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趋势(潮流下是否有巨大机遇)(1)

逃离城市

前几年逃离“北上广”的现象,逐渐演变成了逃离“大城市”了吗?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正在发生吗?

如果不能及早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趋势,你将再次因为无知错过红利!耐心看下去,相信对你的财富提升,后辈财富积累有很大帮助,因为现阶段绝大多数人还犹豫不前,认识模糊,正在错失低成本的机会

最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进城务工的人员回乡创业,乡村的活力和生机再次出现。

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仔细地探究一番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返乡这种现象出现,我们今后是否应该在及早在乡村留一块自留地?

探究逆城市化现象是否出现,我们必须要从因果律的逻辑思维去研究分析,如果有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那么就必然有其出现的原因,静下心来,我们一步一步来看,或许除此之外还能有助于你的思维能力提升

返乡现象的出现,无外乎两种原因:

一方面是主观上的。也就是有一部分人是对乡村生活心有所向,心意乡村生活环境,慢生活节奏,并且已经积累了一定财富,回乡对自身基本需求没有影响,于是决定去追求自己更喜欢生活的环境,决定返乡。在主观上的原因,我们简单一句话就是,对乡村生活心有所向。

城市化的趋势(潮流下是否有巨大机遇)(2)

向往的农村生活环境

主观上的另一个方面原因,中国大部分人都有乡村情结,这种情景深耕在人的基因和血脉中。我们目前城市80%的人都来自于乡村。无论从籍贯,出生还是追溯祖籍,都脱不了来自农村的源头。所以返乡也是一种情结追求。

另一方面就是客观上的。在客观方面,我们还需要进行两个纬度的分析。即在内因上也就是有一部分返乡的人员中,实质是在,城市里面待不下去了,或者在他们看来城市生活的性价比已经低于乡村生活的性价比。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发现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背景下,乡村有了更多的创业和致富机会,并且可以更好的陪伴自己的老人,等等原因促使下,选择返乡。

而在外因上,城乡二元结构消退,城市和乡村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娱乐,公共服务,土地交易等等方面都能够提供同样的条件,城市的优越性不再存在。我们为什么要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说明,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城乡二元结构是城市和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这个因素这个原因得不到解决,那么逆城市化现象的普遍性将有待商榷。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上述所说的原因,现在是否出现了?或者正在出现。这些原因的出现会导致哪些更为具体的结果?最终是否造成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这里我们只需要分析几个具体的结果就可以,因为这些结果是一些硬性指标,与逆城市化现象直接线性相关。

我们分析的群体,一是城市户籍人口。二是虽是农村户籍人口但实际出于各种原因在城市中居住。只有这两类人群返乡,才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我们先来看看城市户籍人口返乡条件是否具备?

一是农村土地是否能够在城乡间交易流动。换句话说就是以土地为载体的资本是否能实现城乡间的交流。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逆城市化现象在其表面上看是交通,教育,商业,公共服务等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最根本的条件是土地破除城乡二元模式,当我们觉得农村环境更加宜居,并且有经济能力满足更好的生活品质时,加之不受限制地去农村买房买地,那么就会助推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城市和农村土地实现自由交易尚不可能,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过程中,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已出台法律的形式规定城市户籍人口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也就是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给城市户籍人口转让。现在的现状是,农村人口可以自由地到城市里面购买房产,但城市户籍人口到农村交易的路基本被堵死。所以基于目前大的政策背景,逆城市化现象的基础条件尚不具备。

二是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乡村毕竟不会像城市一样提供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所以是否能够造成城市居民大量返乡的支撑条件之一,就是这类人群已经基本没有,甚至是没有了任何经济压力。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刚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大规模,普遍性的人群开始返乡的基础条件也尚未形成。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农村户籍人口实际在城市居住的这类群体

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不能否认一点,较之以前相比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这在不同程度促使了城市务工等人口返乡,但也有很多城市务工人口基于孩子教育,医疗,社保等条件所限,尚未做出返乡的决定。

另一个方面就是疫情影响。在疫情影响下,城市就业空间正在缩小,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正在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即与疫情有关,也与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有关,这是社会进程的一个必然,大量的就岗位被机器人等新型科技产品替代。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拥有农村的户籍人口,开始认真考虑是否选择返乡,并有一部分人群付诸实践,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人返乡现象的根源所在。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当然,这是作者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们可以积极有效地讨论交流。

在短期来看,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假象,但不会真正发生规模性的逆城市化现象。 有一小部分人为了逃避城市生活压力,在乡村寻找创业就业机会会返乡。但更多的人基于孩子教育,父母医疗,车贷,房贷等实际压力不返乡。同时,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当中,截止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与发达国家普遍80%以上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逆城市化现象短期内不会发生。

城市化的趋势(潮流下是否有巨大机遇)(3)

国外逆城市化的经验

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并且总结欧美城镇化进程过程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城市人口返乡似乎是一种必然。经济增长,财富积累,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更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城市人车拥挤喧嚣,冬春雾霾扰扰,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相比农村,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差,基于此考虑,广义上的有钱人流向农村也是必然。

当然,我们也要精细地认识到逆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国家城市化水平下降,这只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源再分配的一个过程。所以,逆城市化现象在发达国家中发生,这种现象趋势越强就说明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我们的经济越发达。

我们虽然在宏观上分析了逆城市化现象是否能够出现?但就我们个人而言,应当精准结合自身实际,提前着手谋划。我们要知道,当规模性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我们或许就真的回不去了,或者要为回去付出更高的成本。当然,这都基于坚信逆城市化现象在二三十年后,一定会到来。另外,在农村有土地的人们,千万要给自己留下自留地,不要全部转让,脱离农村,否则我相信会后悔

最后再说一下,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可与作者就下列内容进行沟通交流。

  1. 预测逆城镇化是否真的会到来?何时到来?
  2. 城乡二元结构最终是否会消除?以哪种方式消除?
  3. 您是否在农村有自留地?如何而来的?

城市化的趋势(潮流下是否有巨大机遇)(4)

当初,开开心心去城市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