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双打十大必背十条诀窍(羽毛球专家把脉)(1)

羽毛球双打十大必背十条诀窍(羽毛球专家把脉)(2)

打双打时,对方发到外角的球怎样处理最好? 接发内角、中间都不怕,就是接发外角球总是处理不好,请指点指点。

(羽风仔)

从难易程度这方面看,接发内角球和接发外角球没有区别。业余球友通常把发到1号位的球叫做内角球,发到2号位的叫外角球。现在,我们有必要把羽毛球专业术语规范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同一平台交流啦!

对方如果发球到后场的中线附近,那是3号位;2号位的正后方、后发球线附近,那是4号位。最后,1号位和2号位的中间是5号位。一般来说,接发球就是这5个位置。一般的发球,1号位和5号位比较多,因为距离最短,如果质量好,比较容易争取主动。对方发球到5号位,目的无外乎就是针对你的弱点,在发2号位、1号位和5号位球时没有取得理想的好处而采取的应变之道。

无论是1号位、5号位或者是你最不喜欢的2号位,接发球技术的主要区别就是正反手握拍。如果你是右手持拍,接右半区的1号位发球一般需要用反手技术,而接左半区的1号位,你需要用的是正手技术,对吧?如果这两个接发球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接两个半区的2号位发球却不行呢?右半区的2号位用的是正手技术,左半区的2号位用的是反手,你不是都会吗?所以,你的问题不是接发球技术本身。我能想到的,你的问题可能有两个,或者是这两者的其中之一。

第一,你的正反手握拍的转换不够熟练,导致你在接2号位发球的时候因为来不及转换握拍,造成技术上的准备不够充分。

第二,步法不到位。2号位因为靠近边线,在接发的时候多一步步法的移动是正常的,你的移动是不是来不及?或者不到位?如果是这样,就会影响击球点,从而降低了接发球的质量。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有关握拍转换那是无解的,唯有多练习。对于业余球友来说,握拍转换的熟练性是必须经历的一道坎,不仅仅是接发球,中场的抽档技术同样需要。至于步法的问题,在接发站位上可以稍微注意一下,站在5号位的位置接发球,可以兼顾1号位和2号位。还有,多练习向外侧蹬跨一步的接发球步法。只有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足够,才能根本解决你的问题。

羽毛球双打十大必背十条诀窍(羽毛球专家把脉)(3)

关于握拍到底是应该随机应变还是从头到尾都要大刀式?本人业余学生,感觉标准握拍杀球高远无法准确控制击球方向。

(Mr-Sunshine_)

你的问题很普遍,也很特别。所谓的大刀式握拍,就是我们在刚刚接触羽毛球时学习的基本技术。这种握拍不是某个人喜欢或约定俗成的握拍方式,是经过多少人的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和许多年的演变,才形成今天你所看见并学习的基本握拍技术。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正确的握拍技术能使你最大效能地发挥自身的力量,特别是发挥鞭打动作中最重要的身体部位——手腕的作用。

大刀式握拍,在击球时,拍面与手心基本在同一平面上。大家知道,手腕关节做前后运动时可以做较大弧度的曲伸,而做左右运动时角度要小很多,这就是大刀式握拍的关键所在。在最后击球时,闪动手腕的动作弧度越大,速度越快,在击到球的瞬间也就有了更大的动能。因此,你要相信,大刀式握拍是正确的。

你在扣杀时无法控制击球的方向,不是因为握拍,而是别的因素造成的。换个角度想想,所有的专业运动员、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都在用这种握拍方式在打球,这应该不会错,对吧?当然,握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打吊球技术、反手击球技术、网前技术时握拍都会根据技术的不同会有一点变化。关于握拍的不同变化,随着你学习羽毛球技术的不断深入,就会有不同的体会。但大刀式握拍的确是初学时的正确选择,必须坚持下去。

羽毛球双打十大必背十条诀窍(羽毛球专家把脉)(4)

看国手们有时平抽快打时,会用反拍来打正手位的球,是怎么做到的?这时握拍该怎么做?

(我爱来尔)

由于身体结构的关系,在中场的抽挡技术中,反手抽挡所能照顾到的面要远远大于正手抽挡。理论上,由于反手抽挡完成过程中所展开的力臂要长于正手抽挡,所以反手抽挡的出球速度和力度也要好于正手抽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专业运动员在抽挡时大多数用的都是反手。当然,如果对方把球打到我们的身体右外侧,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转换成正手握拍,变回正手抽挡。

你看到的运动员用反手来打正手区域的球是有的,有时还挺常见的。原因有三:一是他们是专业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已经到了生巧的地步,反手打正手球虽然有点难,但他们也可以轻易做到;二是对面的对手也是专业运动员,对方的抽挡速度快于我方或有时打出了高质量的球,有时也是来不及转换正手握拍的,是在迫于形势下的不得已的选择;三是有的运动员喜欢用反手打正手,虽然有力量不够大、出球速度不够快的弊病,但快、简单且不用转换握拍,能抢得高点击球。以上就是你看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