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至。每到端午节,福安有些村落的村民都要举行“走桥”习俗,在廊桥上烧香祭拜,抛粽祈福。在福安,一个村落有一座廊桥,这个地方就平添了许多福气。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1)

晓阳奈何桥

“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廊桥的古老独特桥梁样式,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地处丘陵地区的闽东,山高路远,峰峦叠嶂。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此,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廊桥,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福安的廊桥与浙南、闽东、闽北以廊桥著称的其它县市相比,样式更为简洁,突出实用功能。其首要功能是交通。它们有的建在古道的溪谷要津处,有的建在村落周边的水尾,以拦“风水”,有蓄财积福延寿祈求平安之意。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2)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3)

坦洋的真武桥

福安廊桥最有名气的当属社口坦洋的真武桥。真武桥,由无数个加了瓦盖的亭子连起来,底下部分是用花岗岩砌成,呈拱形横跨清溪。廊桥的造桥工匠不用一钉一铆与其他的铁件,以繁复的工艺和讲究的装饰,不仅赋予了廊桥优美的造型和实用的功能,还在桥面上进行了精心的雕饰。每条横梁的两侧尽头都垂下一段短短的吊柱,各吊柱的下方分别悬着一个灯笼状的木雕,四周雕刻着花草虫鱼。林立的木柱和神龛被涂上一层大红色,整个廊桥呈现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廊桥边上竖立一块刻有“坦洋”二字的石板标记,是坦洋村的标志性建筑。廊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先后历经三次重修。桥长39米,跨31米,单孔跨度5米,高11米,桥面阔三开间,进深十五开间,歇山顶,中设神龛,奉祀真武大帝以镇水患,故称“真武廊桥”。真武桥不远原址重建的凤桥也称“观音桥”,全长37.6米,拱跨31米,是近年闽东地区修建的单拱跨度最大的廊桥。当年村里茶叶市场繁华,商贾云集,两桥是陆路交通要道,而桥下水路可通航,坦洋的茶叶就是从这里装运启航,销往世界各地。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4)

潭头下洋村廊桥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5)

潭头棠溪登烛桥

潭头棠溪登烛桥,是福安跨度最长的古廊桥。登烛桥距村约1公里,横跨武陵溪两岸,是村落乡民往来棠溪、潭头,以及到福安县城的重要津梁。它就像一条大“蜈蚣”卧守溪面,蔚为壮观。登烛桥,又称棠溪桥。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1963年11月重修,长40.6米,宽5米,净跨32米,桥上桥厝十九开间,四十根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间梁有书:“时龙飞宣统元年岁在己酉桂月初一午时”,“1963年11月3日重修”题记。 廊屋两侧书:“舟子无庸呼客渡,牛郎从此到天津;蓝田种玉仙婚就,黄石授书帝业成”等七言诗句。行人在廊桥上不仅可以遮风蔽雨,还可欣赏书香雅趣。李花开放时,置身花海的廊桥,古朴素雅,那种沧桑美难以用言语表达。

除此以外,还有横跨于康厝乡石尖村以西1.5公里的积谷桥。桥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经多次修缮,是福安目前保留下来有纪年且年代最久的木拱廊桥。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6)

坦洋村新建廊桥

山里的廊桥,不仅是避冰躲雪之所、歇脚憩息之地,更是让身与心、灵与肉快乐的天堂。酷热的盛夏,繁忙的劳作之后,村民们悠闲地相聚在廊桥上,唠唠家长里短,疲惫的农人躺在长凳上,让溪水蛙鼓响在耳畔,让清风林涛吹在身上,让丰收喜悦荡漾在梦里……外地跋涉而来的旅人,走进廊桥就仿佛来到一座庇护的驿站,歇一下长途走痛的脚板,喝一口桥头陶缸里的热茶。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7)

穆云乡玉林村玉亭桥

“沧桑阅尽水迢迢,霜雪无痕照此桥”。廊桥,从遥远的历史走来,悠久且优美。它们置身于涧泉萦洄的山川胜地,不仅具有交通功能,也传达审美的意趣。在时光流逝中,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接未来,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青山秀水、古村人家,交汇成了一幅幅唯美的画卷。

现代的福安人,对于廊桥有极深的感情,在木拱廊桥悄悄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许多乡村,又修建了新式的廊桥。年轻的廊桥,古雅之中洋溢着青春的魅力,以其优美的造型,横跨溪流之上,屹立山水之间,为当地居民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承载着山区民众对美好生活期许,成为和谐共生山地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今日福安)

猜你关注

广 而 告 之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8)

福鼎廊桥在什么地方 一座廊桥一方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