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享惬意漫长夏日(葱茏绿意悠闲一夏)(1)

夏日,市民选择来到户外,拥抱大自然。

悠享惬意漫长夏日(葱茏绿意悠闲一夏)(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惬意地在湖边野餐,时间仿佛都变慢了。

打开夏日生活方式

第一篇章

《在国家植物园拥抱自然》

【开篇语】

夏蝉初嘶,绿意便席卷了整个广州。草木繁盛,荷塘清浅,仲夏的热风灌满了衣衫,也吹动万里云海翻涌。夏季的白昼悠长、晴朗,烈日融化了时间的刻度,雨水蒸发成饱满的水汽,人和城市的生命力就像欲燃的夏花——这是一个旺盛的、火热的、蓬勃的季节。久居城市的人们,摒弃现代电器带来的丝缕凉气,走出高楼的荫蔽,感受自然的召唤,打开别样的夏日生活方式。

悠享惬意漫长夏日(葱茏绿意悠闲一夏)(3)

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群景区

华南国家植物园,是植物的庇护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夏季,植物园就像是隐于城市高楼之间的绿宝石,草木吸饱了充沛的雨水,迸溅出湿润又明艳的色彩。草甸丰茂,露营的帐篷支起来,就像雨后冒出的蘑菇;雨林繁盛,按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人与树影的游戏。游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人与自然的和谐韵律,在这里轻快流淌。这座植物园,值得我们永无终止地去建设。

1956年12月2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焕镛在华南植物园规划会议上宣布: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园——华南植物园诞生了。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66年,但我们仍能想见陈焕镛公布这个消息时心中的百感交集:这个位于广州龙眼洞乡一带,占地1200公顷的植物园,比1941年创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加拿大安大略皇家植物园(640公顷)几乎大一倍。它的目标,是建成研究、栽培、繁殖中国和世界热带亚热带植物和华南地区植物的最好的实验室。

陈焕镛这一代中国人在年轻时,要深入研究中国自己的植物,需要到欧美国家的研究机构中去找。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科研基地,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与那些陪伴了我们千万年的“老朋友”对话。

悠享惬意漫长夏日(葱茏绿意悠闲一夏)(4)

青年男女在植物园的落羽杉树下游玩、拍照,呼吸新鲜空气。

从一开始,华南植物园就被设计为一处极为美丽的景观。当时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这样写道:“12年内这些荒山荒地将完全绿化。园内将设立各类植物的展览区,从东北部的高山植物,到西南部人工湖中的水生沼泽植物,都将在园内种植展览……整个植物园将布置得具有艺术风格。游人在里面不会看到豆腐干式、三角板式的死板的图案,他们将遇到像武陵人在桃花源中遇到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景象。”

悠享惬意漫长夏日(葱茏绿意悠闲一夏)(5)

小朋友在植物园参加观鸟活动,用双眼捕捉大自然的精灵。

早晨,当露珠在莲叶上滚动,鸟儿发出清脆的叫声,园中响起孩子们的笑声和年轻人的细语。老人从大王椰子树下走过,鞋子在干净的地面上发出踢踢踏踏的声音。傍晚,萤火虫从草丛中飞出,在夜幕中画出缥缈的曲线,许多市民蹬着自行车,沐浴在湖畔的夕阳里,感受轻风从脸颊吹过。

如果你从高处望下来,可以看到在繁忙的高速路,高大的楼群之中,有着一片巨大的绿海。林涛汹涌,碧波荡漾。这是我们在城市之中,为植物建立的一处庇护所,也是为我们的心灵筑起的一处港湾。

悠享惬意漫长夏日(葱茏绿意悠闲一夏)(6)

清晨,阳光从树丛中透出斑驳的树影,市民在晨跑中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中国是全球唯一纵贯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和完整植被带的国家,有高等植物约3.5万种,约占全球总数的10%。它们是《诗经》中的甘棠、蒹葭,是大林寺的桃花,西湖边的柳,也是“二居”在十香园中种下的花。我们无法想象,少了它们,生活会变成怎样。

悠享惬意漫长夏日(葱茏绿意悠闲一夏)(7)

摄影师站在竹林边取景,为身着古装的女子拍摄个人写真。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从“植物园”到“国家植物园”,两字之差的背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大城名园,“将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将永远无终止地建设它。”

因为它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

策划/李鑫 实习生郑婷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莫伟浓

[ 编辑: 佘湘娥 ]

【来源:大洋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