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开春,福建省一个六旬老太坐火车来到上海。

这位老太姓苗,叫苗玉。

她一下车就迫不及待赶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周围人的陪同下,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到一位烈士的墓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随后苗老太放声大哭:爸,我来晚了!

之间墓碑上赫然写着5个大字:

陈乔年烈士。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

一个苗姓老太却叫陈乔年烈士“父亲”,而历史上却并未记载陈乔年先生有子女。

这就奇怪了,苗老太为何在陈乔年烈士的墓前,跪地痛哭。

难道陈乔年生前曾结过婚生子?为何却无人知道?

2021年大火的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广大观众了解了20世纪初那段历史。

更让我们记住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不怕牺牲的革命爱国人士,剧中还介绍了革命先烈陈独秀的家庭。

让我们沿用剧中的称呼,称陈乔年先生为“乔年”,也许会让我们离革命先烈更近一些。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2)

陈乔年(剧照)

乔年是陈独秀先生的次子,他的哥哥叫陈延年,二人都是陈独秀先生和原配妻子高大众所生。

父亲陈独秀奔走于革命事业,乔年和哥哥延年很早便独立了。

他们从不依靠父亲的名声赚钱,而是自力更生,勇敢追求心中的理想,让人敬佩!

《觉醒年代》主要集中于延年和乔年少年时的经历,最后他们决定到法国去,一边勤工俭学,一边为救国而奋斗。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3)

剧里匆匆交代了延年和乔年的结局——为了革命而牺牲。

两人最后带着脚铐、满身是血、慷慨赴义的场景刺痛了很多人的心,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那么,乔年是如何被捕的?他牺牲之前又留下了什么秘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4)

1922年,乔年和哥哥延年被批准入党,随后党组织派二人前往苏联学习。

两年后回国,乔年被派到北京主持工作。

在这里,乔年认识了一个革命女青年,这个女孩名叫史静仪。

二人一见倾心,不久就确立了关系,在组织的主持下,结为革命伉俪。

婚后不久,史静仪就为乔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陈红五。

史静仪和儿子的陪伴,让乔年的生活丰富了很多,他白天为革命奔波,晚上回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他觉得很满足。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5)

然而,革命工作凶险万分。

1926年,乔年和李大钊先生在街上发动群众的时候,遭到了反动军阀的镇压。

乔年不幸被射中,子弹打中了他的胸口,他却顾不得自己的伤。

用尽全身的力气喊着:“大家别惊慌,听我的!有序撤离!”

群众都安全撤离了,乔年硬挺着回到了组织后方,简单包扎了一下就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工作中。

同一年,乔年调到南方继续革命工作,次年,他就收到一个噩耗。

哥哥延年牺牲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6)

他被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企图从延年的嘴里套出我党的情报。

陈延年宁死不从,被押赴刑场。

刽子手行刑时,呵斥他跪下,而延年却拒绝下跪,他高喊:

革命者光明磊落,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

最终被乱刀砍死。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7)

陈延年

收到哥哥牺牲的消息,乔年悲痛欲绝。

他想起儿时的时光,父亲不在家,兄弟俩相依为命。

在码头时,哥哥总帮他干重活,总是罩着他。

也是哥哥引领着他走上革命之路。

乔年彻夜痛哭,他发誓要和继承哥哥的遗志,和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用鲜血为革命趟出一条光明之路。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8)

没想到,次年,乔年也被抓了。

1928年,乔年在江苏组织会议时,被叛徒唐瑞林出卖,乔年和江苏的革命同志一同被捕。

妻子史静仪无比担心,她和党组织多方奔走,试图将乔年营救出来。

史静仪分身乏术,因此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去世了。

丈夫被捕,孩子夭亡,史静仪悲痛万分。

那个年代的革命战士啊,真的为新中国付出了全部的生命和精力!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

陈乔年

最后,乔年和哥哥延年一样,被施以各种酷刑,而后壮烈牺牲!

在他英勇就义前,一同被捕的同志曾问他:

还有什么遗言吗?

乔年闭了闭眼睛,低头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说完这句,便昂着头走出了监牢。

此时的乔年不知道,他的儿子比他先走一步,而妻子史静仪的腹中还有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父女俩一面没见,便阴阳两隔,实在是让人痛心!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0)

6月6号,枫林桥畔,陈乔年烈士光荣牺牲,终年26岁。

烈士的遗体被敌人随意抛在了江中,随江水而去。

这一天对于史静仪来说,是最悲伤最黑暗的一天。

孩子没了,丈夫也牺牲了。

但她不能垮掉,肚子里还有个孩子需要自己,这是乔年留下的唯一血脉,她一定要保护好。

史静仪历经千辛万苦将孩子生下,给她取名为陈长鸿。

小长鸿的到来让史静仪感到有些安慰,她很想好好陪孩子长大。

但随着形式的严峻,敌人千方百计打探她的下落,孩子不能再跟着她继续生活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1)

史静仪

因此史静仪决定,必须将孩子送走,等时局稳定后,再将孩子接回来。

当时在上海,我党有一个公益组织,名叫“互济会。”

里面有很多革命烈士的家人和后代。

对于孩子来说,这里比跟着母亲要安全很多。

安顿好女儿后,史静仪接受组织安排,远赴苏联学习进修去了。

没想到这一别,她再也没见过女儿。

小长鸿在“互济会”住下来后,组织上悉心照顾着这个革命的后代。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2)

