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祝冷粉是一款经典的客家小吃,今年,冷粉的制作技艺成功入选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惠东厨师肖志旺已经与冷粉相伴近20年。今天的《寻味惠州》节目,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肖志旺,领略一下冷粉的风味。

首播:惠州台一套18:15分

重播:次日惠州台一套11:48分

转载请注明:惠州电视台第一直播室

肖志旺是惠东多祝镇人,从小在皇思扬古围村长大。据介绍,古村制作冷粉的传统技艺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最鼎盛时,村中有五十多位以此为生的手艺人。

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1)

多祝冷粉技艺传承人 肖志旺

(小时候)偷偷去看 看久了就有印象了,后来我做生意,我就想到要从事这个行业,要传承我们皇思扬的老祖宗独特的手艺,我就去拜师。

肖志旺当过老师,也学过厨,但最终选择了传承和发扬冷粉技艺。他的档口在多祝镇上,离古村并不远。有闲暇的时候,他也会回去看望朋友,拜会冷粉制作的老师傅。今年72岁的肖惠团就是当地有名的冷粉制作师傅,他家中数代都会制作冷粉。在他的祖屋,大门的墙角还摆放着前辈们传下来的一尊石磨。

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2)

现场

这边就是用荔枝木做把这样磨了,那个米浆磨到很嫩的,那个米就要水泡几个小时,然后来磨。

冷粉师傅 肖惠团

石磨就是磨米浆的,那时候我曾爷爷就做冷粉,客家话就说猪肠粄,历史有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3)六七代了。

石磨磨出来的米浆更具口感,师傅们根据经验,可以增减水分,控制米浆的稀薄。如今,用机器制作的米浆,为了能保证它的成色,在洗米和泡米的过程中,则保留了传统的方法和科学的比例。

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4)

现场

选用陈米,米浆就比较多,一般选用东北米,要反复清洗三到四次,完全干净了,水看起来清了,然后就可以过滤了。

米浆的质地与大米的选择密切相关。陈年的东北大米,是肖志旺的上乘之选。用这种米制作出来的冷粉,更能体现脆、滑、爽的口感。

现场

现在每天这个米的用量是多少,两百斤左右。

大米经过反复淘洗,水色逐渐清亮。肖志旺介绍,一般情况下,要淘洗三次以上,洗得越干净,冷粉保存的时间越久。

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5)

多祝冷粉技艺传承人 肖志旺

一个设计,首先要从设计任务书入手。那什么是设计任务书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含糊的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简化成几个项。

淘洗过滤之后,大米还要用三倍的清水浸泡。

多祝冷粉技艺传承人 肖志旺

泡两个小时,进行磨浆,米浆磨好以后就开始蒸,把握蒸汽,如果火旺,蒸汽就比较大,30秒到35秒,如果久了,粉就老了,时间如果短了,粉就嫩了,保存起来时间就短这个火候很重要。

现场

像现在这个气泡,这样涨起来,这个火候已经够了。

蒸粉时讲究的就是时间精准,刷底油,铺米浆,在云蒸霞蔚中,数十秒之内一气呵成。

多祝冷粉技艺传承人 肖志旺

这个蒸汽很烫的,如果没掌握技巧,容易烫伤,这个技巧很难的,用机器代替, 降低成本,我们手工做的成本比较高,比较费时。

蒸粉用的是特制的锡盘,比较轻便,导热也快。更重要的是,蒸出来的冷粉没有铁锅带来的腥味。一张完整的米饼被揭下来,放在特制的晾台上冷却。

现场

下面是竹排,竹排是有缝隙的,能起到冷却作用,竹排不容易坏,棉布起到吸收水分,因为蒸出来的粉,有蒸汽残留的水珠,棉布吸收水珠的作用。

记者:我看这里好多风扇。

这个风扇降温,不要让热空气在这里停留。

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6)

圆形米皮冷却之后,师傅们熟练地将两头卷起,变成一对圆柱形。冷粉的主料便制作完成了。冷粉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其中的香油和酱油都功不可没。香油的制作技法,也是古围村多年传下来的老手艺。炸香油,不仅考验着师傅们的耐性,也在油香飘溢中,熏染着生活的富足,是一件既辛劳又享受的过程。花生油下锅,升温后放入剁碎的葱头姜末,之后再加入南乳。

现场

炸油要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反复搅拌,让它受热均匀。

炸好的香油色泽呈现诱人的棕色,是融入了肖志旺特制的香料所致。切好的冷粉,码放在小碗中,淋上香喷喷的花生油和醇厚的酱油,瞬间迸发出食物最诱人的本味,大米的甜、香油的滑、酱油的咸,组合成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体验。

多祝冷粉技艺传承人 肖志旺

现在我们的顾客越来越多了,我们在冷粉可以加咸酥花生,可以加叉烧肉,吃起来口感更好,为了发展,我们还会研发更好的调料,使各种客户都能适应,有甜咸香辣口味加以改良。

报料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7)热线

惠州电视台《第一直播室》栏目组

TEL: 0752-2广东揭西灰寨美食(多祝古围村冷粉)(8)18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