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末,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全国,经济的兴起也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我因为公出差到杭州,因公事没办妥又赶上端午节,所以去西湖游一圈是必须的了。

端午要防五毒(端午话五毒镇宅)(1)

西湖人流虽多也没有现在的人多,没有什么节日气氛。清静的湖边商场也很少,到是马路边上的小摊点很多。由于职业的习惯,我在一位老婆婆的摊前停下来,细细的看她的工艺摆件。老婆婆讲这些物件都是她自己做的,祖上几辈人都手工做这些各种布艺儿童玩具,有小老虎、小羊、小猪等生肖作品。其中最显眼的一件工艺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布艺“五毒图案的蟾蜍”摆件,我谈好价钱买了回来。这就是我第一次去西湖最大的收获,至今仍然收藏完好!

端午要防五毒(端午话五毒镇宅)(2)

据考证,从汉代开始,民间流传用五种带有毒性的动物来去邪避祸,厌而镇之。这五种动物是蝎子,壁虎,青蛇,蟾蜍,蜈蚣。也有将蜘蛛代替蜈蚣的说法。端午作为“九毒日之首”,必定会衍生一些“毒物”,这些毒物令人望而生畏、头皮发麻。很多人喜欢在端午这天“射五毒”以此来驱邪。民间用这五种动物来辟邪,通常用在保护弱小不受侵害方面,主要用在保护幼儿健康和保护某一场所安全。

端午要防五毒(端午话五毒镇宅)(3)

 端午节期间,习俗除了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民间还有使用“五毒去毒”的习俗。将“五毒”摆放在厅堂或挂在门窗等部位,就是想用“以毒攻毒”,“用毒镇毒”,的方式去灾避祸,平安吉祥。用五种最毒的动物来克其他邪物,达到平安祥和的目的;是人们最古老的一种美好的希冀和祈愿。

端午要防五毒(端午话五毒镇宅)(4)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因此,人们为了驱邪避毒、永保平安,喜欢佩戴有五毒图案的玉器饰品,以“以毒攻毒,厌而胜之”、“一物降一物”的意念,起到对邪毒之物加以制约的作用,以达到远离疾病、身体健康的目的。

端午要防五毒(端午话五毒镇宅)(5)

  五毒文化将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真正魅力,是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之魂。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驱除邪恶灾难,追求吉祥富足,祈求幸福健康等美好愿望。

端午要防五毒(端午话五毒镇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