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大特色小吃汇总

1、牛三星

牛三星汤里面一般有牛心、牛肚、牛腰,事先用酒、姜汁等调料腌制过。部分还有牛百叶,牛双胘,也就是牛肚边上最厚的部分。牛双胘要事先剥去黑色表皮,那层表皮很韧的,然后除去油脂,切的时候还要顺着它本身的纹路,这样做出来的牛三星才会爽口。牛三星汤也是吃的时候才把牛三星灼熟,然后加入汤底,放上咸酸和韭菜。这个过程越快越好,不会让内脏的香味流失。

  牛三星 - 广州牛三星老店介绍

  说起广州知名小吃,就不得不提西关的牛三星。在二三十年前,老一辈到菜市场档口前说一句“我要买‘三星’”,档主就会很醒目地切下牛心、牛肝、牛腰,而现在的年轻一辈则更喜欢去外面的正宗小店吃一碗牛三星。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牛三星从低调的蜗居厨房变为登堂入室,出现在市面上零星几间大排档中。20多年过去后,广州经营牛三星的食肆已由寥寥数家发展到三四十家,它甚至变身酒楼里的一道爽口小菜。

  广州市内几家主营牛三星的老店,其手艺与滋味仍保留着老传统,无论是老幼食客,都依然为其或清爽或嫩滑的口感钟情。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1)

2.姜撞奶

广州姜撞奶源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传统美食。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姜,素以药食俱佳见称,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与水杨酸相似的物质,经稀释作为血液稀释剂,对降血脂、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等,有特殊的疗效作用,经常食用能保健强身,养生益寿之效果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关于姜撞奶,曾有传说。从前,在广东番禺沙湾镇,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后知道姜汁可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无法喝下去,媳妇于是将水牛奶加糖煮热,倒入装姜汁的碗里,奇怪的是过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沙湾人把“凝结”叫“埋”于是“姜撞奶”在沙湾也叫“姜埋奶”。

  制作“姜撞奶”的原理

  姜撞奶主要是依靠姜汁和牛奶在一定温度范围(40度─100度)内发生化学作用,使牛奶凝固制作而成。传统的制作方法中撞的步骤是为了让牛奶的温度稍微降低,使成品口感更好。

  材料——在市场买新鲜水牛奶(1斤能做出2碗半)、鲜榨姜汁(没有机器,可现磨再隔汁的)、糖。

  做法——煮牛奶 糖,煮开后(一定要把水牛奶煮开)关火,放凉30秒后倒入已有姜汁的碗中,约10分钟左右就能凝固。接下来不用教了吧。

  提示——1、要用新鲜水牛奶,试过用盒装伊利纯牛奶,也是可以成功的。

  2、要用新鲜即榨的姜汁,试过用隔夜的姜汁,失败!

  3、如有温度计就是在牛奶煮好后于70—80度的时候倒入姜汁中。

  做法

  材料

  主料:牛奶

  辅料:老姜、黑芝麻、枸杞

  调料:盐、白糖、味精

  烹制方法

  1、老姜去皮洗净切碎,捣成姜泥,牛奶下锅煮沸后出锅倒入碗中,加入白糖拌匀,待温度降至70度,倒入姜泥中,加盖子静置10来分钟即可;

  2、面包切丁,沾上蛋液下锅中煎至焦黄,出锅撒少许盐拌匀,放入姜撞奶中,点缀枸杞和黑芝麻即可。

  特点:口感滑嫩,风味独特。

  制作要点

  1、牛奶以新鲜水牛奶最好,做出来比较地道,当然其他牛奶也可以。姜汁和牛奶都要完全拌匀。

  2、温度的掌控:除了下锅煮沸,牛奶还可放入微波炉中(高火一分半钟),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

  3、美味的关键:所谓姜撞奶,“撞”是一个关键点。姜撞奶的美味就在于牛奶与姜汁的热情碰撞,甜与辣在一瞬间的完美融合。在倒牛奶时,要将杯子提到一定高度,不要犹豫,在一瞬间把杯子以特定角度倾斜,让牛奶快速倾入姜汁中,至少要在4-5秒内倒完,才能产生如此完美的口感!

