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网友常常讨论这个问题到底哪个时代的处境最悲惨?最常出现的答案是台湾社会俗称的七年级与八年级,意思是1980年代出生的族群,这个族群又被称为千禧世代。巧合的是世界上许多已发展地区都出现类似讨论,甚至有研究报告把这个时代称为不幸运的一代,到底千禧世代遭遇什么困境呢?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1)

这份研究是瑞士信贷在2017年的全球财富报告中把千禧世代成为不幸运的一代,至于不幸之处在哪里呢?报告说他们遭逢国际金融危机,房价飙涨与收入不平等这些问题,因此很难累积财富,假如千禧世代不幸运,那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时代刚好相反,它们恰好恭逢房市与股市起涨的年代。比起千禧世代更容易累积财富,其中富裕的婴儿潮长辈会把财富留给晚辈,这就是当前财富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2)

用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我身边同龄人当中有些人的爸妈可以帮忙出房屋头期款,但那些父母无法出钱赞助的人就只能储存5到10年的薪资才有办法买房,台湾千禧世代面临的处境,跟这份报告的描述很类似,不少人出社会时遇到金融海啸,因此求职不顺。此外,薪资冻涨加上房屋飙涨以及少子化带来的抚养压力,让千禧世代生存难度倍增。不少人在出社会之后很快就体悟到自己离梦想中的生活愈来愈元。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3)

日韩年轻世代也面临类似状况,日本方面称之为贫穷话,意思是他们工时高但时薪低而且买不起房,今年一份调查报告发现,日本虽然被称为存钱大国,但该国30岁到49岁男女中有将近三成的民众没有存款,另外存款低于100万日元(约7600美金,22.7万元新台币)的竟然有六成,这些人之所以没能存钱,有的跟花钱习惯有关,但有一大部分人是因为根本没有闲钱能存。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亚洲,连西方国家的千禧时代都被认为是不幸的一代。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4)

其中,美国这个问题特别明显,美国学界与媒体圈在近5到10年内不约而同的关注其千禧世代的困境,甚至认为他们是美国史上最穷的一代,像是美国主流媒体CMV在2020年就曾经做过一篇报道,标题是美国史上首次出现许多千禧世代比他们的父母过得更糟,在探讨这个设置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5)

29岁的斯考特他住在美国犹他州,他就像其他同年人一样拥有大学学位毕业。有认真找工作,现在在犹他州一家经营健康与美容事业的公司担任行销经理,每年收入到六万美元,比美国平均年薪还要高出一万美元,斯考特的父亲叫克雷格今年已经64岁,当年他没完成大学学位年纪轻轻接近社会历练,他从事机械工程工作在29岁时收入大约两万美元,换算成现在币值是五万美元。虽然心碎看起来不多,但可以让克雷格结婚买房,而故事的主角斯考特他现在仍然跟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他计算过当地房价超过他年薪的5倍,而他的老爸当年买房时房价只有两倍年薪,因此斯考特即使学历比较高薪水也比较多,但对他来说照顾家人以及购买一些普通的房子,似乎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6)

斯考特的故事,凸显出千禧世代在困境中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就是这个时代的收入账面数字不见得比爸妈低,但薪资却不足以维系生活。有财经专家比较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时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出生的X世代以及千禧世代的收入,结果发现千禧世代的收入并没比较低,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幸运呢?问题出在生活成本飙涨,美国在过去21年内大学学费,医疗保健和儿童脱托育等服务费用的涨幅远远超过薪资调整的幅度,如果从2006年至今的数据来看,美国工资账面增长19%,但算进通胀后实质薪资是在下滑。另外房价上升也是一大问题,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1980年一间主流规格的房产价格经通膨碰调整后为19.7万美元,但现在同样的规格房产已经超过32.5万美元。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7)

如果是在大城市里,房价会更高,这背后的意思就是当代劳工的购买力比以前还要低很多,就连收入高达六位数的千禧一代都觉得生活很辛苦,我们过往曾经介绍过高收入但并不富裕的亨利族,他们之所以高薪但称不上富裕,就是因为他们光鲜亮丽的生活是靠薪水支撑,假如一被裁员就可能跌入贫困族群。当这些高收入人士都不算是富裕,何况那些薪资待低于平均数的广大千禧人口呢?还有另一个曾被讨论的议题就是千禧时代的教育水准明明较高,为何文凭没有转化成为未来的财富,反而变成双重困境呢?我们一样来看看真实的案例。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8)

26岁的贾西雅住在美国德州,他是家里第一个拥有大学文凭的人,贾西雅大学时念的是教育学系,梦想是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但在他毕业时当地因为少子化。教师职缺锐减,贾西雅为了维系生活,于是扩大求职类别的范围,但她过往的时间都花在求学上面,因此没有其他工作经验,应征工作的过程屡屡受挫。最后他在一家诊所工作时薪只有11美元。而且贾西雅的父母学历没有她高,但跟前一个故事一样,他们在30岁时就已经买房升值,至于贾西雅面临的问题除了底薪之外,还有27000美元的学生贷款,被问及她是否可能过得比父母更好,贾西雅说她只希望求的一份稳定的工作,贾西雅明明有较高的学历,为何文凭无法替他换得更好的生活。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9)

经济社会学家尼利在他的著作《大逆转》中分析千禧时代背负的教育债务是美国史上所有时代中最重的,虽然所有的放款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多跟年轻人说投资育可以提高未来的收入,但教育成本上升的太快,相较之下前人背负的学生贷款中位数只有3000美元,但千禧世代欠下的学贷普遍超过一万美元,年轻人一出社会就为了还债而苦恼,除了债务问题外,千禧一代还命名文凭通胀的状况,这都是一般工作要求的最低学历不断上调。有研究显示,美国拥有学士学位的劳工中有将近一半的人从事其实不需要大学学位的工作。换句话说大学文凭已经是底薪工作的先决条件。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10)

那如果换个角度想,既然文凭越来越不值钱,加上学贷不便宜。那是否代表干脆不要念大学呢?答案是错的。在美国只有高中文凭的失业率是大学生的3倍,也就是说,文凭通胀造成千禧世代的两难困境,你不得不花大钱念书,但却有高几率只换到底薪。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11)

总结来说,美国千禧世代的困境可以归乃成三点,首先是世代因素,千禧世代不像婴儿潮时代那样正好遇到工作职缺大增,股市和房市起源的大时代。第二次生活成本,千禧时代,虽然薪资不一定输给上一代,但却因为房价物价上涨而受到压力,最后是教育内卷,本来教育是脱贫的机会,但文凭因为通膨换不到高新,社会的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均,富者恒富,穷者恒穷。从美国的案例可以替我们回答最初的问题,千禧世代是不幸运的一代吗?答案恐怕是肯定的,以上三个酿成世代困难的的原因,在其他国家也或多或少相似。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未来的时代说不定会更加辛苦,不少老一辈人会认为千禧世代明明享有比较好的物质生活,为何却不懂得努力打拼。

现在是第三个千禧年吗(千禧时代8.90后)(12)

但从其它国家的案例可以看到,每一个时代事实上都给了下世代不同的生存课题,但我们也能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千禧时代其实也有这个时代的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咨询。现在你想学投资理财或寻找职崖,建议敲敲键盘就能得到无数相关知识,不少千禧时代便是利用资讯优势突破困境。好了,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下面留言来聊聊你们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