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度,在哲学上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度,有很多用法,如高度、角度、尺度、制度、国度、气度、透明度等。度,又有不同的意义,如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等。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你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分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围绕有关“度”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材料中分别总结概括了“度”的诸多内涵及其功用。可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角度立意,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作文。

二、参考立意

1.把握平衡艺术,追求适度。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更是一个发展的时代,凡事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却发现教育失衡、经济失稳、精神失调、生活无趣、环境沉闷。其实,越是在变革的时代,越应该学习“平衡”的智慧,处理好快与慢的辩证关系,从而把握节奏、掌握方法、优化路径、追求适度。

2.走出小我世界,创造大度人生。很多人只关注一时一事,成功时得意忘形,失败时痛不欲生。人要学会走出小我的局限,着眼于现在但要放眼未来,不因一时之成败而或喜或悲。学会登高远眺,学会及时放下,学会逆境转身,这样才能收获一种睿智、大度的人生。

3.尺度•角度•高度。综合“尺度”“角度”“高度”三个方面阐述,“尺度”为本,“角度”为路,“高度”为目标,走务实发展之路,成就非凡人生。

三、范文展示

优秀范文1

多大程度把握自己的人生(把握好人生的度)(1)

把握好人生的“度”文/吴晓

度,在哲学上被定义为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度,在“人”的层面上,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易卜生有言:“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把握人生的“度”,便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把握人生的高度,高度决定格局广阔的人生。

俗语曰:“站得高,看得远。”如果人生是一座山,而你仅在山脚下慨叹“人间四月芳菲尽”,你换来的也仅是芳华已逝的萧条之景和一隅只可抬头望山的狭小之地;如果你向上攀登,探索生命的高度,你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收获“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外之喜。人,一定要不断拔高自己,不管结果如何,向着高处攀登永远不会让你失望。登上高处,命运回馈于你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把握人生的角度,角度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好坏相依,黑白交织的。事物的每一面都决定着不同的性质。以何种角度看事物便成了把握本质的关键。有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有一位老太太,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开洗衣店的。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成天忧心忡忡。后来有人劝她换个角度看问题,劝道:“晴天,你的小女儿衣服就晒干了,你应该替你的小女儿高兴;雨天,你的大女儿就能卖出伞去了,你应为你的大女儿高兴。” 老人听了豁然开朗,面带笑容。客观存在的事物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只是看问题的人角度变了,结局便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地球中的星屋》说: “在我们周围,那些用独特眼光看世界世界最终改变了这个世界。”由此观之,角度不仅能改变生活的性质,还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

把握人生的气度,气度成就舒适精彩的人生。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少一些“斤斤计较”的较真,多一点“一笑了之”的宽容,你的生命便不会乌云密布,而是与清风明月相伴。在你用“气度”构筑的生活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总之,一切美好皆属于你。

把握好人生的“度”,方可成就灿烂人生。

优秀范文2

多大程度把握自己的人生(把握好人生的度)(2)

“度”量人生文/叶慧芳

在哲学上,度是指限度,事物的质量质量于量与度的关系。于人生而言,度有多种含义,人生的质便取决于人与度的关系。其中,依我之见,人生最重要的,便在于此三度——高度,角度,尺度。

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规划人生。

人生之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当我们以平视的高度身临其中时,往往会茫然而无所适从。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足够的高度以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从而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高度,让我们明确前行的方向,不至于在分岔路口徘徊不前,高度,让我们有心之所向,不至于受沿途风景所诱惑而停滞不前;高度,让我们学会把握,不至于在时机到来时而不知,避免“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 ”的悲剧。

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角度看待人生。

万事万物都具有多面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对同一事物都会产生不同看法。正如苏子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于人生中所经历的种种,都应从多个角度看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看似消极的事,我们应换个角度,以积极心态去应对。对于战机,最应加固的是无弹片的部位,启示我们要透过现象,以更深入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多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有将心比心的意识。

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角度把握人生。

皆言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的确,存在不少人在这染缸中失去了自我本色,成为了“偭规矩而改错”之徒。而此结局,无疑是对人生的一种亵渎。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使身处乱世,亦要把握为人之尺度。屈子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令人景仰,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泥陷渠沟”令人叹服,陶征君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令人钦佩。这三君者,实为我等把握人生之尺度的典范。

人生之路实为不易,但若把握了高度、角度、尺度三者,路上定会多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