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听到这儿大伙肯定知道,咱们要讲啥,既是金庸老先生已经去世了,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精彩的武侠世界。个人觉得金庸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拥有万千“金迷”,除了小说本身的故事是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感情线处理的相当细腻之外,也具备了武侠小说可以具备的所有特点,自然让人是百看不厌。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

金庸武侠小说集

各位都知道金大侠的小说里头的经典人物很多,大部分都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一大堆,主角们也是动不动的就参与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什么蒙古统一,朱元璋当皇帝,李自成进北京,康熙平定三藩等等。时间关系,我们就挑重点的跟各位来讲讲金庸武侠小说里头真实的历史故事。

我们来先讲讲《倚天屠龙记》,一方面因为年轻的时候超喜欢李连杰和张敏演的那部魔教教主,二来这部小说和历史的交集很多,就是单拎出来元末明初这一段群雄逐鹿的故事,历史名人就超多。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2)

《倚天屠龙记》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一句话就是张无忌作为绝对男一号,带领群雄反抗元朝的统治,轰轰烈烈的革命,眼看着就要成功,却在最后的时刻被朱元璋算计,归隐江湖的故事。

小说里头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等这些开国功臣们,还有韩山童、韩林儿这些起义军头领们,这些人都是明教教主张无忌的老相识或者是部下。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明朝的国号真的和明教有关吗?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3)

吴晗

其实金庸先生他也没胡掰,他也是看了一定史料的。话说在1941年,我国的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曾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明教与大明帝国》,直到今天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观点认为,古时候要开国定国号一般有五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来自源地!比方说夏部落酋长启建国时以“夏”为国号。

第二个标准是根据发迹地,比如说辽是基于辽河上游,所以叫辽;第三个标准是根据封爵,比方说唐朝是因为李渊原来是唐国公;第四个标准就是寻谶,谶就是应验的预言和预兆,比方说清朝国号之所以叫“清”,因为前朝是明朝,清又是五行属水,明属火,水克火。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4)

三家分晋

还有就是按建国者来命名,比方说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于是建立以这三家姓氏为国号的国家,最后一个标准就是尊崇沿袭。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周朝建立者,大多尊崇周礼,仿制周制,或者因为周朝延续长久,所以沿用之。

比如宇文觉的北周,吴晗老师认为,大明和这5种情况都无关,他的文意“光明”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即使是在正史《明实录》上也就简简单单的写着这么一句,“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为什么是大明?稀里糊涂。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5)

韩林儿

朱元璋为了革命需要,当初是拜了红巾军领袖韩林儿的山头,韩林儿自称是宋政权的正朔,而在历史上韩林儿也有“小明王”之称。他和他爸韩山童,当时为了舆论需要,都宣称是弥勒下世,明王出世。而当时明教和信奉弥勒的白莲教是有所融合的,而这个明王是出自明教。所以吴老师最终得出结论,明朝自洪武元年至崇祯17年,277年的天下均从明教而来。

在这部小说里头,因为跟着张无忌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所以最终国号不得不成一个“明”字。所以这样的内容多多少少肯定是受了吴晗先生的影响。听的是好有道理。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6)

白莲教壁画

但是另外一位著名的元史专家指出:不对,因为刚才说的韩山童,韩林儿信奉的是白莲教,白莲教自己也有个明王,因为历史上白莲教的教徒在信仰弥勒佛的同时,也同时信仰阿弥陀佛。

而阿弥陀佛在佛经上也被称作是诸佛光明之王,而刚才说到的弥勒下生,明王出世里头的明王,很明显说的就是阿弥陀佛降临世间。跟另外一个宗教,明教里头的明王压根就不是一位。再者说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当过和尚,如果真有诸佛光明之王,这个明王肯定得给夺了天下的朱元璋来受用。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7)

魔教教主 张敏饰演赵敏

而根据《大阿弥陀经》说:“明王之光明,将使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所以朱元璋取大明二字,实际上也包含着朱元璋要建立光明理想国的意思,跟另外一个外来宗教的明教,完全扯不上关系。

