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谈到,永乐帝朱棣病逝榆木川,明仁宗即位,标志着明蒙对抗的终结。

在朱棣连续五次亲征蒙古之后,明朝方面也没有余力再组织如此规模巨大的远征活动了。明仁宗朱高炽性格与为政的方式与乃父乃祖均有很大不同。正如他的庙号一般,朱高炽真的是在帝王中少见的仁德之君。

他登基之后,很快就把夏原吉等人从监狱中释放出来,并且为在靖难之役中作为建文一党而被处死的方孝孺等人平反。当初站在建文一方的大臣虽然多数已经被杀,但是他们的家属大多被官府收押,变成官府的奴婢,财产也被国家罚没。现在仁宗给这些人免罪,其家属也可以恢复良民的身份,财产得到了一定的补偿。

大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仁德之君朱高炽在位不满一年就驾崩)(1)

明仁宗朱高炽

仁宗为了扭转永乐朝政治的走向,还有一项大胆举动,就是试图将京城迁回南京。一般认为,朱棣将京城迁往北京,是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御。其实这里面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帝位,叔夺侄位,又杀了很多朝中重臣,他是无法安心在南京进行他的统治的。北平作为他的龙兴之地,又是曾经元朝大都所在,也不乏帝王气象,故此朱棣更愿意在北京建立帝业,躲开他父亲朱元璋长眠的明孝陵远一些。

大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仁德之君朱高炽在位不满一年就驾崩)(2)

然而仁宗朱高炽却认为,北京更加靠近边境,一旦边境有警,北京总会被罢卷入进去,形成紧张气氛。而且早在元代开始,大都就是一个消费型都市,由于周围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如南方发达,导致元代大都完全依赖南方的漕运和海运。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同样导致了国家资源配置向北倾斜,而北方的经济力又较江南地区有差距,这样平白形成了很大消耗。故此刚刚被释放出来的夏原吉等人提出建议,认为不妨借此机会把政府重新移回南京。

大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仁德之君朱高炽在位不满一年就驾崩)(3)

南京城

这一建议被仁宗采纳,故此在洪熙元年(1425)四月准备着手实行,命令太子朱瞻基去南京拜谒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并且留在南京为迁都做前期准备。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就在1个月以后,仁宗朱高炽突然死去,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北京才得以作为首都沿用下去。

仁宗执政时间相当之短,他在位时间加起来前后只有不到10个月。关于仁宗暴薨的原因,从明代开始就有各种说法.有人说仁宗是纵欲而亡,理由是在仁宗即位时,即有大臣李时勉上疏,希望仁宗能够节制欲望。仁宗阅后大怒,李时勉为此险些丧命。后来明人在笔记中也提到,当时有太监之间的传言,说仁宗是患“阴症”而死,大概与纵欲有关。

大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仁德之君朱高炽在位不满一年就驾崩)(4)

明宣宗朱瞻基

也有人认为,仁宗之死可能与太子朱瞻基有关,是被太子毒杀的。当然朱高炽与朱瞻基父子之间是否有如此之大的矛盾,我们在史料中是很难看出来的。而且朱瞻基在洪熙元年刚刚27岁,应该不至于急于登上帝位到这种程度。但是这些都是明代以后就一直存在的传言,其中真假很难说清。

下一篇明宣宗朱瞻基的即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