂都行走在路上的故事,朝圣者通过徒步行走的方式,在苦修之旅中不断挑战自我、认知自我,回归生命本质。

《不朽的远行》的作者吕芬,正是本书的主人公,关于他,还有这些身份:

法国首屈一指的作家,曾两度荣获龚古尔文学奖;

最年轻的法兰西学院院士,以五十六岁的年纪加入“不朽者”的行列;

事业有成的外交官,多家人道主义机构的发起人和领导者。

与生活杂乱无章、渴望实现自我救赎的朝圣者不同,吕芬在多重身份的包裹下,仍能毅然决然的放下一切,选择重新上路,换取对自由的认识。

他曾得到过一切——金钱、地位和权势,归零的抉择为他的命运抹上了一层厚重的色彩,这,正契合朝圣之路的精神。

吕芬通过《不朽的远行》真实记录了他在朝圣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其幽默自嘲、情感充沛的笔触,让人在沉浸和回味中不禁思考:

这样一次脱胎换骨的经历和考验,究竟能带给我们多大程度上的心灵升华?

让我们一起走进《不朽的远行》,解开朝圣之路的深刻本质。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盛大的旅程(不朽的远行一切的不朽者)(2)

01 进发:行走的本质不在终点,而在过程

朝圣者们出发时衣着讲究、举止文明,但用不了多久,朝圣之路会慢慢将他们驯化,使他们丧失廉耻心和尊严,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流浪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旅途开端的巴斯克地区,吕芬见到了众多美景和自然风光,有美丽的红白相间的灯塔,有高低不齐的海岸线,这样的风景总是足够让朝圣新手感到安心。

但很快,由于朝圣者生活条件的限制,步行者成了流浪汉,吕芬遭遇了朝圣路上的第一个“意外”。

由于受到进食想法的干扰,以及前段时间便秘的影响,他产生了一个无法克制的冲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吕芬开始在附近的公共花园里蹲了下来。

减轻负担后,他快速地离开了犯罪现场,罪证是凄风苦雨中树丛下的一团灰影。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盛大的旅程(不朽的远行一切的不朽者)(3)

于是,前些时间还穿着华丽社交外衣、有着众多侍从服侍的堂堂大使,就这么跑到不知名的花园中隐藏着最微不足道最令人厌恶的行为。

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让吕芬开始审视自己新的弱点,在这股强大力量的影响下,自己什么都不是,也不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只是一名可怜的朝圣者,举止无足轻重。

随着生活将我们塑造,赋予我们责任和经历,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褪去被众多标签包裹着的沉重戏服,成为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我们已经习惯被贴满标签并疲于追逐标签,我们害怕被撕去身份的象征、害怕放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对丧失尊严充满恐惧,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去面对个体的重新塑造。

而朝圣之路,它,实现了这个不可能。

朝圣者从来抵达不了任何地方,他路过,仅此而已。但就是这些行走路上所经受的磨难、所完成的蜕变,才成了他朝圣路上最大的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盛大的旅程(不朽的远行一切的不朽者)(4)

02 动摇:所有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强大

朝圣之路充满落差,常常有浇灭想象的冲动,它的任务,就是让朝圣者服从。

朝圣或许是件令人热血沸腾的事情,但随着在朝圣路上一点点的深入,你会发现,对世界的失望也变得越来越深刻。

吕芬面临的第一个落差是难以保证的睡眠质量。

在睡眠这件事情上,有着天然的不公平,有人倒下就能安然入睡,有人却偏偏辗转反侧难以阖眼。更糟的是,在朝圣路上无法避免的公共睡眠空间里,难以入睡的朝圣者往往不可避免的要沦为打呼者鼾声下的牺牲品。

第二个落差是来自身体的各种预警。从脚掌到承受背包的腰部,从顶着烈日的脑袋到分挎背包背带的肩膀。

第三个落差则是令人失望的自然风光。吕芬对坎塔布里亚这一路段充满沮丧:朝圣路线标识不清且十分单调;工业景观则承载了太多荒废地块并挂满了“代售”的招牌。

在夹杂着漫长艰苦、疼痛和失望的感受中,他承认:“我动摇了。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盛大的旅程(不朽的远行一切的不朽者)(5)

面对思想挫折带来的真正消沉,你是否也曾陷入一场没由来的抽搐,在放弃和绝望的爆发之间摇摆不定?你是否也曾暗暗使劲,想着奋力一搏,实现完美蜕变。

漫漫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和荆棘,人性的弱点更让我们倾向于去逃避和退缩。事实上,我们败给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败给还未尝试就已经被否定掉的自己。

你都不去试着征服困难,怎么会知道那个不可思议的自己到底有多美好呢。

吕芬在忍受着不舒适,且难以预测接下去还要承受多少苦难时,渐渐在这份清苦中体会到了幸福。他明白了:要找回本质上的东西,失去一切是多么重要。

在朝圣路上,他失去了他的社会地位和头衔、失去了身体本该有的舒适度、忍受了精神上带来的极度空虚和孤独,经受了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平庸乏味……

尽管失去了一切,但深思熟虑后,他仍然庆幸自己踏上了这条路。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盛大的旅程(不朽的远行一切的不朽者)(6)

03 抵达:本无所求,却满载而归

徒步朝圣之路,历时五周,长达900公里,从巴斯克海岸线初获自由的喜悦,到坎塔布里亚单调工业化图景中滋生的孤独、疲惫和自我怀疑,再到获得宗教精神指引的奥维耶多,最后抵达震撼世人、充满权力和奢华的朝圣终点——奥夫拉多伊罗广场。

吕芬终于实现了肉体和精神的转化。

在这趟主动历经磨难的朝圣之旅中,吕芬受到宗教洗礼,得到心灵上的启示和洗涤,同时也有壮丽美景,沿途趣事,和不期而遇的人物,还有孤独漫步者在天地间行走时散发的无边思索。

与一般朝圣者通过朝圣之路实现自我救赎、俘获信仰、寻觅情感不同。

于吕芬而言,他身上曾经笼罩着太多的光环,是朝圣之路为他展示出平凡世界的一个断面,为他提供身体和心灵上的考验,让他抛开了地理标签、社会地位和各种头衔赋予他的虚荣尊严。

尽管这是一条布满艰辛的漫长路程,尽管他也会抱怨甚至动摇,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考验作支撑,吕芬才能真正体验到简单的快乐,感受到自己放低身段之后,反而会变得更加强大。

朝圣之路没有傲慢,只有自豪,没有抱负,只有回忆。它狭窄,蜿蜒曲折,不屈不挠,像极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你走在路上,有一种赤裸裸的了无牵挂的感觉;当你和自己独处,思想成为唯一的存在;此时此刻,生命只剩下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仅此而已。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盛大的旅程(不朽的远行一切的不朽者)(7)

阅读完《不朽的远行》,你会发现,生活的确充满局限,但更多的枷锁其实是你自己给自己套上的。

改变的目的在于,你能否承认自己的失败,记住一切未知的、甚至痛苦的东西,然后看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鼓足勇气去重新发现生活。

远行是一条逆着风雨和艰辛而行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会欣喜、会失望、会动摇,会咬咬牙决定重整旗鼓,也正是在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软弱和踟蹰,并发现了自己的坚忍和执着。

如果非要给远行找个不朽的意义,我想,它不仅仅开阔了远行者的眼界,更让远行者在路上遇见了不曾了解过的自己。

正如书封所述:一切的不朽者,都曾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