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的秘密》是某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少儿故事,作者是德国“心灵”作家托利,原文由中国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翻译出版。最近,在一次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课上,我用这篇文章作材料。刚开始,学生不敢有质疑的声音。我启发大家要善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敢于批判性思维,还是不行。后来,我问了两个问题,“你是否愿意把这个故事拿来教育你的弟弟妹妹?”“你将来是否愿意把这个故事拿来教育你的孩子?”结果,全部摇头,都表示“不愿意”。

米尔顿人物评价(米尔顿的秘密也是)(1)

前年,我在某小学给该校一位请假的老师代了两个月课,小学六年级语文。班上学生手上都有一册学校发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书,我也找了一本。这是官方组织编写、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地方语文辅助教材。当时只顾赶课程,翻了一下就放在那里了。

最近,偶然又看到了那本小册子,就拿出来信手翻翻。

看到一篇名为《米尔顿的秘密》的文章,感到味道有点不对,感觉有问题。为慎重起见,我又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发现还真有问题——思想问题,严格的说,思想有毒!

米尔顿人物评价(米尔顿的秘密也是)(2)

《米尔顿的秘密》讲的是一个校园故事。主人公叫米尔顿,一个小男孩,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聪明且讨人喜欢。故事中说,“他热爱生活,爱他的爸爸妈妈,爱他们住的漂亮的房子,也爱他的猫‘史纳格’。他喜欢上学,喜欢他的佛格森老师”。

有一天在学校,米尔顿被无端“霸凌”。当时,他正跟朋友提米玩接球,一个长相凶恶、个子高大、名字叫卡特的男孩,因为对他名字不满,先是骂骂咧咧,然后把他推倒在地,他的两个膝盖都擦伤了。佛格森老师跑过来,扶起米尔顿,但没有询问事情原委,也没有批评卡特,只是让卡特回教室去。卡特边走边回头,还威胁米尔顿:“下次肯定要你好看。”

晚上回到家,米尔顿闷闷不乐。爸爸妈妈和爷爷都发现了米尔顿情绪不对,但米尔顿没有把事情告诉他们。当晚,米尔顿睡不着觉,翻来覆去,越想越害怕,害怕下次再碰到卡特。

这时,突然从远方传来猫的惨叫声,听来让人毛骨悚然。

第二天早上,米尔顿打开厨房门后发现,昨晚听到猫的惨叫是他家的猫史纳格被什么咬伤了。史纳格全身是伤,右前脚爪子在流血,左耳被咬掉一块,身上的毛也掉了好几处。米尔顿马上想到,这是街对面人家的恶犬布鲁特斯咬的。米尔顿把史纳格抱到厨房的水槽中清理伤口,并包扎它的耳朵和爪子,然后把它抱到客厅的沙发上,抚摸它,安慰它。

史纳格躺在米尔顿的胸膛上,愉悦地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爷爷乘机用猫的故事开导米尔顿:史纳格可以轻易放下昨天发生的事,也不会为明天的事烦恼,它是活在当下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使被布鲁特斯攻击,但它现在依然很快乐,而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活在当下,因为他们把大半的时间花在回想昨天,或臆测明天,因此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不快乐。

米尔顿呆了半晌,接受不了爷爷说的“活在当下”,因为他两个膝盖都擦伤了,却没有人向他道歉,也没有人给他一个说法。

这一天,米尔顿在学校一直忐忑不安。他时时注意卡特在不在,小心提防卡特,担心卡特再来攻击他,一整天都是在害怕和忐忑中度过的。

晚上,爷爷看到米尔顿还是忧心的样子,再次询问米尔顿。米尔顿终于把事情告诉了爷爷。爷爷继续用“活在当下”开导米尔顿:那是昨天发生的,现在它并没有在发生,即使他明天再打你,那也是发生在将来,你现在是在为未来担忧,也时时想着过去发生的事,而“未来”和“过去”都只存在你的脑子里,而不在此时此地,“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接着,作者凭空编造了一个梦境,让米尔顿终于“醒悟”不再纠结了,从而“活在当下”。

晚上,米尔顿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沿着一条黑漆漆的街道没命地奔跑,他在逃离一个如影随形、愈来愈靠近他的人——那是卡特。突然间,街道尽头出现了一只长相凶狠、对着他的恶犬,那是布鲁特斯。米尔顿双腿抖个不停,几乎无法自持。他看到一扇小门,是他常去的冰淇淋店的入口,他进去了。卖冰淇淋的小姐给了他一个碟子,碟子上面有一颗发着白光的球,那光是活的。转眼,那光不见了。在冰激凌小姐的引导下,米尔顿发现了那个光藏在他家的猫史纳格的肚子里。冰激凌小姐告诉米尔顿,这道光无所不在,可以存在任何地方,可以为万物带来生机,史纳格能舒服的睡着,就是因为它的体内有这道光。接着,诱导米尔顿要看到自己身体里也有这道光,即使没有看到自己身体里有这道光,但可以去感受,感受到它的存在。在这种意念的诱导下,米尔顿似乎感受到自己身体里有光了,感到身体里“有种热热麻麻的感觉”,有了爷爷说的“当下”的感觉。冰激凌小姐进一步诱导米尔顿,你现在比爷爷让你看到的‘当下’更高一级了。爷爷让你看到的是“当下”的外貌,而现在你看到的是‘当下’的内涵。于是,梦中的米尔顿兴奋了,并为之欢呼。

