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三十而立,女人30岁前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曾经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今天越发松动,人们结婚的年龄也越来越迟了。

《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

从2021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来看,30-34岁、35-3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占比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如果以30岁为界,3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合集达到48.2%,比2020年提高了1.7%。

30多岁结婚算不算晚?

一线城市白领和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会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

“晚婚”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是“不肯凑合、终于等到对的人”,还是“合适比相爱更重要”?

小说《晚婚》讲的就是一群30岁左右的人,他们不再向往追逐与被追逐的爱情游戏,也不敢轻易踏进婚姻。

他们知道,稍有不慎,婚姻不但无法给他们想要的避风港,反而会打破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稳。

30岁不结婚要孤独终老吗(那些30岁不结婚的人)(1)

马克·郭士敦|重庆出版社

30岁不结婚要孤独终老吗(那些30岁不结婚的人)(2)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几乎是被原生家庭吸血的代名词,《晚婚》中的黄婉丝也有类似的经历。

她就职于北京一家外企,像无数写字楼里的女白领一样,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名牌的衣服,每天按部就班地坐同一班地铁上班,租住在自己的小屋里,过着不被打扰的生活。

只是精致妆容、名牌衣服无法掩盖的是,她还有一个一穷二白的原生家庭。

父亲嗜赌成性,妈妈忍气吞声。

好不容易拼命读书,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工作、挣钱养活自己,但家庭依然是她割不断也躲不开的影子,需要她去回报。

家里盖房要靠她,还在上学的妹妹,也要靠她。父母打电话,除了要钱,就是叮嘱她别乱花。

她从小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看人看物,第一反应是价格,第二反应便是钱哪儿来的。

她也没什么朋友,因为社交同样需要花钱。

30岁不结婚要孤独终老吗(那些30岁不结婚的人)(3)

在同龄人关心时尚、旅行、谈恋爱的时候,黄婉丝只希望收入稳定、生活安稳。

她也曾谈过一个条件不错的男朋友,谈婚论嫁的时候,带他回了一趟农村老家,男方发现了未来可能要面对的负担,回来就分手了。

在这之后,黄婉丝对爱情、对婚姻更加不抱希望。

闺蜜凌青叫她一起创业,她拒绝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颇丰,可以维持自己的体面,稳稳当当地生活下去,对她来说就足够了。

好在她也没有被家里催婚的压力,因为在父亲看来,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贴补娘家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

在这个繁华喧嚣的城市,黄婉丝看似游刃有余,实则充满不安。出身、生活、爱情,没有一样是她可以掌控的。

转眼间,黄婉丝就跨过了30岁的门槛。

30岁不结婚要孤独终老吗(那些30岁不结婚的人)(4)

30岁的年纪,不管你着不着急,身边都会有人热心张罗对象。

创业做老板的闺蜜把公司里的“单身男”杨浩介绍给了黄婉丝。

杨浩小她四岁,独生子,家境好,温柔体贴、温和有礼,看上去各方面条件都十分理想。

或许是想以“曲线救国”的方式讨好老板,条件不错的杨浩对黄婉丝表达出了热烈的喜欢。

书中写道:“在遇到他以前,她的生活顶多算是一张潦草的铅稿速写,是杨浩给她涂满了色彩和阴影,使她从苍白单调变得丰富而立体,把她带进一段美满生活。”

不过自卑的女生在面对一份从天而降的美好爱情的时候,总会陷入怀疑:他到底喜欢我什么?

无论对方是谁,黄婉丝总是“被选择”的那个。

谁对她好,她就不由自主地也对人家好,关系就热络起来,尽管这热络可能有些言不由衷,因为她不懂得如何不伤情面地拒绝别人,即便一开始并不投缘,久而久之,假意也有了几分真心。

30岁不结婚要孤独终老吗(那些30岁不结婚的人)(5)

就在二人在爱情中进进退退的时候,黄婉丝最稳定的后盾没有了,她被公司裁员,成了一个在北京没房没车没收入的失业青年。

职场失意,往往是情场的转机,借此机会,黄婉丝顺理成章地搬去和杨浩同住。

每次婉丝遇到困难,想要寻求帮助和建议的时候,杨浩总会说:“大不了我养你。”

婉丝知道,这是好意,但对她完全没用。

她依然要靠自己,这是三十多年的人生教会她最重要的事。

30岁不结婚要孤独终老吗(那些30岁不结婚的人)(6)

从小说的结尾来看,这是一个大团圆的故事。

杨浩的妈妈重病,需要到北京求医,他顺便向婉丝求了婚,哪怕妈妈有个意外,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只是婚礼还没来得及办,杨浩的妈妈就去世了。

杨浩回老家办丧事,很久都没有回来。

婉丝也终于有了时间安静下来想一想:让两个人走到一起的到底是什么?他们甚至连一次“爱你”都没有说过,就稀里糊涂地、非常草率地在一起了。

在她眼中,杨浩家境好,又难得不嫌弃自己,而杨浩则看中婉丝踏实过日子,稳稳当当。

或许本来就没有那么爱,只是水到渠成的“适合”。

生活在杨浩回来后继续,他们各怀心思,又互相配合,共同维持着一个“30岁后依然会遇到真爱”的故事,平稳地滑入安稳、平和、标准的幸福结局。

有人说,看书的过程中,很不喜欢黄婉丝,她自卑多疑、半推半就、讨好型人格,但是越看越发现她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害怕冲突,假装幸福。

30岁不结婚要孤独终老吗(那些30岁不结婚的人)(7)

脑科学家发现,大脑中主管注意力、复杂规划、逻辑思维、人格发展的前额叶皮层,要在25岁到30岁之间才能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大脑的发育成熟的真正年龄要在25岁之后,而很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读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和谁结婚,在大脑发育成熟之前就做出了决定。

此后的人生,就是为这些选择负起责任的过程。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很多早婚早育、提前完成各个人生选项的幸福模版,也会发现很多在最好的年纪遇人不淑的感情悲剧。

你会发现那些绝不将就、年过四十才找到对的人的“爱情神话”,也会看到很多蹉跎青春、无人相伴的孤独患者。

每一种选择,都不只有一种结局。

正如那首流行的小诗所言: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