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怎么在6个月内提高40分(数学从30多分提到100多分)(1)

初二结束的时候,小L的数学考了30多分,这不是偶尔,是常态。我的忏悔在这就不多说了,咱只说说是怎么从30 发展到100 的吧,过程详细,可以复制。

我问:你最不会的是哪一章?小L说:二次函数,一点也不会。那好,我们就从二次函数开始,我自己先看了遍书,然后让小L只看第一节,看完之后,我问他几个开口方向,开口大小,顶点位置等一些简单的问题,他答对了,说明他理解了课本。然后做课本上的练习题,这些题都非常简单,只要理解原理,都能做得出来。当他很快做完时显得特别激动,说从来没想到能会做二次函数的题,开始有一点点自信了。又花了几个晚上,把整章的内容过了一遍,算是把课本初步理解到位了。

下面我想让他试试稍有变化的题目,于是把五三练习题中对应这个章节的基础题,每篇挑几道很简单的选择或填空题让他做。每天晚上也只做5道小题,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我觉得刚开始一定不能心急,做好基础题就可以了,难题会增加挫败感,兴趣和信心便没有了。因为基础差,每次总会出点错,但好歹是理解能力提升了,他自己也很高兴的说:原来数学也挺有意思的。不再厌烦数学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他做题时,我全程守在边上,看他的解题过程,这样经常会发现一些薄弱环节。大家都知道,数学是环环相扣的,考试也是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哪怕一个知识点没通,就会关系到很多分数。所以,我每发现一个问题,就会针对这个问题再搞专项训练。我印象很深的是因式分解他完全不会,那样方程式列的再好也是解不出来的。我上网查,看因式分解的方法,每个方法选几道典型题来做,之后,他套用这几个方法基本能作对了。而这一个点输通之后,很多以前丢分的题都可以拿下了。同样的问题还有通分、约分、分数除法等等很多,最可笑的是,多项式展开括号时,运算符号就是搞不清,费了好多天的劲才弄明白,最终每个问题都是这样一点一点搞定的,过程不算快,成果很开心。

如果我图省事,把他交给培训班,或者做题时没守着,很多这样的问题我是发现不了的,也就不会得到解决,那成绩提升又从何处谈起呢?不得不再说一遍,我不主张把孩子全盘交付给培训班。就算自没时间管孩子,也要把每一个知识盲点找出来,再托付老师解决。实际上,孩子并不是听课少了,而是消化时间严重不足。

整个一个学期,都是按上面的方法,梳理了一遍课本,把重点放在基础题上,因为只要基础不丢分,中考就必然是高分。而初三时间很紧张,我每天会为他挑选题目来做,会做的题目坚决不再浪费时间,挑难度不大,但题型有点变化,思路有点变化的那种,通过这些题来开扩他的思路,适应考场的变化。期末他的分数稳在90左右了。

初三下学期,我们开始做一点压轴题,每天做一道题。压轴题一般是初中整个知识的综合应用,把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几何定理揉在一起,一般有三个小题,他做出第一问,第二问有点勉强,第三问看答案再自己练一下。后来,例年的中考真题做了一些,这才知道中考比平时还简单,打牢基础稳定发挥才是关键。

中考前,又重温了一下公式,很放松的进了考场,分数应该是100 吧,长沙不公布分数,因为一道填空丢了3分,最终等级是B,这已经是我们很满意的成绩了,必竟基础差距还是挺大的。

以上是我的真实经历,如果有问题,欢迎留言,我都会回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