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枪与火炮作为武器应用于战争中后,由于其射程和威力相较于弓弩有所增加,所以自然对弓弩有取代性的优势。

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随着西方火器逐渐传入并影响到东方,大量的新式火器应用于明朝的战场上。

那传统的弓箭对战西方火铳还有优势可言吗?是否已经被西方的新式火器给取代了呢?

咱们今天就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为例,看看明末弓箭手在对阵荷兰火枪手时,是否能够平分秋色乃至于更胜一筹!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1)

1、利用箭雨突破火器封锁的北线尾之战

根据一些传统的夸张说法认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如秋风扫落叶,而且貌似在火器上占据优势。

但实则根据郑成功方面的记录,以及荷兰方面大量的资料可以证明,郑成功攻台时装备的火器并不多。

其两万多攻台部队仍然是以冷兵器刀矛、盾牌为主,甚至就连用于野战的骑兵都少得可怜,火器部队自然也是更加稀有。

根据荷兰人的多方资料可以确定,郑成功麾下唯一一支全部装备火枪的部队,是一支约二三百人的黑人雇佣军。

其麾下的虎卫镇、武卫镇、骁骑镇、宣毅镇、援剿镇、后冲镇等,前去参与攻台的主力部队,则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旧式冷兵器部队,除配备少量的各式火炮之外,火枪、火铳的配比则比熊猫还稀少。

郑军普遍装备的远程攻击武器,就是广泛运用于古战场的弓箭,只要弓箭手的人数足够多,基本上弥补了火枪不足的尴尬。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2)

虽然在射程上不如火枪远,但是在效率上却比火枪高不少,从实战效果上看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最好的体现就是郑军登台第一战——北线尾之战。

郑成功麾下的名将陈泽带领本部七八百人,在北线尾沙洲展开登陆之后,就迎面向阻击他的荷军贝德尔部发起冲锋。

而贝德尔部有荷军240人,在发现郑军后列成阻击方阵开火,而且可以保证火力的持续输出。

当陈泽部冲锋到荷军火枪射程之后,贝德尔下令方阵依次开火射击,登时对郑军造成不小折损。

但是在荷军发射三排火枪之后,郑军基本上也冲锋到了弓箭的射程范围里,于是郑军也开始放箭进行反制。

敌人也不示弱,箭如骤雨,连天空似乎都昏暗起来,双方都有人死伤。”(《被遗忘的福摩萨》)

在双方正式短兵相接前,郑军虽然没有配备较为先进的火器,但是利用装备的弓箭射出“箭雨”,同样对列成密集方阵的荷兰火枪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3)

当然一个荷兰火枪方阵,或许可以团灭一个郑军进攻部队;但郑军的进攻部队,想靠“箭雨”摆平荷军火枪队,自然也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郑军却可以利用箭雨,对荷兰火枪手方阵造成扰乱,让他们的方阵慢慢变得动摇松散,直到最后露出破绽自行崩溃。

事实上也是这样,就在陈泽部发起正面冲锋与荷军对射时,还有一支郑军绕后对荷兰偷袭,荷军登时阵型大乱直至崩溃。

并最终在短兵相接后被全歼,成为郑军攻台打得最漂亮的一次胜仗,此战弓箭手的发挥极其出色

打出来并不亚于火枪的战绩。

2、弓箭手与火枪手在热兰遮镇对狙

在郑成功对热兰遮城堡围困初期,双方在热兰遮城外热兰遮市镇中,进行反复的争夺和拉锯战。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郑军弓箭手与荷兰火枪手,在市镇街道的“中门对狙”大战

热兰遮市镇起初因为没有城防措施,所以在开战不久便被郑军以绝对优势攻占,并且把市镇修整成前沿火炮阵地。

当然起初这里也是有荷军火枪兵驻守,只不过顶不住郑军的潮水般涌入,被迫烧毁部分市镇后撤入热兰遮城。

然而荷军始终担忧郑军会近距离炮轰热兰遮城,所以在总督揆一在召开军事会议后,同意让部分荷军火枪手潜入到市镇里。

对郑军修筑的火炮阵地进行破坏,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射杀郑军的有生力量,其实这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狙击战。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4)

因为过去偷袭和猎杀的都是荷兰军中的狙击手。“若干狙击兵,在阿尔多普上尉的指挥下,调到市镇阻击敌人。”(《被遗忘的福摩萨》)

结果就是郑军猝不及防地被偷袭,导致郑军本来就不多的攻城火炮,在丧失被荷军给破坏和钉死火门的达数十门。

此后这支荷军狙击手部队,就藏身于热兰遮市镇中伺机而动,因为他们料定郑军肯定会反攻。

事实上也是这样,反应过来的郑军迅速组织了反击,很快就再次攻入了热兰遮市镇,但是荷军并没有跟他们正面对决。

而是藏身街道房屋里进行点射和狙击,一时间让杀进来的郑军伤亡惨重,不过很快郑军的弓箭手就上场了。

当敌人发现我们(指荷军)时,敌方的弓箭手和我方的狙击兵,便展开了一场生死战斗。”(《被遗忘的福摩萨》)

