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语文课文上看到的那些景点,桂林山水,台湾日月潭,南京长江大桥......这些课文中提及的美景,你曾经去过哪几个呢?

《长城》

课文介绍的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是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1)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2)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根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说起三味书屋还有一篇吴伯萧先生访问三味书屋后写的一篇散文《早》,这篇课文是一篇借花喻人的文章。记述了三味书屋 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先生书桌上的“早”字的来历。赞扬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用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三味书屋位于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省绍兴市。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4)

《五彩池》

五彩池在不同版本的课文中有不同的介绍,人教版里是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池里的水有五种颜色。然后我来到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了像瑶池般的五彩池。发出了一句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还有一个是沪教版的五彩池说的是四川九寨沟的风景区,是九寨沟最小而颜色最为丰富的池子,上半部呈碧蓝色,下半部则呈橙红色,左边呈天蓝色,右边则呈橄榄绿色。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5)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现代作家巴金在1933年创作的散文,讲的是作者与朋友们在“鸟的天堂”,看了数不清的鸟,心里恋恋不舍。作者以清新流畅之笔,发掘和描绘了自然胜景之美,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清丽悠远的意境。根据创造背景是作者南下广东,在天马乡务本小学与朋友划船游玩之后记述的这段愉快的旅程。

《挑山工》

《挑山工》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泰山见闻式散文。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6)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代表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7)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撰写的文章。文章描绘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异国风情。位于意大利的威尼斯。

《观潮》

课文讲述的是浙江的钱塘潮,钱塘江大潮在千百年岁月中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赵州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洨(xiáo)河上的一座石拱桥。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8)

《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也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的一群岛屿的总称。

《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之一。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

《镜泊湖奇观》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

《中国石》

这篇课文讲述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经常举行“赛石会”。作者在一天雨后捡石头发现了一块儿像极了雄鸡的石头,作者给他起名“中国石”。

《日月潭》

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狼牙山五壮士》

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课文讲述的晋察冀根据地大致位于现在的河北保定。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文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双龙洞位于浙江金华。

《八角楼上的灯光》

课文讲的是井冈山时期的毛主席在茅坪村的住所,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但是毛泽东主席仍然顽强、忘我的工作,指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井冈山位于湘东、赣西边界。

《两球同时着地》

课文提到的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9)

《梅雨潭》

《梅雨潭》节选自散文《绿》,选自朱自清的《踪迹-温州的踪迹》。是1923年,朱自清就聘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闲暇时,他便结伴去瑞安仙岩的“梅雨潭”游玩。在萧索、悲凉的季节里,写下了这篇散文。

《趵突泉》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山东济南的三大名胜,而趵突泉更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

《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语文课本里的景点有哪些(小学课文上的景点)(10)

后话

本文来自80后记忆网(http://www.80sjy.net/shuzhai/xiaoxue/564.html),在整理过程中对其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文字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