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经历了百年发展的汽车工业而言,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所带来的全新理念下,复古风与新时代理念的结合,正在成为车企为新技术铺路的突破口。

(文/张家栋 编辑/周远方)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1)

沙龙 机甲龙EVA限定版,图源:沙龙汽车官方图片

国内车市,突然刮起一阵机甲风。

今年的成都车展上,长城沙龙品牌展出的机甲龙、高合旗下第二款车型HiPhi Z,以及东风首度亮相的猛士M-Terrain,一经亮相便成各自展馆最博人眼球的C位车型,恍惚间又回到曾经少年时代组队去漫展看EVA、高达的时代。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2)

高合 HiPHi Z 图源:高合汽车官方图片

不过,这三款车并非汽车圈内首度出现的机甲元素产品,从2019年特斯拉首度曝出Cybertruck开始,一系列迎合电动化、智能化概念的设计便出现在各种概念车产品上。

而在此期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直线机械美学,与当代科技风结合碰撞下产生的机甲风格,开始成为新风潮。

与主流的审美趋势不同,由于市场日趋内卷以及电动化影响,车辆的造型日趋同质化,“千车一面”下突然出现独特的设计理念,注定将获得更多关注与话题。去年广州车展上,首次亮相的机甲龙无疑成为了最出圈的车型。B站上曾有一条针对机甲龙视频的高赞评论说到,“说这是手工耿敲出来的我都信”。

很显然,不管机甲龙与其高端定位匹配与否,个性化的造型已经为其带来了曝光度的迅速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确实戳中一些特定用户,带动了销量。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3)

沙龙汽车CEO 文飞 图源:沙龙汽车官方图片

在沙龙汽车CEO文飞看来,“机甲风潮诞生已久,在2000年前后,就曾经风靡过,甚至不止汽车领域,在PC产品上,也曾出现过机甲风潮。另外,机甲造型是几何结构主义,本身就充满科技感和对未来的想象力”。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机甲风潮正是能源革命叠加智能革命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也意味着,长城沙龙在机甲风上的设计灵感,并非开创性的。从动漫的高达、EVA,到影视圈的变形金刚、环太平洋,作为“男人永恒浪漫”的机甲,一直围绕着消费者的生活时刻存在着,只是如今,机甲风轮到了汽车坐庄。

东风集团乘用车公司造型总监、技术中心造型技术首席总师郑素霖认为,“这股机械美学复古风潮,原创性并不高,但独树一帜,辨识度高,给设计风格新的轮回”。所以在短短几年时间中,猛士M- Terrain、坦克400、UNI-T、宝马XM、高合Hiphi Z等车型的出现,迅速将汽车设计机甲风潮推向了一个新的波峰。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玩家加入同一赛道,对先行者们提出了考验。仍以沙龙汽车为例,虽然产品推出较早,但目前,还未正式上市的机甲龙已经面临众多其他车企的“机甲”围攻。

为了展现自身的产品力,沙龙也需要在设计轮回的基础之上寻找全新的突破。文飞表示,“造型只是沙龙的一个身份标签,我们做机甲科技产品,根本理念是想把高性能、高智能交给用户”。

而反映在机甲龙上,便是其在外观下所展现出的智能化能力。标配的4颗激光雷达、2个高性能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前后高性能双永磁同步电机 智能四驱、Harman第二代车内声浪模拟技术,均成为外观设计之下,沙龙汽车真正想要传达的品牌竞争力。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4)

沙龙 机甲龙 图源:沙龙汽车官方图片

此外,在圈层文化上,机甲风也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由于其与二次元、电音文化、极限运动等领域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届车展上,沙龙用EVA涂装的机甲龙,也塑造了整车生态层面的价值共享。

需要指出的是,汽车圈的复古机甲风,是不是全新市场环境下的最佳答案,暂且恐怕还没有人能够给出结论。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国际精品品牌研究院卢晓院长表示,“汽车圈诞生的硬朗派机甲风车型,是借势新能源发展所打造的特色产品,作为一种设计流派的客观存在,它有这自身的细分市场,但它仍不是主流市场。通过夸大细分市场影响力,更有利于汽车在更广泛的人群中筛选出机甲风的爱好者与发烧友。”

或许这也印证了潮流文化总会踩着复古的节奏轮回的本质,旧时代风潮的再流行并不是什么新话题。

从前些年时尚圈对于旗袍、百褶裙、喇叭裤、复古墨镜穿搭的推崇,到如今年轻消费者对汉服、古装的追捧。那些曾经被人们遗忘的设计风潮,经过设计师的重组构建,又再度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当中。

有人说,回家翻看父母年轻时的照片,一度嗅到了一股与当下时尚相近的气息。还有些祖辈看着如今年轻人的着装表示“这都是我们以前流行的东西了,现在怎么又流行起来了”?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5)

复古风家装设计 图源:视觉中国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70多年前便有人做过研究。1945年,一位名叫James Laver 的老爷子在杂志《taste and fashion》上发表了著名的莱弗定律,即在一段时间内,品位和趋势的变化是可以重复再生的。比如说裙子的下摆,从短至长再回到短即为一个时尚周期。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人们在不断寻找新鲜东西的同时,新的时尚灵感也会以周期为单位对之前的时尚进行再利用。

