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是老年狗中常见的问题。与人的老年痴呆症相似,狗狗患上痴呆症,往往会导致行为改变和记忆丧失。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狗狗和主人的生活质量,但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主人也许能够尽量减少问题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 到底什么是狗的老年痴呆症呢?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1)

老年痴呆症全称为犬类认知功能障碍(CCD),也常被称为狗痴呆或狗阿茨海默症。痴呆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导致情绪、行为和记忆发生重大变化的一系列症状,通常会对一只老年狗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且随着狗狗的年龄增长,人们会看到不同程度的症状。加州大学的行为诊所指出,在11至12岁的狗中,有28%的狗出现痴呆症状,当狗狗年满15或16岁时,这种可能性增加到68%。

华盛顿州立大学兽医教学医院兽医医学行为服务部主任,兽医学博士莱蒂亚·凡将CCD分类为四种主要类型:

更年期抑郁症:这种类型与人的慢性抑郁症相似,容易导致焦虑。

精神抑郁症:这种类型会导致狗狗意识混乱,迷失方向,有时还会失去对身体的意识。

过于攻击性:这种类型与大脑中的血清素,又称为“快乐荷尔蒙”有关,这通常会使狗狗具有攻击性。

混淆综合症:这种类型类似于阿尔茨海默氏症,使出现认知功能的严重衰退。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2)

狗狗狗狗患上老年痴呆的症状

狗狗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大脑变化。随着狗狗越来越老,这些变化可能会逐渐恶化。千真万确。而一些症状在主人受到影响之前,很容易会被忽视。这些是老年痴呆的典型症状:

弄脏房子

在房子里迷路/认不清路

无缘无故地吠叫

走错门

减少与人或其他宠物的互动。

食欲减退或缺乏食欲

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焦虑

睡眠不规律

总是盯着墙壁

无缘无故踱步或做重复的行为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3)

患有痴呆症的狗狗的主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狗狗会忘记家庭训练的内容。当狗狗患上老年痴呆症,它们会感到意识迷惑,因此可能会开始在房子里小便或排便。这会使主人感到受挫,对宠物感到不满。这会影响了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最终影响到宠物和主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引起的其他症状,包括不认得家里的路,总是盯着墙壁,甚至在一直以来都知道门在哪一边开的情况下,走到关门的一侧。老年痴呆症会使一只对家里环境一直了如指掌的狗狗突然在家里迷路。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狗狗中经常会发出叫声,例如吠叫、哀嚎和无缘无故地呜咽。这可能是狗狗感到压力、恐惧或焦虑的迹象,同时,它们也有可能表现得更有攻击性。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4)

对于患有痴呆的狗狗,由于耐心与容忍度不受控制地降低,它们可能会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例如在日常和其他狗狗互动时会突然间露出攻击性行为,甚至咬人或者其他宠物。

不规律的睡眠,重复的行为,像舔毛和踱步,食欲下降,甚至不想与其他宠物或他们的主人进行互动,都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狗狗和主人的关系。

CCD的最常见的症状可以用缩写DISHA来记住,即不定向(disorientation)、交互改变(interaction changes)、睡眠改变(sleep changes)、弄脏房子(house soiling)和焦虑(anxiety)。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5)

病因

这些症状是大脑变化或损伤的结果,但是不同的症状和类型的痴呆可能来自不同的大脑问题。没有人完全了解痴呆的真正病因,但由于这个病跟人类的阿茨海默症相似,所以我们可以了解部分的病因。在大脑中,某些蛋白质在神经元周围积累以及神经元的损伤都会破坏大脑中信息的正常传递,从而导致老年痴呆症。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6)

治疗与预防

不幸的是,目前没有方法可以逆转狗狗的痴呆症状,但有一些可以尽量防止狗狗大脑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病变的营养辅助药品。抗氧化剂、OMEGA-3脂肪酸和中链甘油三酯(MCT)都是关于保持脑部健康的营养成分。一些专家建议应在狗狗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前为它们补充这些成分,但目前还是没有具体的治疗或预防方案。如果你担心你步入老年的狗狗会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不妨与你的兽医谈谈如何为狗狗添加预防性的营养补充剂。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7)

无论狗狗到底是否真的因为不幸而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这其实都是狗狗的勋章,说明狗狗已经将自己一生当中大部分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主人。作为的狗狗们的回报,主人要好好地照顾它们,包容它因为疾病而出现的不良行为。

狗狗老年痴呆治疗方法(狗狗开始变得迟钝就是老年痴呆)(8)

参考文献:

Karkos J. Immuntherapie der Alzheimer-Krankheit[J]. Fortschritte der Neurologie· Psychiatrie, 2004, 72(04): 204-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