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轮疫情攻坚“主战场”

海珠龙潭、大塘、康鹭片区

人口密度大,防疫难度高

在这些片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如何?用药就医渠道是否通畅?

连日以来,无数防疫志愿者

深入驻守龙潭、大塘、康鹭片区

守护片区居民

用实际行动

彰显“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抗疫信念点击视频

直击现场情况

↓↓↓

驰援大塘

11月15日

在大塘片区第八网格点

我台特派记者姚毅鸣

直击物资派发情况

大塘物资派发情况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

派发到居民手中的免费物资包中都有什么?一位阿姨给记者展示了她刚领取到的物资,袋子里装着有速食广式煲仔饭、车仔面、八宝粥、玉米、苹果等。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2)

有货车进入持续给现场物资作供应补给

除了保障物资供给

在大塘片区

30多名医护人员还组建起

医疗保障中心

守住片区5万居民的生命线

及时送医送药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3)

医疗志愿者:“我们是花都区来的,对这边的环境是比较陌生的,但是没办法,问路吧,把药尽量送到患者手上吧!”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4)

据悉,这段时间以来,医疗保障中心的成员们,送医送药平均每日服务三百多人次。

高强度的工作下

不少志愿者都咬牙坚持再坚持

11月17日第三网格的一位志愿者

突然因为身体不适晕倒

所幸医护人员到场及时施救

送其入院治疗

抢救身体不适的志愿者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5)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6)

救人医生表示:“(志愿者)为打赢这场战争,一直坚持下去,我觉得是非常厉害的。”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7)

守望龙潭

和大塘片区一样

龙潭片区的物资供应工作

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8)

11月15日

记者林鹤轩在现场获悉

这些身穿蓝色防护服的志愿者是当地居民

配送物资、搬运物资、扫码测温

哪个岗位缺人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志愿者组织就地居住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9)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0)

五张行军床,一桶蚊香,加上一个电风扇,这是突击队员们生活的全部配置。

外来务工人员就地做志愿者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1)

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就地转做志愿者,众人一心 只为共同的“家”。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2)

同撑康鹭

在康乐村

转运工作加速进行

老人、孕妇、小孩优先安排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3)

高强度的转运工作

挑战着志愿者们的体力和耐力

累到不行时

志愿者们就躺在地上

靠在墙上、或蜷在椅子上

暂时休息下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4)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5)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6)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7)

一位从化区驰援而来的志愿者表示:

里面封控着的群众更加辛苦

能为这些群众做点事是有意义的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8)

尽力转运的同时

物资保供工作也没落下

现场的便民车司机志愿者

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二个小时

接力完成送物资的“最后一公里”

“的哥”开起便民车送物资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19)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20)

面对每日长达十二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他们表示:“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能帮一点是一点。”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21)

身在海珠疫情防控核心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勇敢的脚步从未退却

他们说:“这工作总要有人做,顶硬上!”

看完一幕幕现场直击画面

街坊们的评论也很暖——

对比现状的辛苦,一声”你们辛苦了”多么苍白无力,但还是想说声,你们辛苦了!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22)

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安然无恙!

多点理解,多点包容,顶硬上!

此时此刻

无数的防疫志愿者们

还坚守在一线岗位上

守护着我们心爱的城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为每一位无私的防疫志愿者点赞

我们一起扛!

康鹭片区的人还有希望返乡吗 与子同袍海珠区大塘(23)

来源:花城航拍

责编:李佳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