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凡是被称为哲学家的人都不能不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毛主席是哲学大家,当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明确说“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比如身体有病了能产生痛苦,就是物质变精神;再如到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心情很愉快,也是物质变精神;再如有了桌子然后产生桌子的概念,也是物质变精神,等等精神变物质又如何理解呢?比如人们常说“百病生于气”,就是精神变物质的例子再如人们把头脑中的想法、计划、方案等变成现实,也是精神变物质的例子物质变精神也即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变物质也即精神决定物质既讲物质决定精神又讲精神决定物质,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如果物质决定精神正确,那么精神决定物质在一定时空区域内就一定也是正确的只讲物质决定精神,而不讲在一定时空区域内精神决定物质,是机械唯物主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唯物辩证法所蕴含的人生道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唯物辩证法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唯物辩证法既讲物质决定精神又讲精神决定物质)

唯物辩证法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凡是被称为哲学家的人都不能不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毛主席是哲学大家,当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明确说“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比如身体有病了能产生痛苦,就是物质变精神;再如到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心情很愉快,也是物质变精神;再如有了桌子然后产生桌子的概念,也是物质变精神,等等。精神变物质又如何理解呢?比如人们常说“百病生于气”,就是精神变物质的例子。再如人们把头脑中的想法、计划、方案等变成现实,也是精神变物质的例子。物质变精神也即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变物质也即精神决定物质。既讲物质决定精神又讲精神决定物质,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如果物质决定精神正确,那么精神决定物质在一定时空区域内就一定也是正确的。只讲物质决定精神,而不讲在一定时空区域内精神决定物质,是机械唯物主义。

毛主席虽然没有直接讲过精神决定物质,但是从他的其它一些论述并不难得出这个结论。毛主席在论述对立面相互转化时说:“有人觉得有些矛盾并不是这样。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他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这是机械唯物论的见解,不是辩证唯物论的见解。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做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重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矛盾论》)

毛主席的如上论述实质上是如下几个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正确,那么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在一定时空区域就一定也正确;

实践决定理论正确,那么理论决定实践在一定时空区域就一定也正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确,那么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在一定时空区域就一定也正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那么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在一定时空区域就一定也正确;

物质决定精神正确,那么精神决定物质在一定时空区域就一定也正确。

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一般教科书讲两句话: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什么是反作用?反作用是个物理学名词,物理学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所以,所谓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过是羞羞答答的精神决定物质。其实这没有必要,完全可以如毛主席那样直接说“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或者说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决定物质。

坚持毛主席关于物质与精神基本关系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哲学不敢面对光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量子叠加等科学事实,因为这些事实好像都不是那么“客观”,精神因素、主观因素在其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生命科学领域,精神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原理好像失效了,没有了指导作用。这是当今唯物辩证法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我们一定要明白,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像它的名字那样只讲物质不讲精神,也不是只讲物质决定精神不讲精神决定物质,而是既讲物质又讲精神,既讲物质决定精神又讲在一定时空区域(一定条件)精神决定物质。这样讲,我相信唯物辩证法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精神、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波,人们称为脑电波,归根结底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在宏观领域,或者说在日常生活领域,思维对某些物质的存在并不直接起决定性作用,比如你思维这张桌子也好,不思维这张桌子也好,都不影响它的存在。但是在量子世界,或者在比量子世界更加深层次的世界里,思维这种能量,包括因观察而产生的能量对事物的作用已经不再是无足轻重了,不得不把思维、观察的作用考虑在内,有时候它们会起决定性作用。

我相信,将来的哲学创新、科学革命一定是与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决定物质原理相联系的。

必须说明,精神变物质、思维变存在,精神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都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这些道理只在一定的时空区域内正确,超出一定时空区域就是错误的。真理都是一定范围内的真理。任意扩大精神、思维的决定性作用的范围,就会变成荒谬绝伦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