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半月谈发文《“腐文化”出圈、青少年入坑等现象值得关注》,引发热议,一场有关耽改作品的讨论由此展开。

那么,什么是“耽改”。“耽改”指的是由耽美小说(多指男男同性爱情小说)改编的“双男主”电视剧

2021年此类电视剧立项、拍摄、开播数量暴涨,被网友戏称为“耽改101”元年。

半月谈认为:如今的耽改剧则汇集了名演员、大制作。行业研究者认为,头部公司、头部艺人纷纷入局,标志着耽美文化正在从亚文化走入大众视野,这些信号是国内耽美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1)

半月谈认为:“耽改”作品的大热,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利影响。

耽改剧扎堆现象的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是迎合崛起的女性消费群体,耽改剧核心之一是对“美”的追求,耽改剧中“双男主”颜值够高,成了被定义、被凝视、被消费的一方是对长期以来男性主导视角的反击。且“双男主”间关系平等,彼此欣赏、并肩作战,也投射了女性对感情关系的理想期望。二是依赖原著粉丝群体自带流量。

此文一发,激起千层浪。于是,两部著名的“耽改”《陈情令》、《山河令》作品中枪了。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2)

山河令剧照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3)

陈情令剧照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人气讲师、国际政治系博士沈逸教授发微博称:2019年12月30日,半月谈官网盛赞《陈情令》,而现在却痛批《山河令》。

是不是因为只能允许陈情令,不能接受山河令?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4)

沈逸直指半月谈,公器私用。

随即,大量网友附和,他们认为,半月谈此番操作过于“双标”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5)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6)

网友认为半月谈”双标“

网友宣传:当年半月谈就曾为《陈情令》背书,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甚至还扒出半月谈为主演肖战影院打榜和回应粉丝的截图。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7)

半月谈为《陈情令》主演打榜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8)

半月谈官网自称粉丝

据悉当年这条微博后被半月谈删除。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并不赞成沈逸教授的说法。

江苏交广网《男生宿舍》著名主持人成杰思老师,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直cue沈逸教授,他认为:

沈逸教授作为内参,却没办法真正做到“献计纳言”,反而刻意引导粉丝去谩骂和攻击,通过贬低、黑化官媒的影响力来凸显自己,这样的人其心可诛,用心险恶。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9)

成老师认为沈逸教授夹带私货

不少《陈情令》的粉丝纷纷表示认同,他们认为《陈情令》与《山河令》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陈情令》讲述的是兄弟之情,而非“耽改”所说的男男同性爱情。

半月谈贴吧(半月谈耽改)(10)

粉丝认为《陈情令》不属于“耽改”作品

其实,半月谈的本意并非要激起两个剧粉的撕扯。

而是强调:尊重,“耽改”需保持“边界感”。

这种亚文化在自己的圈子里“圈地自萌”,或许无伤大雅,但如果大规模改编为电视剧,突破亚文化圈层,进入大众文娱领域,则需要谨防其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陈情令》也好,《山河令》也罢。如果只是把““耽改剧”作为闲暇之余的娱乐消遣方式,当然没问题。

但是,如果深陷其中,甚至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当中,甚至整日沉迷于所谓的“粉黑大战”,就真的大可不必了。

这些时间用来读一本书,品一杯茶,学一项技能,给父母一个电话,给爱人一个拥抱不是更好吗?

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发生在别人身上的99%的事情与你并没有关系。而浪费99%的时间与无关的事情扯上关系,是信息时代的个人莫大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