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珍贵的东西和氏璧(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宝石)(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其中和氏璧的故事尤为传奇。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昭王知道了,就派使者对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历经艰险,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带回国,由此“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流传至今。和氏璧后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在各个君王之间流转,一直到唐末五代十国时,和氏璧神秘失踪。和氏璧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可它到底是一块什么宝贝呢?

古人曰:“玉,石之美者。”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宝、玉并列,并以宝玉石作为珠宝玉石的简称,将天然珠宝玉石、人工珠宝玉石都统称为宝玉石,但实际上宝石和玉石是不同的,按照我国珠宝玉石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宝石一般是指经雕琢后能作为装饰品的矿物,通常要求莫氏硬度达到5.0以上,色彩美观,折光率高,光泽强,透明度好;而所谓的玉石指的是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结合体或非晶质体。

有一种宝石,晶莹透亮,闪烁着如同皎洁月光一样的光芒,有人称之为月光石。而有些研究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珍贵的和氏璧就是一块月光石。月光石最大的特点是在宝石表面出现乳白色或浅蓝色的浮光,也就是所谓的月光效应,而月光效应是宝石内部结构和外部切割工艺综合作用的结果。

历史上对和氏璧外观的描述很少,据说唐代道士杜光庭见过和氏璧,他描述和氏璧:“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这些描述,经过研究,认为和氏璧很可能是月光石。但是月光石从正面看是白色的,侧面观察不一定是碧绿色,这一点又让人生疑。地质出版社在2005年6月出版的权威文献《地质大辞典》中明确指出,我国战国时期一块很出名的碧玉——和氏璧,就是一块美丽的月光石。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观点。比如有的学者就认为和氏璧是独山玉。独山玉是什么?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北约8千米的独山而得名,也被称为南阳玉。这是一种玉质细腻、色泽艳丽的古老玉料,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独山玉制作简单的玉器。考古学家曾在南阳市的黄山遗址挖掘出了多件独山玉制品。而黄山遗址距今已经六七千年,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期治玉用玉的历史空白。

极其珍贵的东西和氏璧(和氏璧究竟是什么宝石)(2)

虽然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和氏璧就是独山玉,我们也无缘得见和氏璧的面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块珍贵的玉雕。现珍藏在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里的气势磅礴的渎山大玉海,据记载是忽必烈命皇家玉工制成,历经700多年的沧桑,多次被损毁和修琢,保存至今实属不易。这块大玉海用的玉石到底是来自哪里?包括乾隆皇帝在内的古人都很好奇,并进行过考证。有人认为原产于北海公园里的琼华岛,也有人认为来自新疆于阗,还有人认为来自四川岷山,直到2003年经我国学者鉴定确定就是来自河南南阳的独山玉。

中国对宝玉石的开发历史悠久,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习俗,也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玉文化,是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工艺的完美结合体。再比如说,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是龙的形象起源于哪里?1971年在内蒙古出土了一件名叫蜷体玉龙的文物,弯曲如C字形。考古学家认为这件文物是我国发现年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经考证是由墨绿色的岫玉雕刻而成,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代表,具有近五六千年的历史。这让我们看到了龙的源头,也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