在大概确定了荷兰狙击手的藏身方位后,郑军的弓箭手也会迅速寻找有利地形,比如可以掌控视野的屋顶和方便狙杀的房屋。

然后利用“箭雨”对他们集火。

许多弓箭从街旁和屋顶射来。”(《被遗忘的福摩萨》)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5)

再把荷军的狙击手给“火力”压制后,郑军的弓箭手就会对荷兰狙击手进行定点射杀,并最终将荷兰狙击手成功逼退。

不过单从战绩上看的话,郑军的弓箭手并没有捞到便宜,相较于荷兰火枪狙击手,损失也可谓之惨重了。

这一场狙击大战之后,荷兰统计自身被弓箭射杀三人,中箭受伤的有若干人,相对来说折损不是很严重。

但是郑军的弓箭手就吃大亏了。

这次出击(市镇狙击战),后来有人议论说,敌人尸首遍野,抛弃军需物品无数。”(《被遗忘的福摩萨》)

由于最后是荷军狙击手先行撤退,所以他们并不能统计郑军的折损情况,而郑军方面更是没有任何记载。

所以在这次中门对狙大战中,郑军相较于荷军无疑折损更多,至少会损失几十乃至于上百人。

但最终能用弓箭逼退狙击的火枪,可见郑军弓箭手的确不是吹的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6)

3、荷军对郑军弓箭手评价极高

在郑成功征台的大小战役中,都不乏荷兰人对郑军弓箭手的记录,他们对郑军弓箭手的评价极高。

甚至称赞在攻台大战中,弓箭手的出力是最多的。

弓箭手是国姓爷最为精锐的部队,作战大部分依靠他们。”(《被遗忘的福摩萨》)

当然这也是国姓爷的无奈之举,但凡他有火枪火铳装备部下,也犯不着需要靠弓箭手上阵,才能在作战中弥补远程射击不足的弊端。

虽然荷兰人装备的都是火枪,但他们也承认在与郑军弓箭手的对阵中,弓箭手所表现出来的战斗素养,甚至要优秀于荷军火枪手。

尤其是在双方远距离对射的时候,弓箭手的命中率似乎比火枪手要高,至少对武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要不荷军高。

他们在远距离内,也能使用巧妙地使用弓箭,其娴熟程度,使我方步枪手黯然失色。”(《被遗忘的福摩萨》)

郑军的弓箭手之所以这么优越,应该跟长期在金、厦一带跟清军对抗有关,此外郑成功本人也对弓箭骑射很感兴趣。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7)

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极其出色的弓箭手,这或许是他着力于培养弓箭手的原因。

根据被郑成功俘获的荷兰工程师——菲利普·梅,在自己的回忆著作《梅氏日记》中记载,郑成功曾给菲利普演练高超的箭术。

在1661年1月28日的时候,郑成功曾经把菲利普带到驻防的海边,给他显露出自己不常示人的骑射本领。

先是对着大海射箭热身。

他就向海边射出三只箭,问我最后那支箭,飞了有几步?”(《梅氏日记》)

菲利普作为专门搞测量的工程师,自然对揣测距离是比较专业和靠谱的,他回答说大约有120步远。

郑成功说他猜对了,但实际距离可能会更远些,郑成功对此是很自信的。

随后就让人在海边立了三个靶子,靶子就是由木棍、圆环和红纸简单构成的,木棍插在地里固定起来,圆环上贴着一张红纸充当靶心。

值得注意的是红纸非常的小,菲利普说跟荷兰的银币大小类似,估计还没有手掌心大。

然后郑成功就在箭袋里插了三只箭,转身上马开始向三个靶子狂奔,骑到距离靶子200公尺(200米)的地方,才调转方向跟排列的靶子平行奔驰。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8)

然后搭弓射箭开始发射,请欣赏郑成功的骑射表演:

让马所能跑得最快的速度,疾驰而来,拔一箭射中第一根棍子的箭靶,第二支箭射中第二根的,第三支箭射中第三根棍子的箭靶。一路跑来都维持同一速度,既没有停下来,也没有减速。”(《梅氏日记》)

郑成功瞬间三箭连中三个银币大小的箭靶,而且是在马匹快速奔驰下进行的,这行云流水的操作直接震惊了菲利普。

既然郑成功的箭术都这么高超,其麾下的弓箭手水准自然不会太差。

至少是打得荷军火枪手心服口服了。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郑成功的水师火炮和火枪(弓箭对战火枪没优势)(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