第二天,米尔顿不再害怕了。早上还感受到手里麻麻的,感受到自己整个身体里面的光。

下午上课时,米尔顿在洗手间里洗手,看到一个男孩的高大身影正向他逼近。他发现那个男孩就是卡特,第一反应是“糟了!”马上又想,不会再怕他了,并感受到自己身体里的光。

下午回家,米尔顿兴奋地对爷爷说,不再害怕卡特了,也不怕任何人了,已经知道处于当下的秘密,就像史纳格一样,而且已经找到“当下的内涵”。

米尔顿人物评价(米尔顿的秘密也是)(3)

读完整个故事,不禁满身鸡皮疙瘩。

事情起因于一次“校园霸凌”。从程度上看,这是一次恶作剧;从性质上看,是一次“校园霸凌”。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教育少年儿童在生活中怎样应对、处理类似“霸凌”这样事件。少年儿童遇到此类事件,是要有人来帮助妥善处理的,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

作者在故事中是怎样教育儿童的呢?在场的老师没有妥善处理,在场的朋友也没有帮忙,这是学校教育的缺位。然后,作者用心良苦,不厌其烦的安排了三次教育:第一次,米尔顿回到家,爷爷反复教育,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想了,要“活在当下”;第二次,爷爷用“猫的故事”再次启发米尔顿,受到伤害后要像猫那样,忘掉昨天,也不要想明天,安心“睡觉”;第三次,作者凭空编造一个皇帝新装式的梦境,要按照冰激凌小姐引导的那样,从意念上找到身体里的“那道光”,从而获得解脱,不再恐惧。

现实中,如果孩子孩子们遇到这种“霸凌事件”,能做到爷爷说的像“猫”那样无条件忘掉“屈辱”,从而“活在当下”吗?能在身体里找到梦中“冰激凌小姐”说的那道“光”吗?

答案很简单,不可能。米尔顿第二天见到卡特,第一个心理反应仍然是“糟了”。

读完故事,不难感受到这不纯粹是一个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故事吗?这不纯粹要少年儿童做一个做事不讲原则、愚昧无知的“苟活”的人吗?

从现象上看,这是西方儿童版的“皇帝的新装”;从意识形态上说,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从行为性质上说,是典型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从民族心理上说,这是鲁迅笔下典型的“阿Q精神”!

事实证明,孩子们是不接受这样的教育的,中国的少年儿童有自己的判断力。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连少年儿童都明白的问题,难道我们的教材编写者都发现不了,还要硬生生拿来作为教材教育少年儿童吗?

匪夷所思!而且细思极恐!

活在当下,是一种有境界、有高度的人生哲学。“活在当下”是有前提、有条件的,要看具体情况的,不能两眼一抹黑,不分青红皂白,盲目的“活在当下”。

如果欺凌我们的人认识到自己错了,诚恳道歉,我们可以原谅,从而“活在当下”;如果我们自己做错了事,心理纠结,难以自拔,痛不欲生,影响到当下的生活,这时要解脱出来,“活在当下”,是可以的。

这个故事没有以上情况。这个故事是要少年儿童在被“霸凌”的情况下,完全阿Q式的忘掉过去的“耻辱”,不讲原则的“活在当下”。

作为国民教育,这是在教我们的国民忘记曾经的屈辱历史,灵魂躺平!

这是典型的愚民!

这是典型的文化侵略!

一个人,没有了荣辱观念,没有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他还能做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曾经的历史耻辱选择集体失忆,对明天可能到来的危机视而不见,这个民族还能生存、发展与强大吗?甘心做一条躺平的羔羊,这不是典型的奴隶思想吗?国民都成了躺平的羔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何谈起?

米尔顿人物评价(米尔顿的秘密也是)(4)

文化侵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上个世界末,冷战结束后,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一书为标志,西方文化阵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围剿、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颠覆正式开始。美国“第五纵队”用各种基金会的名义收买文化精英,抹黑中国文化,贩卖西方普世价值,大肆宣扬明星效应,宣扬娱乐至死,让中国青少年一代崇洋媚外,追求娱乐享受,从而精神虚无,不再相信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成为空心人。《1999:不战而胜》写道:“当有一天,遥远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就是我们美国人不战而胜的时候!”