如今,时尚圈也奉行与之观点类似的拉沃时尚轮回定律。而这些观点的结果,都汇集于一个结论——“审美是一个轮回”。

尽管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奢侈品领域,但在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审美的轮回都从未停下脚步。大到房屋搭建,小到生活起居,古与今的碰撞总是出奇的相似。

而对于经历了百年发展的汽车工业而言,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所带来的全新理念下,复古风设计,实际上也早已成为车企为新技术铺路的最佳突破口。

汽车圈的复古风潮

就像60年代的波点元素、喇叭裤,又再度被当作穿搭时尚融入现代美学的新设计中。汽车产品也在近年间,开启了新一轮的复古风潮。

自特斯拉Model 3横空出世以来,蔚来、小鹏等新兴品牌纷纷踏上展现科技感的单行线,高调的行事风格,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这些车企对于未来科技的向往。但与此同时,以大众、长城等品牌为主的传统车企,开上一条截然不同的对向车道。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6)

大众ID.BUZZ 图源:大众汽车官方图片

2019年,大众在ID.电动化战略转型的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款“复古”概念车e-BULLI,彼时的概念车基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大众T1车型进行设计。在今年3月,基于概念车打造而来的大众ID.BUZZ也已经完成了首次亮相。

除大众之外,长城也是近年最为积极推进复古风产品的汽车厂商之一。2020年,长城在欧拉旗下推出了好猫车型,一度被众多消费者看作是甲壳虫的接班人。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7)

1968款甲壳虫汽车 图源:wheelsage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15万元的售价远超同级别的竞品,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好猫在2021年全年累计售出50931辆,稳坐A0级纯电动车销量冠军。要归因于其复古风格的经典设计对于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吸引,最终助推欧拉品牌进一步开启了对女性车主用车的探索。

用复古风打开市场的长城自然没有放弃这样的机会,以至于不惜用常年稳坐SUV市场销冠的哈弗H6做赌注,来换取紧凑级市场的新血液。

2020年底,哈弗大狗上市,用硬派越野的复古元素展现自身的设计特色,前脸进气格栅有粗壮的镀铬装饰条、凸出的保险杠造型、圆形大灯设计以及“方盒子”理念,均展现出车辆十足的力量感。

事实证明,哈弗大狗不仅没有在2021年影响到哈弗H6近35万辆的年销量成绩,同时还在A级SUV市场为哈弗带来了超过10万辆的市场增量。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8)

长城欧拉芭蕾猫 图源:欧拉官方图片

自此之后,长城便在“复古”风格上一发不可收拾,富有年代感的设计也遍布长城旗下的各大品牌。诸如前两年推出的WEY品牌“复古潮驾”已经在今年化为量产车“圆梦”亮相,车辆富含对上世纪初流行的复古大灯和溜背车型的致敬;再如更加“甲壳虫”化的欧拉芭蕾猫,还有“保时捷”化的欧拉闪电猫;而在坦克品牌中,坦克300则同样展现着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直线机械美学的借鉴。

纵然这些设计在诞生之初,总会招来一定的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上述车型无论在关注度,还是实现量产后的销量表现上,都可圈可点。

车轮仍在转动

郑素霖在去年广州车展期间表示,“当今汽车设计的同质化已让人不知所以然,从直线机械美学到流体雕塑美学、到魂动美学、到钻石切割美学、到斯堪的纳维亚简约美学、到冲突美学、到多元并存,好像设计风格到了尽头,似乎陷入了僵局,复古风或许是个打造有竞争力造型和差异化创新的靶向性设计机会点”。

郑素霖谈及的复古风是竞争机遇,但仍需要结合差异化创新来创造机会点。这样的观点与卢晓不谋而合,“人对于博物馆的古董是有感情的,这是一种互补式的惯性思维,但它不具备先进性,所以简单机械的复古,只能是小众产品。就算是大众每次推新的甲壳虫,也要在复古基础上做出创新”。

从这一观点上来看,无论是机甲龙还是高合Hiphi Z,将智能化作为真正核心卖点的“新机甲车型”,既不会是复古设计与极致理念相结合产物下的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火力全开的浪漫机甲(机甲的浪漫轮到汽车)(9)

悍马HUMMER EV 图源:悍马官方图片

当消费者的眼球被本届成都车展的机甲产品所吸引之时,全球范围内正在同步兴起硬派越野概念。被誉为“特斯拉杀手”的RIVIAN,已经下线并交付了首款纯电皮卡R1T,奔驰EQG与GMC复活的悍马HUMMER EV则同样给予了厂商和消费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设计风格作为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各个时代特色展现的载体,不断在回看与创新的结合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但聚焦当下,长城沙龙以及越来越多倾向于机甲风的车企,用一种合理的新鲜感,去按摩消费者那些对硬核参数略有麻木的神经,倒也不失为审美轮回下的一次双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