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郭氏御古堂(掌印12年张家口沙营村百年戏班获)(1)

张家口市郭氏御古堂(掌印12年张家口沙营村百年戏班获)(2)

130年老戏班

在怀来县桑园镇沙营村活跃着一个戏班,据说这个戏班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

侯文胜,沙营村人,今年56岁,他是怀来县三圣侯家班戏剧歌舞团团长。沙营村戏班有演员45人,都是本村村民,年龄在40岁至55岁之间。

记者在村中探访上了年纪的人,了解沙营村戏班的前世今生。沙营村的戏班在清末时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最初,山西的晋剧艺人流落到怀来,走到沙营村时,村民将他们请到自己家中,让他们教唱晋剧,这些山西的晋剧艺人就留在村里,在谁家教戏就由谁家来管饭。之后,沙营村成立了自己的戏班,学会了唱戏的村民先在本村演唱,后随着戏班规模的壮大,艺人们还到周边村子演唱。

沙营村的戏班几度沉浮。“在文化大革命时,沙营村的戏班被解散了,连唱戏的服装都被烧了。”侯文胜告诉说。

戏班中断多年后,直到2004年,村民侯文泉才把沙营村的戏班恢复起来,他执掌戏班“帅印”3年后,将戏班的“帅印”交到侯文胜手上,侯文胜担纲沙营村戏班“班主”,一晃12年过去了。

获得“新生”

沙营村戏班中演唱晋剧的有30多人,演唱的传统剧目有《游春》、《算粮》、《打金枝》等,一出大戏往往要演上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

演唱晋剧的乐器有二胡、三弦鼓、锣、镲等,以往的乐器不好用了,侯文胜上任后,在七八年前购置了一批新乐器,去年他又买了一部分新乐器,如此一来,戏班的乐器算是置办齐全了。

戏班演员还需要服装、道具、化妆品和头饰,侯文胜又自掏腰包从石家庄购买服装。近些年来,侯文胜陆陆续续往剧团里投入了3万多元。

演员们利用农闲时间排练,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戏班演员集中排练时间,每天从下午17时一直排练到晚上21时。村委会提供排练场地,今年戏班排练《辕门斩子》等2出大戏,有谁的戏,谁就按时去排练。

戏班演员演出时没有任何报酬,大家只是爱好晋剧,排练和演出完全是图一个乐儿。演员到外村演出时,对方给演员们提供一顿午饭,有时给戏班一二千元,也仅够支付雇用大巴车费用。

戏班有的演员因身体、天冷等原因,冬天不愿出门。戏班演员只要坚持排练的,侯文胜每天每人支付10块钱补助,目的是激励大家坚持排练和演出。

在排演大戏时,如果从外面引进演员,一人一场戏须支付费用300元,费用较高,侯文胜不得不向内挖潜。为了提高演员的演技,侯文胜从山西请来晋剧老师教授戏班学员。最近几年,他又从涿鹿请来2位退休的剧团演员来村里教戏,演员们的技艺更加精湛,只要有演出任务,戏班的演员们都能拉得出来,而且演大戏不在话下。

剧目硕果仅存

村民侯玉勇今年58岁,参加戏班已有17年了,他在戏班里唱须生和花脸。在沙营村戏班的传承上,他属于第三代了。

“一进入戏班,我先是在戏班里跑龙套,后来才担纲主要角色。过去的主角如果现在还活着,岁数都不小了。如今在村里,这样的老艺人还健在的有一二人。”侯玉勇介绍。

侯玉勇还说,沙营村戏班保留的剧目硕果仅存,个别古老的晋剧剧目,恐怕在山西也没有,现在的年轻演员没有演过甚至没见过这样的剧目。比如说《大狐狸园》等剧目,这些剧目大都是神话故事,演员要演上一个半钟头,有逗人的桥段,也有一惊一吓的地方,非常引人入胜,这些剧目是一辈辈流传下来的,遗憾的是这些剧目都没有进行过录制,并刻成光盘留存下来。

“此前,我在街上遇到戏班的老艺人,还曾打听过这些老戏,老艺人大都记得,但现在唱起来确实很难了。”侯玉勇惋惜地说。

侯玉勇还讲道,在沙营村,40岁村民就算年轻人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学戏,因为晋剧的一招一式都很“吃功夫”,年轻人往往嫌麻烦,大家更热衷于广场舞等。

“作为剧团团长,侯文胜经济条件好一些,他经常往戏班里贴钱,如果不这样,戏班有散伙的可能。”侯玉勇认为。

文化食粮

侯文胜的父亲今年87岁了,他也在戏班里唱过戏,年轻时唱过花旦,上了年纪以后,在戏班里扮演老生。侯文胜在生产队时学会了唱戏,演过老旦、老生等角色,一直唱了16年。他记得生产队时,戏班十分活跃,可以演《天门阵》、《破宏州》等30出晋剧大戏。

侯文胜养育了一儿一女,戏班演出时,他的儿子负责舞台效果;而女儿则负责歌舞类节目的演出。

目前沙营村戏班一年要演上30多场,每年在消夏晚会、春节,中秋节等,戏班都要进行演出,有时各乡镇、各村有庙会,戏班就到有庙会的地方演出。

戏班除了传统晋剧以外,还有歌舞、小品等节目,适应年轻人的口味。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侯文胜用半个月编写了一个迎冬奥的剧本,他又请县戏剧协会主席进行了修改,词语不连口的地方,对冬奧会了解不深的地方都进行了修改。反复修改了四五次,剧本成熟后,又进行了排练,演员们连说带唱,还加上了快板,效果很好,成为剧团的保留节目。

2017年在县城消夏晚会上,剧团40多名演员都参与了,一场演出2个多小时,演出内容包括小品、歌舞和晋剧。

剧团还到鸡鸣驿乡、新保安镇等周边乡镇去演出,大都是在正月里演出,今年正月初六剧团就演上了,正月初八、初九在县文化广场演出,都是露天的,观众多则上千人,少时也有四五百人,表演内容包括小品《老太太拜大年》,《迎冬奧》等。剧团还到周边村里演出,一个村子演上3天,共演5场,白天唱晋剧;晚上演出歌舞,一直演到正月十六。此外还到万全区演出了2天。

每年的怀来葡萄采摘节总少不了剧团演员的身影,表演项目包括歌伴舞、小品等,颂扬怀来葡萄品质好,用当地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庆祝怀来葡萄丰收。在重大节日参演,既扩大了剧团的声誉,又为当地老百姓送去丰富的文化食粮。(魏民 通讯员 吕傅华 柳旭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