近年来,我们的文化圈“好戏”连连。明星偷漏税,国民娱乐至死,追求网红;小学教材插图人物形象极其丑陋,极力丑化少年儿童;教材(教辅材料)中将背老太过马路的“雷锋”换成侵华日本军人;南京寺院公然供奉日本战犯;文学领域充满屎尿屁臭骚味……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不一而足。

甚至有高级知识分子被西方文化洗脑,或者被收买,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大放厥词。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摆脱仇恨教育和历史悲情已成无法绕过的重大命题》一文中说,“在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参与规则制定的今天,该如何看待被侵略的历史,已经成为无法绕过的重大命题。长期以来我们进行的是仇恨教育,因为‘阶级仇、民族恨’能够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地激发精神力量,且高度契合民族文化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在于秉持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是否有利于民族前行。”“一个国家和民族陷入历史悲情不能自拔,造就的必定是低境界、窄胸怀、小格局,甚至直接扭曲思维和价值判断”,“要跳出历史悲情,很重要的是对世界历史演进过程和规律有清晰的认识,人类由‘铁血道路’走向文明是一个艰难过程,在尚未实现自我超越前,发生剧烈冲突在所难免。就如同野蛮民族走向文明过程中的杀戮,必须经历一个觉悟过程。且不说公元后的2000年,即使选取更近的1000年,也很难找出一个没有杀戮和被杀戮的民族。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曾经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或者说,今天加害别人,明天被人加害。期间差异在于哪个杀戮更多地出现在记忆中。”“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牢记历史是为了避免重演历史,不能囿于其中不能自拔,更不能异化为永不化解的民族仇恨。”

还用欧洲曾经遭受侵略的历史开导说,“在这些苦难沉重的国家和民族,已经很少有人囿于历史仇恨不能自拔,他们更多是看当下,看将来,即在现实利益中生出爱恨情仇。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已经赦免了曾经的侵略者。或者说,加害国与受害国中的人们谈及历史,只是将曾经的悲剧看作“历史事件”,而不是永不化解的悲情,并为其左右。”

这国防大学教授显然是要我们放弃对曾经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的仇恨,因为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没有发动过战争,你侵略过我,我也侵略过我,大家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不要再想着复仇杀戮了,不要走铁血道路了。

一个文化学者的思想境界都已如此,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已经被糟蹋到什么程度了。

国家对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不会袖手旁观。

2019年1月25日,《北京日报》专文批判《甄嬛传》《芈月传》等宫斗剧,从五大方面批评了宫斗剧给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第一,热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并使之成为流行时尚;第二,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第三,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楷模;第四,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第五、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北京日报》批判宫斗剧,不止是为影视剧正本清源,亦是在文化娱乐阵地打响“反第五纵队”的第一枪!

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光满曾在《我们能否打赢这场文化战争?》一文中说:“为什么这些年我们国家盛行阴柔的娘炮文化?为什么这些年我们国家越来越深地沉溺于娱乐至死的状态?我们的银屏上充斥着什么文化产品?我们的孩子沉迷于什么娱乐游戏?我们孩子追星追到了什么程度?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英雄、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领袖被歪曲、丑化到了什么程度?”“今天,我们要复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文明,复兴中国文化,最缺的是什么?最缺的仍然是对我长江黄河文明的坚守、自信和创新,所缺的仍然是对生生不息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坚守、自信和创新。”

青少年是民族、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一百年前,思想启蒙人物梁启超就呼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回想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其实是要拯救我们的民族,拯救我们的人民与国家!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说到底是文化自信,文化独立,文化强大!

米尔顿人物评价(米尔顿的秘密也是)(5)

我上网搜索一下《米尔顿的秘密》这篇文章的相关信息。作者是德国“心灵”作家托利,原文由中国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年翻译出版。

2016年6月3日,《科学时报》曾以《<米尔顿的秘密>:送给孩子们的心灵书》为题,对此书进行过宣传:“六一期间,德国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第一本图文书《米尔顿的秘密》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该书告诉孩子如何汲取当下的力量,终结恐惧,也提醒大人,时时活在当下。该书译者张德芬也是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

豆瓣读书网站也推介说,“这是托利第一次将他思想的菁华,带进一个适合大小朋友看的故事之中。它完美地传达了没有‘假如’,只有‘当下’,激励并帮助在生活当中遭遇难题、被恐惧所困的人”。

百度百科对作者的介绍: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作者,出生于德国,曾于英国剑桥大学接受教育,是当代最重要的心灵导师与作者之一。在教导当中,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精神启蒙大师简单而深刻的讯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找到内心的平和。

百度百科对译者张德芬的介绍: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台大企管系毕业,担任台视记者、主播多年后,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2002年开始,受到启发与指引,辞去高薪的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新时代的各类心灵课程。多年来,学习了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及心理治疗方法,并且博览了一百多本中英文的有关著作,透过每日的瑜伽练习和静坐,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现在最关心的是“人类意识的进化与提升”,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发现内在真实的自我与幸福。

原来如此!

《米尔顿的秘密》是典型的愚民思想,是喂养奴隶的毒草,是典型的文化侵略,不适合用作中小学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