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飞线充电引发火灾(锡纸上洒汽油拨打手机能起火)(1)

锡纸球直径分别为约5 厘米、约4 厘米、约10 厘米且比较蓬松。

摩托车飞线充电引发火灾(锡纸上洒汽油拨打手机能起火)(2)

第五次实验时,锡纸球竟着了起来。

原标题:锡纸上洒汽油 拨打手机能起火? 记者实验7次仅成功1次 专家表示引燃须满足多种条件

文/图 记者 张培

日前,网上一则女子在加油站加油时玩手机爆燃导致其全身大面积烧伤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在加油站内使用手机太可怕了。但也有人表示曾经在加油时接过电话,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那么,在加油站使用手机是否会有危险呢?

8月6日,记者在锡纸上倒上汽油后拨打手机,7次中有一次竟引燃了锡纸球。专家表示,如果满足氧气浓度、温度等多种条件,确实有可能会点燃锡纸球。因此,提醒市民,在加油站加油时不要拨打手机,以免发生危险。

记者实验 7次实验仅成功1次

近日,一则消息被多次转发:一名女子驾车进入加油站,加油员给她的车加油时,女子坐在车内玩手机,突然间引起了爆燃,导致该女子全身大面积烧伤。为什么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能引起爆燃?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在加油站内遇到电磁波、静电等原因会导致爆燃。同时,记者还发现,有人曾用锡纸和汽油进行实验,打电话时确实能起火。

8月6日上午,记者找来锡纸和汽油做实验。记者将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锡纸搓成球,然后倒入一点汽油。大约半分钟后,记者将手机放到距离锡纸球10厘米远的地方,5分钟内多次拨打电话,锡纸球毫无反应。记者看到,锡纸球上的汽油已经慢慢流失挥发。接下来,记者又制作了一个同样大小的锡纸球,倒入等量的汽油,并迅速拨通手机靠近锡纸球。同样过了5分钟,锡纸球未发生变化。

随后,记者又连续实验了两次,所用的锡纸比前两次稍小,倒入的汽油量与前两次无异,也均未实验成功。第五次实验时,记者使用了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锡纸,并将锡纸球制作得更加蓬松,倒入的汽油也比前几次要多,可以明显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汽油味。同时,记者手持手机距离锡纸球也更近了,约4厘米。反复拨打电话约5分钟后,锡纸球的底部起火并迅速燃烧起来。

“试了5次才点着一次,咋回事?”随后记者又使用较大的锡纸进行了两次实验,但两次均未能引燃。

专家解疑 满足3个必要条件才能燃烧

针对记者实验的情况,山师二附中的化学老师周慧表示,燃烧属于一种化学现象,记者成功点燃一次锡纸球存在一定偶然因素。

“首先,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燃烧;其次,被点燃的物体还需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实现燃烧;再次,燃烧过程中必须有可燃物的存在才行。”周老师介绍,锡纸球可以导热,对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有一定影响。

另外,拨打手机时,手机距离锡纸球的远近和当时发射的电磁波的强度也有一定关系,这些很可能会使锡纸球的温度升高,如果当时氧气含量变高,再加上汽油的助燃,就能实现燃烧。周老师还指出,记者倒入锡纸球的汽油量没有控制好,有时倒入的汽油多了,挥发起来就更明显,空气中的浓度高,助燃作用就会更大。

此外,记者还咨询了张店世纪路上一家中石化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在手机接通的时候,手机里的电路板很可能会产生肉眼看不到的电火花,一旦再满足了温度等其他条件,在加油站内就有发生危险的可能。

“对加油站来说消防安全大于一切,在加油站的墙上都有‘禁止烟火,禁止拨打手机’等警示标语。”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为了确保加油站和顾客的安全,在加油站时千万不要打电话和吸烟,以免引发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