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救灾

文/龚道育

医生让我去照片,可是我痛得不能迈步了,赵主任接着搬个椅子让我坐在上面,他和小车司机两人把我抬往照片室。

X光当即鉴定,我的胃穿孔了,必须立即动手术。

我痛得死去活来,催促医生马上给我动手术。

他们说正在办理计费、签字手续,一分钟也没拖延。

好不容易等到进了手术室,我オ松了ー口气。

看着医生给我打麻药针,听到医生在我肚皮上划开的声音,我不知道疼痛,一点也不害怕,接着就失去了知觉。

第三天等我醒来时,家属告诉我,手术做了两个多小时,医生顺便给我把阑尾也割了,作了防患于未然的大好事。

莫书记、政府办田主任等领导都来看了我,给我及家属极大的安慰。

我从父亲去世后,正是过苦日子期间,一直是饥一餐、饱一餐的生活,年轻时就患了胃病。

在农村办点时,体力劳动强度太大,又患了浅表性胃炎。这些毛病吃点药就好一点,怎么会导致胃穿孔呢?后来还是跟我一起陪记者的陈秘书给我找到了答案。

8月初的一天,人民日报驻湖南首席记者来澧县采访,我们陪他到梦溪镇李家村采访,回县城时已经下午两点钟,招待所没有饭吃了,我们就在附近一家个体餐馆吃饭。那天天气很热,吃饭时多的是几盘凉菜,特别是那盘切成短节的卤猪尾巴,我吃了一节又节。后来记者走了,陈秘书问我:“你怎么吃那么多猪尾巴?”

我反问:“怎么了?”

“那里面长蛆了。”陈秘书说。

“你先怎么不告诉我?”我又问。

“当着客人的面我好说吗?”

“不要紧吧?一些盐蛆。"”我自己安慰自己。

动手术后,陈秘书护理我两天,他说肯定是吃了盐蛆引起的,我觉得有些道理。但是后悔也没用了。

我在医院住了两个月,10月10日上班工作,依然主管新闻报道工作。许多新闻媒体转入深度报道,像《湖南日报》宣传灾后重建成果,《桃花源》杂志约稿,要我写一篇反映澧县抗灾的报告文学。

为了一锅杀猪菜跑了半个城(莫道宏在澧县之十三)(1)

我潜心写作,一篇题为“本色在这里升华”的7000多字的报告文学刊登在当年第三期《桃花源》杂志上,文中表扬了31个单位和个人。在我住院期间,赵副主任奉命当经委主任去了,办公室一些其他事情有时也喊我参与。

我一想动手术等于到阎王爷那里跑了一趟,觉得能继续工作就是最大的幸运,以前不管有没有什么恩怨都不必计较,所以随叫随到,不讲价钱。

11月5日,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贺家斌在主任会上宣布:“我要包滟洲,办公室原来分工不变。整个工作实行集体领导、主任分工制。统筹安排考虑,还是龚主任。行政组、秘书组、通讯组由龚主任分管。”

我思前想后,给自己立了5条工作原则:

1、一请示,二汇报,批准一条办一条。

2、人员进出不过问,干部提拔不说话。

3、前届的纠纷不插手,已定的事情不翻盘。

4、不摸底细不发言,没授权的不乱管。

5、过去的教训要记取:管多了就不让你管,都不管才叫你管;别人想管的就不让你管,没人管的才叫你管;不管事的可升迁,管事的就坐冷板凳;管事多了评选先进就选掉,不管事时可立功(当年我被县委评为抗洪救灾立功人员)。归结为一点还是:无为而治,少管为佳。

我在摸底时发现,县委办当时第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干部职工已经半年没有报销各种费用,大家的报销单据都整理好了,赵主任也在上面签了字,可是就是没钱报,单据被会计收在那里睡大觉。

县委办包括县委三名正副书记一共29人,共有4700多元没报销。多数人没报销的费用相当本人当时两个月的工资。

我问行政组,组长张秘书说:“今年8月份以前,每月办公室还开个会,工作有安排、有总结,此后直到现在就再也没有搞了。整个机关干部职工没报销的费用不下一万元。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钱,没钱一事无成。于是找到财政局,向局长反映问题,他当即给县委机关拨款两万元,总算解了燃眉之急。(待续)

编辑: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