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雨涵

于正的新剧《玉楼春》播出,虽然“爆款”效应不再应验,但是话题度依旧出圈。先是冒出来服装抄袭的质疑,接着又是对于《玉楼春》拍成“低配版《红楼梦》”的探讨。同款人设,同款台词,就连人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算是借鉴还是融梗抑或是抄袭?让判官难以断案。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1)

“抄袭”是于正身上多年来抹不去的黑点,不过这几年来《延禧攻略》和《鬓边不是海棠红》两部剧为他挽尊不少。2018年的《延禧攻略》,通过腹黑女主人设、爽剧模式、莫兰迪色系美学风格的几大特色,给宫斗剧带来了全新气象,一飞冲天。去年播出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借助国粹京剧来道出兄弟情、家国情,又给民国剧创造了新方式。

最新播出的《玉楼春》,由于正担任制片人和编剧,是标准的“于正制造”,这部剧显示出他在“宅斗剧”方面的野心:孙府上下四儿、四女再加上四位少奶奶,好一派热闹景象。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2)

于正曾经放话称,《玉楼春》是他目前最优秀的作品。再加上此前《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两部剧积累下的好感,本来许多观众都对这部《玉楼春》拉满期待值。不过十几集播出后,却让人看得越来越不对劲儿,稍有辨别力的观众都能嗅出《红楼梦》那似曾相识的味道。

首先,庞大的孙府一家就与《红楼梦》中贾家的家庭结构相似,许多角色都能够在《红楼梦》中找到人物原型。男主角名为孙玉楼,像极了贾府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孙玉楼心性洒脱,不屑仕途,也有着几分顽劣。为了拒绝相亲安排,他故作纨绔子弟状,“妹妹用的是什么香”的台词,以及“吃胭脂”梗,让人觉得简直是贾宝玉附体。孙玉楼还被母亲唤作“玉儿”,和贾母对于宝玉的称呼一模一样。就连他身边跟着的侍从欢郎,也是和宝玉身边的茗烟一样的标配。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3)

女主角林少春父母双亡,才情甚高,而且同样也姓林,让人很容易代入林黛玉的联想。同时她又有着晴雯一般的刚烈性子,仿佛两人的结合体。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4)

不过相比之下,有着京城第一才女之称的二奶奶苏映雪更接近林黛玉的人设,她看似柔弱文雅,又经常跟别人呛声,是个“毒舌”,完美对标林黛玉。三奶奶许凤翘,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复刻了王熙凤的特质。她和凤姐一样从小被当成男孩子养大,天不怕地不怕的泼辣劲儿和精明持家的能力,也和王熙凤如出一辙,而且名字中都带一个“凤”字。她那个好吃懒做、低声下气但坏事也没少做的老公三爷,就是一个标准版的贾琏了。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5)

早早入宫当了妃子的大姐孙有贞,无疑是和元春相对应。还有丫鬟被赐侍剑的名字,也让人想到《红楼梦》中的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等丫鬟。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6)

如果说同款人设还只是一种近似性,那么同款台词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引用了。许凤翘训夫时说的“仔细你的皮”,王熙凤在训斥小厮时也说过同样的话。当姚滴珠说自己只想嫁个一心人,如果找不到就“剪了头发当姑子去”,这是照搬了惜春“绞了头发当姑子去”的台词。还有“你个泼皮”“吃胭脂”“猢狲”等《红楼梦》中出现过的语汇也散见于剧中。

《玉楼春》的开篇,本是当朝首辅之子的孙玉楼处境凄凉,可见这个钟鸣鼎食之家也像贾家一样,在经过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之后走向没落,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从人设到台词再到剧情走向,《玉楼春》都和《红楼梦》有着极高的相似性。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7)

于正深谙编剧之道,他知道“抄袭只要不超过20%”,就不会被法律判定为抄袭,甚至公开表示,“你把20集全抄了,但只要扩充到100集法院就不会追究。”当年因为《宫锁连城》抄袭琼瑶的《梅花烙》而被判定有罪道歉后,于正学乖了很长一段时间。《延禧攻略》和《鬓边不是海棠红》两部作品也确实为他赢得了不少口碑。因为“抄袭”这事儿,于正骂也被骂过了,官司也吃过了,歉也道过了,本以为他就此打算“改邪归正”,没想到这次他还是如此地不避嫌。就连剧名《玉楼春》都和《红楼梦》搭着边,简直是一种“碰瓷”行为。

虽说影视作品借鉴戏剧原型进行创作是一种惯例,比如张艺谋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沿用了《雷雨》的框架,将大家族的情仇变成了皇族的恩怨,同时将时代背景设定在唐朝。冯小刚的电影《夜宴》,被称为是一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初版于两百多年前的《红楼梦》早已是版权公用,使用其中的人物关系、情节、用语,也只是借鉴,或者可以说是融梗,甚至是一种致敬。虽然法律无从评判,但是观众心中会有一杆秤,是出于敬畏之心的致敬,还是图省事的照搬,应该是不难区分的。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红楼梦狗血剧情(借鉴融梗抄袭)(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