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下角的曾阿姨发现天台出现类似蜈蚣的虫子,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太在意。可谁知一个月后,这些虫子不但没有灭绝,而且还越来越多,形成不小的规模,可把住户们吓坏了。

(视频来源:惠州电视台《第一直播室》)

曾阿姨所说的虫子↓

曾阿姨说,这些虫子早在一个月前就出现在天台上,因为当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藏在隔热层下面,抱着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大家没有过多理会。可谁曾想到,现今虫子不仅越长越大,而且还经常不安份,时不时跑到居民家里,十分招人烦。

一楼家里有像蜈蚣一样的虫子(惠州有居民楼出现大量小)(1)

查阅资料发现,这些虫子虽然长得像蜈蚣,但它的名字其实叫:草鞋虫。

蚰蜒(草鞋虫),这种昆虫体短而微扁,棕黄色,全身分十五节,触角长。栖息房屋内外阴湿处。蚰蜒的形态结构与蜈蚣很相似,蚰蜒爪的顶端有毒腺开口,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即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蚰蜒俗称“钱串子”,古时称“草鞋虫”,有的地方称“香油虫”。

夏季家居要防以下这些蚊虫

△ 蚊子

几乎没人能逃过蚊子的袭击,嗡嗡叫的蚊子叮咬皮肤时会分泌唾液,引起局部红肿、痒痛,甚至会因此感染登革热、疟疾、脑炎等疾病。

一楼家里有像蜈蚣一样的虫子(惠州有居民楼出现大量小)(2)

应对:如今,市面上防蚊的产品有很多,可以选择安全、合适的品牌产品。若是孩子被蚊子叮咬,可以在伤口涂抹碱性的肥皂水,盐水涂抹冲洗效果也不错,都能减轻红肿缓解痒痛不适。当然,也可以在药房或医院买一些专门的药水或中药制剂。

△ 跳蚤

这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动物体表的虫子,生活中往往出现在宠物身上。一旦纠缠上人,往往会躲藏在腰部、头发上,吸食人血,可引发季节性湿疹。被它叮咬后,伤口会出现红疹子,红肿痒痛持续时间长,大概7—15天才会消退。

应对:若家有宠物,一定要做好卫生工作,宠物长久“驻扎”的地方可用杀虫剂进行清理,避免让孩子和它过于亲密接触。小区里宠物常出没的地方,以及车库等公共区域也是危险地带。

△ 螨虫

沙发、靠垫、床垫等等,螨虫简直无所不在,在温暖潮湿的夏季更易滋生,会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产生一定刺激。一旦被螨虫叮咬,易引起炎症,伤口出现米粒或黄豆粒大小的丘疹、斑疹等。

应对:想要消灭螨虫,家居环境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沙发套、被罩等床上用品要勤洗勤换,被褥、草席要勤晒。不小心被叮咬后,可服用抗组胺药,涂抹解毒搽剂,若继发感染需考虑使用抗生素。

夏季外出不可忽视的飞虫

△ 蜜蜂

在暑假,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户外玩。孩子若是不小心招惹了蜜蜂,很可能被它蛰伤。

一楼家里有像蜈蚣一样的虫子(惠州有居民楼出现大量小)(3)

应对:若是意外发生,家长应尽快用针尖或镊子将蜂针挑出来,然后挤出蜂毒。再用肥皂水擦洗伤口,涂抹上食醋。若当时条件不允许,可折下一根带刺植物的刺,再用清水或瓶装水冲洗伤口,记住千万用手抓挠。

△ 隐翅虫

它们喜欢昼伏夜出,长得像蚂蚁,体内有毒。一般爬到人体表面没事,但若其被拍打或压碎,体内的毒素会沾到皮肤上,引起隐翅虫皮炎。

应对:在户外活动时,多注意避免接触,若是发现它爬在皮肤上,切勿拍或碾压,应把它弹走。

△ 蜱虫

每年的4—10月份是这种虫子的活跃期,去户外游玩或在树林中晨练者是危险人群。它们身上携带着病原体,可引发疾病,喜欢吸食人血。人被咬伤后,通常由7—15天的潜伏期。

应对:大家可以随身携带驱蚊水,最好不要在草地上或坐或卧。若发现身上有蜱虫,万万不可直接硬拽,以防其嘴上倒刺身体人体。正确的做法是应先用酒精涂抹,再用镊子取出,记住不可用手直接触碰。被咬伤后,最好及时就医,尤其是出现高烧症状者。

△ 蜈蚣

人体被这种多脚虫子咬伤后,毒液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引起剧烈疼痛、瘙痒,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情况,甚至陷入昏迷。

一楼家里有像蜈蚣一样的虫子(惠州有居民楼出现大量小)(4)

应对:最保险的做法是尽快就医。若情况不允许,那么应马上用肥皂水、小苏打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酸性毒液,再进行包扎,同时及早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用碘酒、消毒水处理。

综合 “东江传媒网”、育儿百宝箱、网络

编辑 李雪 邱慧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