  2010年2月2日,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艇仔粥、布拉肠粉、姜撞奶、叉烧包、云吞面、萝卜牛杂等10种广州名小吃将申遗。广州市经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名小吃申遗,有利于保护传统小吃的制作工艺,也有助于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2)

3.脆皮烧鹅

冒着热气、油光红亮的脆皮烧鹅,最好是在出炉后半小时内入口品尝。

    长期以头牌巨星占据粤菜菜谱的广州烧鹅,虽走遍了街头巷尾,然而想品尝一只即烧即食、皮脆肉香的烧鹅,也非易事。酒楼和烧腊档贩售的烧鹅,有时热气腾腾地被捧上餐桌,由于经过微波炉的“二道加热”,“脆皮”两字也变得牵强了。

    被称为“松哥”的崔伟松,烧鹅烧了十七年。他通过了我的美食心得拷问后,才接受我的采访。我问:“哪个部位最脆?”他答:“鹅胸皮最脆,它的鹅皮与皮下鹅油各占一半,烧烤过程中,油脂不断地渗出鹅皮,所以特别脆口。”我再问:“哪个地方肉味香厚?”他答:“鹅的翅窝肉,挺香厚的!”我最后问:“一般人会忽视烧鹅的哪个部位?”他答:“烧鹅头!其实在瓦缸里烧烤,全鹅的香气会上升,被鹅头吸收,我最喜欢吃烧鹅头了。”

    全鹅的香气,得益于18款的香料、调味料、中药材一起腌制在清远乌鬃鹅的鹅胸内。直径三尺半的大瓦缸,还需用炭火以摄氏一百度的温度热缸一小时,才吊挂乌鬃光鹅,40分钟后,通体膨胀、皮色红亮的烧鹅就可以出炉了。细究之下,这只乌鬃鹅从毛鹅走向光鹅的历程一点也不平凡,首先,精选已被饲养了90至100日的清远乌鬃棚鹅,少于或超过养鹅日期的鹅被烧烤后会变得鹅肉绵软或鹅皮韧硬。然后,宰鹅、挖鹅、入料、架壳、吹胀、碌水、风干等七个前戏的步骤。碌水,也就是飞水,把被吹胀的光鹅的表皮膻杂之物在温水里辟走,同时收缩毛细,保持光鹅鼓胀的身形,烧烤时,鹅体表皮就可以均匀受热。风干,是光鹅入炉之前的最后一环,在持续、强劲的风力下,光鹅从里到外的多余水分被风干得七八成了。风干的时间,只好问天了,夏季湿闷高温时节,风干要用八个小时;冬季风高物燥,风干仅用三四个小时就行了。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3)

4.广州小凤饼

广州小凤饼以创制人“小凤”的名字命名,当地习惯称鸡为凤,故又名鸡仔饼。小凤饼是广式的著名糕点,原称鸡仔饼或凤饼,因有腐乳香味,又称南乳风饼。小凤饼是散粒型的,质地松脆,又有芝麻和葱香,具有咸甜两味。解放后,曾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赏。

