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胶东半岛的莱阳县(包含现在的莱阳、莱西两市)实行区、乡(镇)、村的区划体系,即县下设区,区下设乡镇,乡镇下管理村庄。与现在相比,当时的乡要小很多,一般五六个村庄就可以组成一个乡。整个莱阳境内,乡镇数量达到了176个。

如此多的乡镇,起名也是一件有学问的事情。有的乡镇取境内大村的名字为乡镇名,有的乡镇采用的是山川的名字,还有的是引经据典,以文言美意作为乡镇名称。

当时,在莱阳县的第四区境内,有一个“观武乡”,就属于采用山川名字命名的情况。

策武乡属于哪个市(老莱阳县有个观武乡)(1)

根据《莱阳县志》记载,“观武乡”共管辖10个村庄,分别是崔格庄、仲格庄、朱耩、格达、小台子、台上、李家草泊、乔家草泊、高家草泊和姜格庄。相信莱西市的朋友看到这些名字应该比较熟悉,因为上述村庄是位于现在莱西市的马连庄镇境内。

策武乡属于哪个市(老莱阳县有个观武乡)(2)

说到这里,当地的朋友可能就会猜出“观武乡”这个名字的由来。没错,“观武”中的武,指的是流经当地的军武河,“观武”的意思,其实就相当于说这里位于军武河边。

策武乡属于哪个市(老莱阳县有个观武乡)(3)

军武河,发源于莱阳、招远、莱西三县交界处的夭山,自北向南流经夭山屯、格达、台上、崔格庄等14个村庄,从马连庄镇崔格庄村西南流入大沽河。至于它的长度,老县志的记载是三十里,而现在的资料精确到14.2公里。志称:“太平山西北诸水悉注入之”,是马连庄镇境内的一条大河。

策武乡属于哪个市(老莱阳县有个观武乡)(4)

观武乡因军武河而得名,那么军武河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对此,《莱阳县志》并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从周边村庄的名字可以推断出一二,军武河周边的村庄,有夭山屯、军寨等,看上去就与古代的军事有关。而查询清代记载,当时大嵩卫(海阳凤城)在莱阳县境内设有多处军屯地,军武河畔的这些带有屯、寨的名字,大致都与此有渊源。卫所军屯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体制,男丁耕种之余,也会操练,“军武”之名,应该就是因此而来。

策武乡属于哪个市(老莱阳县有个观武乡)(5)

莱西境内的地形相对平坦,军武河沿岸也没有太大的山,但沿河村庄大多会在河畔栽种杨柳,因此军武河周边的风景也相当不错,再加上附近有不少草莓等采摘大棚,是一个不错的农家乐景观河带。等到疫情过后,有机会路过这里的朋友,可以欣赏一下这里的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