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因为你而美(让你看山还是山)(1)

因为关注文案广告,关注不少关于设计的微博大 V 。然后,一本《范大拿的草图本》吸引了我,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师的草图本,就像我的备忘录一样,记录着碎片式的信息,不过他的是图文并茂。于是,下单购买,终于在今天收到,看得我是满心欢喜。

1、美学教育

走的是所有普通人的路径,上学读书考试,基本都是和文字打交道。并没有多少美术启蒙,真要算,反倒是小学的时候,有一门美术课,专门有美术老师教我们画素描。现在还记得那个最励志的故事,可能也是最早知道的鸡汤之一,达芬奇画鸡蛋。希望我们好好学画画,美术老师没少提这个故事。不过那时候,年幼无知,信以为真,达芬奇果然是大画家,画个鸡蛋都画了三四五六年。我也要好好画,还有达芬奇没有的小红花。

告别小学,我就再也没怎么接触过美学的课程了。唯一真切的感受到美学的缺失,是学习编程 Ruby Rails。后端代码还可以,但是做前端网页设计的时候,一个头两个大。页面的布局、颜色的搭配、字体的选择,怎么调整都有点不和谐,是一件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发现原来我的审美挺差的。那段时间,我订阅了严伯钧的“西方艺术课”专栏,还搜集了一些大学的美术课程来看。

美的定义是什么?维基百科是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属性,说白了,就是你看着喜欢就是美,那些让人赏心悦目的美人、美景、美食,让你说怎么美?大九不离十,都是好看啊、好美啊、好吃啊。再想,大脑 CPU 要过载烧坏了。美不美?拍照的时候最醒目,一度让人怀疑,彼此去的不是同一个地方。

特别喜欢范大拿的草图本,从头美到尾。前半部分,主要是是字体的学习笔记。我们可以大概了解那些习以为常的字体是怎么创造出来的。首先,研究古人的优秀字帖,每种字体都代表着创造者的思想和性格。接着,在已有的字体上进行重构、变形和增删,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去变化,得到一个全新的字体。

第一次发现字体挺美的,特别是放大对比。高矮胖瘦、位置间距,这本书中,将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字,以一种全新的、独特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变得清晰个性,使我们容易感受到美。或许,我的写作也是可以借鉴,通过语言的重新排列组合,以独特个性的视角将日常熟悉的事物转变为意料之外的事物。

2、美学思考

本书的中间部分,范大拿将看到值得学习的设计,都剪贴或画在草图本上,再添加思考并记录过程。像海底捞,它的 Logo 是 Hi 英文的符号化,外围的圆圈其实不是圆圈,而是一个聊天符,就像日常一个好友聊天约饭,极其贴近大众。像胖哥俩,属于偏平化设计,去掉冗余、繁杂的效果,看起来简洁干净。特别是俩,不是常规的写法,而是进行了微创新 - 笔划简化,适合放置在长条形的商场门头。原来只是走马观花,安安静静地做个吃货,现在发现一个新大陆,好吃更好看了。

美的思考,不是无中生有,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任何领域内的学习,总要去追溯历史。书中,提到了平面设计史,最开始人类是以图画为主要手段,想到古埃及的壁画,他们不是根据物象或想象去创作,而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展现接地气的日常琐碎。但是图画对于思想的表达终究有限,特别是抽象思维的记录,因此才创造出文字。这就是平面设计史的开端。现在的平面设计,本质上就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创作出的设计。

这么多年过去了,貌似审美依然不怎么样。基于网页设计的惨痛教训,现在做海报或 PPT,开始学习做减法,最基本的原则同一个页面颜色不超过三种。颜色太多,关注不到重点,眼睛容易疲劳。还有学习和总结配色方案,借助科学的调色板工具,选择合适的颜色配对。光这两条小小的优化,让我的业余设计进步不少。

3、思考的三重境界

一说到这个,脑海中就会浮现三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绝大多数人所处的状态,生活在表面,看完《原则》、《定位》、《思考快与慢》等,涨了不少见识,懂得好多道理,然后……没有然后。对于美也是如此,浮于表面,只停留在视觉的欣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开始思考,慢慢看到了一些问题,有了质疑和拒绝的行为。市面上,鸡汤书比比皆是,反复和你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仿佛成功特别简单,就是万事俱备只欠坚持。还有一些畅销书,倒是提供了实操手段,像《异类》,只是从一个复杂的理论中截取的某一个片段,加以通俗化的包装,从而更好地贩卖了一个叫做“一万小时定律”的概念。如果要全面系统的学习,我们看“异类”不是“异类”,需要往上追溯阅读 K. Anders Ericsson 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任何东西都有可取之处,即便只是一小段理论内容的展开,不然也不会传播如此广泛,它做了什么骚操作呢?对于理论知识进行了怎么样的分解和包装?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就像我看《范大拿的草图本》,原来视而不见的设计,后面蕴含着大量人性的观察和思考,不管是高雅还是俗气,都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我们走近用户的心理,思考用户的需要到底是什么,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最后,引用一句很喜欢的范大拿的话作结: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是大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