  关于小凤饼,何时始创,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和记载。按小凤饼成名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因此有说其源于伍紫垣的婢女小凤。小凤是顺德人而姓氏不详。据说某日伍紫垣接待一位外地客人,碰巧点心师不在,而客人欲尝广东点心。伍无计可施,暗暗叫苦。小凤情急智生,把平时私下储藏以备充饥的干饼拿出来招待客人,不料客人吃后大加赞赏,以后还来信称道,念念不忘。其实只不过是小凤把宴客剩下的菜肴收起来,加些梅菜压成饼块,再请点心师傅代为烘干而已。想不到这种饼居然甘香酥脆、油润干洁,十分可口。意外的发现启发了伍紫垣,于是命师傅如法炮制,并把这种饼取名“小凤饼”。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小凤饼是梁氏祖传,因外形酷似小鸡,故尔取名“小凤”。后来,成珠楼确定以小鸡作为小凤饼的商标,正合把鸡雅称为“凤”的民间习俗。不管小凤饼的起源如何,总归是成珠楼的一大发明,由于标新立异,风味独特,质量上乘,难怪问世以来声誉鹊起,而成珠楼更因此名闻遐迩。20年代初,小凤饼曾获“展品赛会最优等奖章”。1931年参加“广州市国货展览会”,获一等奖章。据说当年广播电台曾经编了一段顺口溜宣传:“老乡老乡,几时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鸡仔饼,你去省城最紧要买鸡仔饼。”长期以来,省内外的过客都喜欢手提小凤饼回家,作为到过广州的标记和珍贵的“手信”。国外华侨乃至外国朋友都把小凤饼视为代表中国饼食的珍品,推崇备至。于是,小凤饼的销售点逐渐遍及省港澳。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4)

5.广州肠粉

 一种米制品,亦称卷粉。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广州“银记”肠粉最负盛名。该店坐落在文昌路,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拉粉、卷粉、猪肠粉 ( 因肠粉形似猪肠 ) ,因为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着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到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几乎都有供应。

  关于肠粉的起源,目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最早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又有人说“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当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东西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莹剔透的感觉实在美不可言!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越吃越爱吃!

  广州肠粉主要流派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导致做出的肠粉都不相同,布拉肠粉是以品尝馅料为主(肠粉浆大部分是使用粘米粉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而抽屉式肠粉(肠粉浆是使用纯米浆做成)主要品尝肠粉粉质和酱汁调料!现在肠粉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潮汕地区的肠粉与广州地区的肠粉制作方式相同,但是由于配料不同,因而口味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布拉肠粉是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又叫布拉蒸肠粉。广州经营布拉肠粉比较着名的店家有银记、大可以等。抽屉式肠粉主要是做早餐肠粉为主,其中粤西地区最出名的是“都城肠粉”,在肇庆,云浮一带久负盛名。在香港,肠粉亦是传统粥店中早餐常见的食品。通常早餐吃的肠粉是在表面加入虾米的斋肠;亦有炸两滑肠粉,是在肠粉内包上油条。以往经常由流动小贩在街角出售斋肠,近年已大部份转为铺位经营,一般会将肠粉切断,吃时再加入芝麻、甜酱及辣酱调味。注意,猪肠粉与肠粉并非同一类食物,但某些食客会将之混淆。猪肠粉虽然同是米浆制作,但是却与肠粉不同,味淡的猪肠粉并无馅料,是由米浆卷成卷状然后切粒,每粒的横切面有如树木的年轮般成不规则的圈状,配以不同风味的酱油而成。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5)

6. 南岗鱼蛋

南岗鱼蛋与南岗鱼包齐名,其取料于鲮鱼肉,剁烂调味后绞成胶状,放入冻水浸泡,挤压时技法讲究,蛋内要存有小量空气。烹调时,水沸时把鱼蛋从冻水捞起,放入锅中,此时水温下降,鱼蛋下沉,待水再开时加入少量冷水,第三次烧开时,鱼蛋浮面表示已熟,可品尝。因鱼蛋内空气遇热膨胀,中空者为正宗上品,爽滑弹牙。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6)

南岗鱼包在制作上极为讲究,先将鲮鱼削去鱼鳞,起鱼脊后,用布抹干、刮肉、用鱼衣去皮作配料,再加上冬菇、瘦肉、腊肠等制成鱼包馅;再将刮出来的鱼肉捣烂,并将其反复挞成胶状,压成薄块制成鱼包皮;然后用鱼包皮将制好的鱼包馅包好并放在锅中用汤煮熟。南岗鱼包历来受四方食客的称赞。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7)


