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17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在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目前已造成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壮烈牺牲,其中一名英雄是来自湖北孝昌县的汪耀峰。

凉山扑火英雄年龄最小是谁(凉山扑火英雄汪耀峰母亲)(1)

2日晚,武昌青龙巷21号,武汉市民冒雨到汪耀峰父母住处门前敬献菊花,表示哀悼。

4月2日下午4时55分,汪年田和妻子朱兰钗等家属已从武昌区中华路楚材小区的租住屋启程到武汉天河机场,飞往昆明。

此次行程,他们的目的地是四川凉山。在凉山,他们的孩子,26岁的汪耀峰正在等待,等待亲人前来,接自己回家。

长江日报记者与汪耀峰的母亲朱兰钗取得联系,“带孩子一起回家”,朱兰钗声音哽咽,令人心碎。

“我一定不会当逃兵”

谈起儿子汪耀峰的经历,49岁的朱兰钗不时抽泣哽咽。

朱兰钗说,儿子兑现了当年选择从军时和她的约定。

6年前,汪耀峰高考后,主动报名参军。朱兰钗至今还记得两人谈及参军的情景。

“妈妈,我想当兵。”

“想好了吗?”

“想好了。”

“好,你要记住,当兵不能当逃兵!”

“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当逃兵!”

三个来回,五句言语。汪耀峰报名参军。6年后,四川凉山,汪耀峰向火而进,不曾犹豫,更不曾逃跑。

“儿子没有当逃兵。”朱兰钗说。

吃泡面节省家庭开支 争取学习时间

“他从小就懂事。”对于孩子,朱兰钗心里有些亏欠。

约10年前,为了谋生计,汪年田和朱兰钗离开祖居的孝昌县高潮一村,来到武汉,从事废旧物品回收。汪耀峰和姐姐汪亚林留在孝昌,继续学业。

没有大人的照顾,生活来源于父母偶尔回家带来的生活费用。汪耀峰作为男子汉,一方面要完成学业,另一方面要照顾自己。在最长身体的年龄,他常吃泡面减轻家庭负担。

姐姐回忆,泡面是汪耀峰餐桌上经常出现的食物。泡面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价格便宜,帮助家庭减少开支;另一方面节约时间,可以多点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面对人生选择 他坚持参军报国

2013年6月,汪耀峰高中毕业。高考成绩公布时,不如预期理想。未来何去何从,汪耀峰陷入思考。

当时,他面临抉择:他可以选择同父母一起收受旧物,为家庭赚取收入;可以继续到大学深造,毕业后谋个好工作。

“我要当兵!”慎重思考后,汪耀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从军能够实现价值,同样能为家庭减轻负担。

2013年,背起行囊,汪耀峰穿上军装,成为武警战士。

“妈妈再见。”朱兰钗的脑海中,汪耀峰笑着向他挥手道别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在朱兰钗的心中,孩子已经是英雄。

才扑灭火情 又上火场

从军后,汪耀峰投身训练,因为表现优异前往某军事院校学习一年,随后被派往凉山。

入伍的前两年,汪耀峰在岗位上坚守,从没回过家,思念家人,他只能时不时给家里打电话。

电话的那头,汪耀峰总是先问询父母身体,反复叮嘱要身体健康,接着才介绍自己的情况,一般也是三个“好”——战友好、部队好、生活好。

电话这头,朱兰钗总是让孩子注意安全。不懂森林消防,只知道“打火”(灭火),母亲虽然担心,却相信儿子,能够坚持训练,提高本领。因为,孩子说过“不当逃兵”。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灭火后,汪耀峰总在灭火前后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报平安。

2019年3月30日中午,汪耀峰告诉姐姐,自己刚刚灭火,现在又有森林火情出现,马上出警。

“你要小心。”尽管经历过很多大小警情,但是每一次出警,家人总会担心。

从3月30日到4月1日,朱兰钗没有接到孩子的任何信息,朱兰钗有过担心,但依旧相信孩子能够像以往那样平安归来,可这次真的没有。接到孩子牺牲的消息后,朱兰钗呆在原地,泪水止不住地流。

为改善家庭居住环境 英雄打算武汉购房

15岁的弟弟汪显峰更是伤心。汪显峰和哥哥关系最好。“哥哥总是给我寄好吃的。”

于国尽忠,对家尽孝。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今年6月,汪耀峰将回到武汉,和父母商量,准备在武汉贷款买房,结束约13年的租房生活。

武昌区中华路青龙巷,一间面积70平方米上下的房子,是一家人的租住地。

改善家庭居住环境就成了汪耀峰的愿望。离家时间愈长,看见父母日渐苍老,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

“去年,孩子回家,就跟我说,要给我买别墅,自己结婚要穿礼服。”当时,母子二人畅想着未来,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如今,为家里买房成了汪耀峰无法完成的心愿。

英雄母校设立耀峰班 永远纪念英雄

4月2日,孝昌下着小雨,一支支蜡烛在孝昌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操场上点燃。英雄从这里出发,投身报国。400名同学手持蜡烛,自发为学长送行。

操场中央,学生们用蜡烛摆放出汪耀峰的名字,逐一点亮。学生们在汪耀峰曾经活动的操场上默哀。

“他用生命为国家作贡献,我们应当以他为傲。”孝昌二中学生田彪彪和同学们为英雄哀悼。

不久前,孝昌二中组织过消防演习,刘佩佩目睹了消防员的英姿。“当时我觉得他们很帅,现在我觉得他们是我们的守护神。”

在学校的毕业照上,2013届高三13班的最后一排左起第10名是汪耀峰。他脸上的笑容依旧阳光。

“他是个把个人看得很淡的学生。”4月2日,汪耀峰的班主任张黄海听到有孝昌籍消防员牺牲。听到汪耀峰这个名字,他意识到自己有学生名叫汪耀峰,看到照片确认,这就是自己的学生。

张黄海还记得,在班级评优评先上,汪耀峰从来不争不抢不计较,单纯、没有太多心思,劳动从来积极是汪耀峰给张黄海留下的最深印象。

汪耀峰就读高二时,一次大型考试即将举行,张黄海建议学生周六到校默写物理公式。“部分同学没有来,部分学生潦草写完,汪耀峰写得很认真。”张黄海至今还记得汪耀峰的默写答卷。

目前,孝昌二中决定,在学校永久设立耀峰班,纪念英雄,激励学生向英雄学习。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