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喜剧类型片里面也是存在鄙视链的。

黑色喜剧瞧不起抒情喜剧、抒情喜剧看不上现代喜剧,似乎只有荒诞才能被赋予高级的标签,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以诙谐的手法解构荒谬的人生,以晦涩的隐喻去针砭时代的弊病,荒诞喜剧其深刻的表达,似乎也更符合衡量高级的尺码。

就如卓别林的《城市之光》,精妙构思下构建一场人性冷暖悲欢的时代狂想,相比下,可能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七品芝麻官》也显的低级随意。

另外更不要提《巧奔妙逃》这部主旋律喜剧了。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1)

但在我看来,喜剧从来没有三六九等之分的。

纵然喜剧形式形形色色,其内核无非是给予观众欢乐,所以当我们以主题深刻将其作为衡量标杆时,就已失去了评价的公允性。

作为喜剧只要能让观众捧腹、释放,成为短暂逃离现实压力的避风港,它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此外主题深刻、社会寓言也仅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并非决定高级与否的核心。

所以《疯狂的石头》不比《驴得水》低级,《甲方乙方》也不比《一出好戏》差在哪里。

前者给予了不深刻的表达、但却拥有着令人捧腹的笑果,后者纵然表达关乎人性隐喻,但其模糊化的笑料却是喜剧难以承受之轻。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2)

二十多年前的喜剧片《巧奔妙逃》同样如此。

在大众眼中,它是儿时令人捧腹、竞相模仿的美好印记,但在某些人眼中,它却是导演宣扬精神胜利法愚弄大众,同时也上不了台面的残次品。

这部影片,经常跟潘长江主演的《举起手来》作对比。

两部电影同样是以抗日战争为序章,铺陈敌我斗争中大众参与抗战的积极性,而在现实中残酷的战争冲突,也被解构成一件件阴差阳错的荒诞序曲。

《举起手来》中日本军官总有愚昧、劳动人民总是聪明,所以在一次次的对抗交锋中,侵略者总是仓皇而逃、劳动人民总是利用智慧占得上风。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3)

站在道德的高处,这似乎成为羞辱历史的铁证。

尤其《举起手来》中,战争被解构成低级的滑稽戏、笑料纯粹靠敌人的窘态来完成,这种设局对比历史似乎只是精神胜利。

在这种论调下,同样带有主旋律标签的《巧奔妙逃》,也难逃罔顾历史、侮辱智商的评价,由此即使结构上、笑料上它的表现很是优异,但因主旋律标签依然会被判入死刑。

但实际上,这种偏见只因某些人掉入了逻辑陷阱。

其实历史中战争喜剧早就存在,最具代表的便是1966年杰拉尔·乌里执导的《虎口脱险》。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4)

影片将背景设置在了二战期间,讲述了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在法国人帮助下,与德军展开的啼笑皆非的较量。

同样这部影片中有对战争的调侃、有对历史的猥亵。

但在大多数观众眼中,没有人认为这是在羞辱历史、是在利用精神胜利来掩盖自我在战争中的困境。

在他们看来,影片只是以诙谐的形式去解构残酷的战争、用笑点的制造为苦难的历史披上一层糖果外衣。

借鉴《虎口脱险》的《巧奔妙逃》其实也没区别。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5)

影片无意对历史指指点点、也无意去意淫战争的胜利。

它只是想在颠沛流离的战争背景下,构建一场没那么多伤痛、没那么多苦难的圆舞曲,这场圆舞曲难得可贵的是也没有歌颂自我、更没有刻意丑化贬低敌方。

从情节上讲,影片就是由阴差阳错的接头引发的连锁反应。

受伤交通员将战略进攻图交给弟弟,另外嘱咐他一定要送到接头的人手里,但情急之下,弟弟却将暗号“山重水复疑无路”记成“山清水秀找八路”。

由此一场啼笑皆非的接头闹剧也开始上演。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6)

刚新婚燕尔,便被掌柜胁迫成了汉奸的秦贵(黄宏饰)、抗日心切来找组织的顺子(赵亮饰)。

还有就是一边跟着顺子、一边靠弹棉花糊口的老幺(魏宗万饰)、然后就是京中善口技的说书人(徐玉琨饰)。

看似毫不相干的平民为了抵抗侵略者,为了将战略进攻图送到,在路上几经波折、跟日本军官佐佐木一郎斗智斗勇,终于完成了使命。

其中最被津津乐道的,当属最后他们为了活命临时编唱的了一首《弹棉花歌》。

“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棉弹出了八两八”。

郎朗上口的旋律,毫无逻辑的歌词,原本导演的无意之作,却成了多少人的童年记忆。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7)

另外情节安排下,影片也站在了相对中立的视角上,并以反战的高度,来诠释了敌我双方民众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

如影片中的主角老幺、顺子叔、秦贵、说书的。

他们代表的是中国底层的百姓,但当祖国山河被践踏、亲人朋友被侵略者杀害,他们也会选择拿起枪保家卫国。

影片中的反派佐佐木一郎,开始他只是个喜欢音乐的小学教员,但当国家发起罪恶的侵略,他同样是出于无奈、被不道德的战争裹挟成为战争的帮凶。

对待战争他甚至没有立场,只能随波逐流的唯命是从。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8)

影片看似荒诞、其实从内核上却鲜有抛开了主旋律观点。

在影片中导演鲜有歌颂,只有通过小人物的刻画来诠释反战的主题,当然这种主题是可敬的、同样也是可悲的。

不同于《举起手来》中的刻意与嘲弄,《巧奔妙逃》中笑料的产生并非一味愚弄敌方制造,而是纯粹利用情节辗转去彰显喜剧本色。

在这方面,《巧奔妙逃》更像是一场有结构、有线索、有起承转合的喜剧电影,而《举起手来》一些刻意的愚弄则更像是郭德纲东一筢西一葩无逻辑的相声。

没有结构跟主题,唯有刻意丑化、贬低敌方制造笑料的目的。

夏洛特烦恼什么时间上映(二十年前的国产喜剧)(9)

无论立意与笑料,《巧奔妙逃》都要比《举起手来》要优秀。

除此之外,草灰蛇线的铺陈、细节的营造,也让影片显现的别有人情气。而《巧奔妙逃》中的几经巧合、几经波折,也让我们看到了生逢时代错乱下小人物的颠沛流离。

他们只是一群无名之辈,一群被遗忘的小人物。

在历史书中、在战争作品里,他们始终是被遗忘的甲乙丙丁。

没有镜头的记录更没有视角的追寻,所以在当下我们也很难窥得他们在战火中的命运。《巧奔妙逃》固然夸张、固然不合常理,但它却利用喜剧形式完成了一场平民逆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