新塘鱼包的制作方法是选秋后的鲮鱼,开肚除骨,用刀轻轻把鱼肉中最幼滑的部分一层层刮下来,经过反复搓打至韧透明,富于弹性,再均匀地用力压成纸一样的薄片,就成了鱼包皮。馅料则用瘦猪肉、腊肠、腊鸭肾、冬菇、鸡蛋等拌和打碎而成。制成鱼包后用甲鱼上汤或其他料汤煮熟即吃。入口香甜爽滑,风味独特,餐后余味无穷。新塘鱼包远近闻名,每逢秋冬季节,到新塘品尝鱼包的人挤满酒楼食肆。

7.南信双皮奶

南信双皮奶是闻名暇尔的,关于双皮奶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有一人将头天卖剩的奶搁置一旁,摊冻后发现面上结了一层奶皮,他觉得有趣,第二天又在上面倒上一层奶,就这样“双皮奶”出世了。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双皮奶数顺德大良的最为出名,南信双皮奶的创始人就是顺德人,1943年在广州创店并一举成名。说起“欧成记”,自然而然想起上汤鲜虾云吞面。云吞汤是虾子、大地鱼、猪骨熬成的老火靓汤,鲜而清香,用鲜猪肉、鲜虾肉、鲜蛋拌制的云吞馅被包在薄如蝉翼的云吞皮里,煮熟后呈肉色,美其名曰“玻璃云吞”。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8)

8.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是广东菜色的一种,以芽菜、河粉、牛肉等炒成。河粉,又称沙河粉,源自广州沙河镇,在新加坡称为粿条。

  干炒牛河是广东菜色的一种,以芽菜、河粉、牛肉等炒成。在广州、香港以至海外的粤菜酒家、香港的茶餐厅,干炒牛河几乎成为必备的菜色。 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的主要材料河粉,又称沙河粉,源自广州沙河镇。通常煮法是放汤,或炒制。炒制则分为加入茨汁的湿炒,和不加茨汁的干炒。干炒牛河的制法是先把嫩牛肉炒至半熟。然后下油,炒香芽菜及洋葱,下河粉快炒,加入酱油及熟油,最后放入牛肉炒匀。干炒牛河讲究“镬气”,必须猛火快炒。要炒匀之余,手势不能太快,不然粉会碎掉。油的分量亦必须准确控制,不然会出油不好吃。因此干炒牛河被认为是考验广东厨师炒菜技术的一大测试,手艺好坏一试便知。河粉,是将大米洗净后磨成粉,再加水调制成糊状,上笼蒸制成片状,冷却后切成条状的米粉。在超市中买到的河粉,基本都是干的,在北京只有少数的批发市场可以买到新鲜的河粉。河粉通常煮法是放汤,或炒制。炒制则分为加入茨汁的湿炒,和不加茨汁的干炒。干炒牛河,在在广州、香港以至海外手很多粤菜餐厅和香港茶餐厅都是一道必备的主食。也是广东很多大排档中的常驻军。

  菜品起源

  1938年日本侵华时期,广州厨师许彬创制了干炒牛河(因放有牛肉片,简称牛河)。后来许家熟食档成为广州首家售卖干炒牛河的食肆。抗日战争后,洞天酒家率先将干炒牛河引入筵席单尾。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9)

9.顺记椰子雪糕

荔湾区宝华路79号顺记冰室制作的椰子雪糕是驰名远近的西关历史名牌小食。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选用肥厚结实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鲜椰丝后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鲜的水牛奶和鸡蛋、白糖,独特的制作使雪糕格外软滑可口,椰味浓郁,别具风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国元首、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慕名品尝并津津乐道。自1956年以来均获历届评比的“广州市名牌美食”称号。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10)

10.萝卜牛杂

  和味牛杂萝卜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光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带曾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聚居地。出于宗信仰,伊斯兰教教徒都不吃猪肉,故一个回民厨师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开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炆好几个小时,等牛杂炆透了,而萝卜又吸慢了加入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用小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曰为和味牛杂萝卜,入口回味无穷。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来光顾。于是,善食的广州人都纷纷仿效,和味牛杂萝卜一味流传至今了。

广州四大顶级小吃(广州十大特色小吃)(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