好了,我们再来捋一捋小说里头的人物。除了刚才讲到的啊,而这部小说当中的第一女主角叫赵敏,在书中乃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汝阳王察罕•特穆尔之女,长的是娇美无匹、美艳动人,乃大元第一美人。而她手底下的皆为武林中最顶尖的高手。她本人是善巧思、谙韬略、文武全才,但却为了张无忌最后放弃了郡主之尊,和亲爱的他最终退隐江湖。但是在历史上赵敏这个人是没有滴,但是小说里他哥哥王保保这个人真有。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8)

第一奇男子 扩廓帖木儿

虽然书里边王保保就是个打酱油的,但是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元末明初这可是一位连明太祖朱元璋都称之为天下奇男子的一代名将。王保保其实是他的汉名,他的原名叫“扩廓帖木儿”。根据明史《扩廓帖木儿传》记载: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大宴中突然问大家说,天下奇男子谁也?大伙都异口同声,当然是常遇春了,要知道常遇春一生未曾败北,自言能将10万军横行天下,所以军中有常十万之称,这还不算是奇男子吗?

No,太祖笑着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这是一元敌将,竟能在明太祖的心目中超过了开国第二名将常遇春。他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讲。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9)

明教起义

总之这位王保保是深得老朱喜爱。据记载,朱元璋他老人家有三件憾事,一个是没有得到传国玉玺,二是王保保没被活捉,三是元太子无消息。可见扩廓帖木儿在朱元璋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小说中赵敏是王保保的妹妹,但真实的历史是王保保确实有个妹妹,但不是赵敏,而是王氏。朱元璋也是出于对王保保的异常欣赏,于是亲自做主,让他的儿子秦王朱樉娶了王保保的妹妹。但是婚后很不爽,关系很糟糕。秦王是偏爱次妃邓氏,而将王氏置于一旁。1395年,秦王去世,王氏被殉葬,可怜啊。

好,我们再翻看一下《倚天屠龙记》的第27章“百尺高塔任回翔”这一段。因为它道出了“倚天屠龙”的由来,也道出了即将要讲到的郭靖和黄蓉。书中这么写道:灭绝师太将口唇附在他的耳边低声道,“郭大侠当年名震天下,生平有两项绝艺。其一是行军打仗的兵法,其二便是武功。郭大侠的夫人黄蓉女侠更是聪明机智,他眼见援兵势大,襄阳终不可守,他夫妇二人决意以死报国。但郭大侠的绝艺如果就此失传岂不可惜?因此黄女侠聘得高手匠人将杨过杨大侠赠送本派郭师祖的一柄玄铁重剑融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铸成了一柄屠龙刀,一柄倚天剑。”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0)

倚天剑 屠龙刀

掐指算算,张无忌那会距离郭靖、黄蓉的时代已经是100多年以后的事了。在《射雕英雄传》里,郭大侠是傻人有傻福,因缘聚会,最终学会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和左右互搏三大绝世武学,被武林尊为天下第一侠士。要说到金庸的书里面,最喜欢的人物就是郭靖了,人品好、武功高、爱国爱家,绝对正能量,所以包括他的家人,还有刚才讲到的《神雕侠侣》里的杨过杨大侠,都被给予了满满的正能量,而拥有了给力的人生!

本期要讲历史人物绝对一致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要说到和郭靖有类似的历史人物,一些爱好历史的朋友都会把目光投向一位叫做郭侃的蒙古帝国的将领。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1)

《射雕噢英雄传》剧照

那说到郭侃,绝对身世显赫,他的先祖就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他有个族人,元朝的时候也很厉害,那就是郭守敬。按理说你一个汉人,当时怎么能帮助外敌把枪口对准自己同胞的呢?

