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你意想不到的古代文物(每日文物2:金缕玉衣)(1)

基本简介

1985年出土于河南永城僖山一号汉墓,为西汉晚期某位梁王的金缕玉衣。玉衣长180厘米宽125厘米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和鞋五部分。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脸上勾勒鼻子的轮廓。上衣由前片、后片、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鞋各分左右两件。手部作握拳状,鞋为方头高筒形。全套玉衣共有2008片玉片组成,玉片之间用金丝加以连缀,与玉衣同时出土的还有供手握的玉猪、口含的玉蝉、玉耳塞、玉鼻塞等。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令你意想不到的古代文物(每日文物2:金缕玉衣)(2)

用途

在汉代文献中,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的时候使用的殓服。《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贵族、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依据穿缀玉衣片的丝缕质地的不同,也可将玉衣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

令你意想不到的古代文物(每日文物2:金缕玉衣)(3)

反映了古人怎样的观念

金缕玉衣作为殓服,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念和态度。在古时代,由于生产技术的原始与落后,人们对生老病死不能给予合理解释,于是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虚拟的“神”的信仰。古人认为天然的玉石凝结了天地精华,只要把玉器覆盖在尸体的表面便可以保护尸身不朽,使魂魄化气升天。因此,他们不仅生前热衷佩带玉器,死后还要口含玉片,用玉石制作殓衣,以至于到了汉代厚葬之风空前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