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诡辩哲学什么意思(诡辩释义71明知故问)(1)

著作权说明:

本著作权归属著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作者授权允许,不得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其来源。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联)

诡辩哲学什么意思(诡辩释义71明知故问)(2)

71、明知故问

明知故问,其词语最简单的释义就是,对于某件事情自己明明知道了,却还故意去问别人。如看见人家刚从饭店或餐厅走出来,还去问人家吃饭了吗?明明看见人家在跑步,还故意去问人家,出来跑步呢?这不是明摆着的“明知故问”吗?

从逻辑学上看,“明知故问”是一种无话找话的逻辑方式、手法,引伸出无事找事的一种逻辑心态。从善意的角度理解,是对别人做事情的一种“提醒”,是说给做事情的人听的,意为你正在做这件事情,做好或做不好都是一种出于善意的提醒;从恶意中伤或想看别人笑话的心理出发,明知故问这种语词却使人尴尬,如明知别人犯了某种错误,还故意去问人家这种事情,明摆着是恶意中伤或想看别人笑话。

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种“明知故问”的话题,如有些人明明知道这道题、这个事情是怎么做的,明明知道答案或知道怎么去做好这件事情,就是故意去问老师,或问别人,有时候可能是想证实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同时也想试探别人知不知道答案或做法,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些人可能是一种诡辩逻辑心理或心态,一是以“明知故问”形式来证明自己比其他人“聪明”,这种“聪明”实则是一种无需明确答案的“多此一举”;二是在别人无法回答出答案的情况下,等着看别人的笑话,这种看别人笑话或是一种恶意的嘲笑,本身就存在着“歧视”和“嘲弄”别人的诡辩思维行为心态。

在平常的生活中,如不出于什么目的,没有什么利益相争,“明知故问”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有时候是一种习惯,比喻在饭点过后,遇见“熟人”都会问一句“吃饭了吗?”,有显“关心”的意思;看见朋友在街上走,还是会不由自己地问一声“上街啊?”,有显朋友之间的“融洽”;有些时候也会是出于一种好玩或娱乐的心态,如比较知己的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若朋友的老婆也在,有些人就会故意逗朋友:你觉得你老婆漂亮吗?你爱你的老婆吗?这不就是“明知故问”吗?其实,其目的是想朋友自己亲口说出来。

诡辩哲学什么意思(诡辩释义71明知故问)(3)

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若出于某种目的或利益,诡辩论者便会利用“明知故问”逻辑方法行诡辩说词或行为。有时候很明显就是一种“显摆”,如有少妇穿一身漂亮的花式旗袍,故意问其他女人:你觉得我穿这身旗袍漂亮吗?有家里小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并已经公布了,但家长还是在其他家长前面大张旗鼓地宣扬:你们知道吗?我家小孩又考第一了。有时候,“明知故问”会变成一种“装傻”、“恶作剧”,或对明知的某种事情“幸灾乐祸”,如有人刚犯了错误,有些人故意来问:怎么你会又犯这种错误了?明知道相熟的人家有老人过世了,还在故意问到:你家老人还好吗?这不是明摆着是“明知故问”,而且明显是“恶作剧”,或是地地道道的“往伤口上撒盐”。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目的和利益,“明知故问”本身就是一种多余的、故意的诡辩逻辑谬误或行为。在正常人眼里,这种人首先是在装或在刷“存在感”,无话找话,无事找事,甚至于“惹是生非”、“搬弄是非”;其次是明显的矫情自私,心里黑暗,表面虚伪,有时明知别人有“伤口”还不停地戳别人的痛处;其三是出于某种目的试探别人内心的想法或“诚实度”,如组织上提拔某年轻人到领导岗位,领导会代表组织找其谈话,会“明知故问”年轻人对这个岗位的想法或态度,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了解年轻人的真实想法和“诚实度”,有些领导还“话中带话”或“话中套话”,从中试探对领导自己的想法及“忠诚度”。

就“明知故问”逻辑方法而言,实际上是一种能引起别人讨厌的行为方法,诡辩论者可能还认为是一种“高情商”,以为这种“明知故问”会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结果,如问了别人问题,无论怎么样回答,就都能够窥视别人的心理活动及对外表露的真实想法。可是反过来,真正“高情商”的人也会从这种“明知故问”逻辑方法中发现对方缺乏一种实质性的、对别人尊重的意识行为,这种人明显表示就是一个“低能儿”,其方法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诡辩哲学什么意思(诡辩释义71明知故问)(4)

生活的真谛就是表里如一,越简单越好,就越是幸福。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