这还得从他爷爷郭宝玉说起,他爷爷也是个猛人,通天文、善兵法,曾经效力于汉化程度极高的大金。后来眼看着金国不行了,郭宝玉政治敏感度高,赶到金王朝将天下改易之时,转而投向了蒙古,因为勇猛无比,立了很大战功。后来蒙古四杰之一的木华黎把他引荐给了成吉思汗。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2)

电视剧 成吉思汗 郭宝玉

成吉思汗当时问他如何才能问鼎中原,郭宝玉对曰:“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图金,必得志焉。”可别小看这句话,这就是蒙古先取西南的南下战略的由来。在转过头,为什么说郭侃是郭靖原型之一,因为根据《郭侃传》正史记载,公元1252年,老郭是跟随着成吉思汗的孙子,书里面郭靖的把兄弟托雷的儿子西征,率领大军越过了喀什米尔,在1256年度过了阿姆河,侵入到波斯领土的鸾城阿拉莫德,这个地方是160年间让整个西亚闻风丧胆的回教伊斯玛伊教派暗杀教团的根据地。各位不妨回忆一下,《倚天屠龙记》书里边提到过这个组织。

暗杀团面对郭侃那也不行,在郭侃的指挥下破其精兵5万,而后郭侃率军是摧枯拉朽,一口气打到了黑衣大食国首都巴格达,把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经常提到的城市,一举给端了,直接导致了有503年历史的黑衣大食王朝的灭亡。至此郭侃一路杀来,总共是攻下了128座城池,但这并没有阻止西晋的蒙古铁蹄,很快郭侃又率军进入了叙利亚境内,把当时的富浪杀得是人仰马翻。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3)

巴格达

而这个“富浪”是个统称,指的是当时盘踞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徒骑士团或者是小国家群。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西方世界正在处于十字军东征时代,于是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中国武将,与来自欧洲十字军的骑士们展开了大战,结果面对地球那边忽然蹦出来的郭侃,身披重甲,看起来牛气哄哄的骑士们是一败涂地。

地中海岸郭侃是策马扬鞭,小亚细亚半岛很快沦为火海。郭侃不仅把当时富浪一帮首领们兀都算滩、加叶算滩、阿必定算滩等人等等,打的是跪地求饶,相继投降,还为蒙古大军又攻陷了120座左右的富浪城池,让当时的对手都不由得畏惧,惊呼,“东天将军,神人也”。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4)

武穆遗书

什么意思?就是东方的天将军真是神人,从这一点来讲,郭侃他梦幻般的军事作战生涯是跟书里面郭靖拿到武穆遗书之后,帮助蒙古西征是有些吻合的。即使是郭靖帮着成吉思汗制定进攻金朝的内容,也跟历史上的郭侃很相似。所以讲到郭侃,很多人怕是不了解,因为这绝对是一位被我们忽视的战神!有机会以后可以专门讲讲他。

在这么多部金庸小说当中,老实忠厚的郭靖我喜欢。还有一位性格完全不一样的家伙,我也很中意,那就是人性很光辉。但是精神胜利法加爱慕虚荣加官场厚黑学,学的是登峰造极的韦爵爷,尤其是《鹿鼎记》这部部小说,最后韦小宝是顶着建宁公主等7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隐姓埋名的结局,很让人羡慕。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5)

陈小春 版 鹿鼎记

回到节目当中,历史上有没有韦小宝的影子呢?有,但极少。根据清中叶有名的史学家诗人赵翼所写的《檐曝杂记》曾经进展过这么一段内容,说,“康熙中,圣祖尝遣侍卫托硕至彼定边界事。托硕美须眉,为女主所宠,凡三年始得归。 所定十八条,皆从枕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也就是说彼得大帝的一个姐姐,摄政公主索菲亚,那是个爱风流的女子,垂涎脱出的美色,在床上一番风流快活,一边是搞定了所谓的边界盟约18条,我们翻来覆去的在史书中找所谓的边界盟约18条肯定就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难道说从1685年到1686年清军将士们浴血奋战,迫使沙皇俄国起撤雅克萨之围后,签订了两国外交正式条约。既然是靠着美男计搞来的,虽然赵翼是个史学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他老人家说的。但是索菲亚一不是沙皇,二来《檐曝杂记》,有些内容看起来现在看起来那就是聊斋志异,所以只能说他写的这部书的这段内容跟韦爵爷有点相似。由于这本书属于野史,杂文,也就是拿来一说罢了。

金庸武侠历史真实故事(金庸武侠世界里的真实历史)(16)

尼布楚条约三种文本

好,金庸先生的小说往往都是历史时空大挪移,人家金老先生就有这样的本事,能从历史中去创造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读者非常愉悦的去阅读,而且还带来一个很棒的体验。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