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西吉县马铃薯核心产区种植结构单一、养殖业落后以及马铃薯连作导致土壤生态功能退化等难题,按照“稳定马铃薯产量、增产玉米促进养殖业发展”的思路,研发提出了马铃薯与玉米间套作带比为4:2(4垄8行马铃薯与2垄4行玉米)的马铃薯/玉米宽幅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通过增加马铃薯及玉米的种植幅宽和带比,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玉米宽幅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的劳动生产效率。

与传统的马铃薯连作种植模式相比,马铃薯/玉米宽幅间套作即可以显著提高降水、光、热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能有效缓解“薯饲争地”的矛盾,也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修复土壤连作障碍、降低马铃薯烂薯率,达到绿色生态种植的目的。特别是通过构建马铃薯产业与草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从根本上破解马铃薯优势产区种植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风险大和土壤生态功能退化等难题,走上了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道路。

马铃薯燕麦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西吉县马铃薯产业与草畜产业融合发展)(1)

图1 马铃薯/玉米宽幅间套作图

2018年至2022年,西吉县政府连续5年将马铃薯/玉米宽幅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纳入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推广应用。2019年,院地合作团队在红耀乡张白湾村建立核心示范区3500亩,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1628.3公斤-1970.6公斤,马铃薯商品薯率提高5.3%,烂薯率降低7.2%,平均亩产玉米籽粒152.6公斤,干玉米秸秆164.8公斤;

2020年在该村示范推广4944亩,马铃薯亩产量与露地连作的传统种植相当,但商品薯率较露地连作种植提高6.1%,烂薯率降低4.6%,同时每亩可多收获饲用玉米鲜草1420.3公斤-1752.7公斤。从而使张白湾村在稳定马铃薯生产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养殖业缺乏饲草料的问题。 2021年,针对红耀乡张白湾村马铃薯间套种玉米品种饲用价值不高以及生产的大量玉米秸秆被浪费等问题,建立的5300亩的马铃薯宽幅间套作玉米示范区将玉米品种由以往的籽粒玉米转变为粮饲兼用玉米,提高了玉米鲜草产量与品质。同时,通过采用以玉米全株青贮为主的玉米收贮社会化服务,制作全株玉米包膜青贮320吨、全株玉米窖贮350吨,建立以饲喂青贮饲料为主的养殖示范户38户,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与2018年相比,张白湾村的肉牛存栏数由132头增加到264头,羊存栏数由768只增加到1100只,初步形成了马铃薯产业与草畜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显著提升了张白湾村耕地肥力水平。通过对20个养殖户和20个非养殖户农田土壤肥力监测表明:养殖户农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效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等土壤肥力指标较非养殖户农田土壤平均分别提高5.13%、6.48%、9.64%、10.28%、52.54%和21.62%。养殖户和非养殖户相比,每年亩增施1500公斤-2000公斤的农家肥是土壤肥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2022年,西吉县进一步加大了示范推广力度,采取县、乡、村联动,责任到乡、村领导的组织方式,示范基地建设和面上推广相结合,在红耀乡、西坪乡及马建乡等示范推广马铃薯/玉米宽幅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5万多亩,通过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宽幅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极大的促进了西吉县马铃薯产业与草畜产业的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