没想到后来上海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了,此时恰巧有人提出要收养小长鸿。

考虑到收养的这对夫妻也是革命家庭,而且当时他们刚失去女儿,小长鸿刚好“补缺没,有人会怀疑。

于是组织就同意了,将小长鸿寄养到这对姓苗的家庭。

由此,陈长鸿改名为“苗玉”,跟着苗氏夫妇一起生活。

没想到,后来苗氏夫妇相继生病,无力再抚养孩子。

于是将孩子送给了另一户人家,小长鸿辗转了几个家庭,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但在当时的年代,百姓们都苦,能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3)

慢慢地,知道小长鸿身份的同志不是牺牲了,就是失联了。

没有人再知道“苗玉”就是“陈长鸿”。

史静仪从苏联回国后,却找不到女儿了……

她的心里异常崩溃,这是乔年在世上留下的唯一血脉了,她却把孩子弄丢了!

史静仪的心里非常难过,她觉得愧对自己的丈夫!

于是多方打听女儿的下落,却都没有信儿。

史静仪不知道,女儿小长鸿竟然走上了和父亲一样的革命道路。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4)

小长鸿16岁那年,村子里来了一支军队。

他们对百姓非常好,经常帮村民们干活,有战争的时候就让村民们躲起来,他们自己去冲锋。

以孩子的角度看,这支队伍里都是好人。

后来她才知道,这只军队叫“新四军”,倔强的小长鸿毅然报名参加了。

而她用的名字自然是“苗玉”,因为从她记事起,就叫苗玉了。

苗玉跟着我党,积极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因为苗玉是个女孩,年纪又不大,组织自然不能安排她上前线,于是将她安排在了后勤。

给战士们洗衣做饭,保障他们的卫生条件。

小苗玉做得十分起劲,也非常认真。

战士不分前线和后勤,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因为苗玉的认真,她很快就被提拔为了后勤小队的班长。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5)

战争结束后,苗玉最后在福建定居了下来。

苗玉的生活十分平和,和丈夫结婚后,生下了5个儿子1个女儿,工作稳定,孩子也孝顺。

这样的生活让很多人羡慕,然而苗玉的心里却始终有一件事放不下。

她记得,收养她的婆婆临终前曾告诉她:

“玉儿,你是被抱养的。”

至于她的亲生父母是谁,婆婆也不知道。

长大后苗玉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之前抱养的苗家人。

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自己是在上海被包养的,是烈士的女儿。

至于是哪位烈士,苗家后人也不知道。

线索又一次中断。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6)

陈乔年

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史静仪也在多方找她。

她又结婚了,嫁给了一个姓李的男子,生了一个孩子叫李文。

然而,史静仪却始终没忘记她和乔年的孩子。

直到临终前,她还记挂着这件事。

于是将儿子李文和妹夫杨纤如叫到床前,叮嘱他们:

一定要找到长鸿。

随后便撒手人寰。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7)

但中国有如此多的人口,经过了那么多年,没有书信,电话也不方便,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小长鸿,谈何容易!

杨纤如和李文跑遍了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陈长鸿,于是他们只好求助媒体。

将烈士陈乔年有遗腹女的消息登了出去,希望有人来认领。

来的人很多,却都不是烈士陈乔年的女儿。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8)

陈长鸿

杨纤如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长鸿却始终没消息。

他不知道能不能在临终前,帮陈乔年和史静仪夫妇找回女儿。

苗玉在报纸上看到了信息,“上海”、“烈士”这两条关键信息都符合。

于是她便写了一封信寄到报社。

经过多次调查确认,杨纤如和李文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写信的人就是乔年和史静仪的女儿。

他们连夜坐火车赶到福建福州。

在双方的共同奔赴下,苗玉终于和李文、杨纤如见了面。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19)

一见面,杨纤如就确定,苗玉是乔年的孩子。

即使苗玉已经66岁,而乔年牺牲的时候才26岁。

杨纤如也能一眼认出,眼前的人就是乔年的女儿。

“太像了,实在是太像了!”

经过多次信息比对,以及与陈家后人见面,终于确定了苗玉的身份。

她就是烈士陈乔年素未谋面的女儿、陈独秀先生的孙女——陈长鸿。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20)

终于知道了亲生父母是谁,老人也非常激动。

她马上和李文、杨纤如一起坐火车赶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去祭拜父亲。

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到陈乔年烈士的墓碑前,扑通一声跪倒。

“爸,我来看您了,女儿来晚了!”

旁人见老太跪倒,连忙过来搀扶,生怕老人摔出毛病。

老人却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伏地痛哭不止。

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94年一苗姓老妪来祭拜陈独秀次子)(21)

虽然陈长鸿从出生之后就没有见过父亲,但她知道,父亲陈乔年是一位大英雄。

当年他奋不顾身投入革命,早已做好了为国家牺牲的准备。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陈乔年先生生前的话又回荡在耳边。

“父亲,我现在很幸福,感谢您和先辈们的努力!”

陈长鸿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乔年牺牲66年后,终于找到了失散的女儿,也算告慰了烈士在天之灵。

陈独秀先生和陈延年陈乔年三个人,为中国革命奉献了生命和毕生的心血。

陈家,满门忠烈,值得后人永远敬仰和纪念!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