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1)

我们日常能见到的反犬旁的字加起来有200个,常见的而且我们能确定地读出准确读音的,大概不超过30个。

可以自己掐指算算,能够准确认出超过25个就算是汉字认字基本功扎实了。如果能认识《康熙字典》里全部的459个犬旁的字,那就是天人了。

跟狗子有关的字大多都很有趣,不仅能够反映出狗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而且还可以窥探到古人造字时候的心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不是反犬旁的字,而是犬字旁。举例来说,主要说的是“献”(右边有“犬”)这类字,而不是“狗”(反犬旁)这类的字。

犬字旁的字就没有反犬旁那么多了,普通的字典里一共收录了十几个犬字旁的字,我们来看看它们怎么有趣。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2)

没有“犬”却跟狗子有关系的字

【类、奖、拔】

这三个字看着都不是犬字旁,但是这三个字可是实打实地跟狗子有关系。

类,繁体字是“類”,米下边是个犬字。类字的本意就是指狗子的种类繁多。《说文解字》:“类,种类相似,唯犬为甚”。

奖,在篆书里下边是个“犬”字。《说文解字》:“奖,嗾sǒu犬厉之也。从犬,将省声。”

奖的本意是人驱使狗出击的动作和声音,嗾犬就是这个意思。好比我们跟狗子说:“大黄,上!”不过古代是怎么嗾狗的就不知道了。

狗子听从主人的指令代表了忠诚,自然就值得奖赏了。所以,现在奖的主要用意就来自于此。

拔,这个字就有点小邪恶了。我们现在用到的意思是把东西从别处拔出来,但是这个字最初是“犮”,后来演变过程中加了提手旁。

犮字是个实打实的犬字旁,把右下的“又”字拆散就能看到“犬”了。这个字的本意是指狗和狗在交配结束之后,各自分头跑开。跑开之前必然需要“拔”,于是古人就造了这个字。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3)

能看到“犬”却不认作犬字旁的字

【哭、莽、获、狱、器、默】

也可能是我打开方式不对,在字典中查“犬字旁”,这几个字不在犬字旁的行列中。

哭,为什么和狗子有关,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古人,《说文》里解释说哭是人在监狱里哀嚎,后来又有人解释是用狗哀嚎来表示哭。不过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就反驳过这种说法,我们姑且相信《说文》吧。

哭和笑这两个字相对于很多常用字出现的时间晚,这很让人费解为什么这么常见的内容早期汉字里不造。

这其实也不算太奇怪,汉字里表示哭的字很多,古代人把哭分类分得太细了,比如泣、涕、啼、号、嚎等等。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4)

莽,本身是个会意字,从犬,从茻。原意是狗子跑到草丛中去追兔子,现在意思是广阔、草丛、粗鲁等,都是它的引申义。

获,本意是指打猎得到飞禽走兽。古代打猎通常要带猎犬,所以“获”跟狗子也就这么多的关联。

狱,这个字就有点意思了。左右都是狗子,中间是“言”,本意是指公堂上通过言论相互争斗,就是现在说的诉讼、打官司。打完了官司就有一方人要下狱了,于是就引申为监狱监牢。

本来跟狗子的关系不大,但是造字的时候为了营造起激烈的对峙氛围,就让两只狗子加入战团。狗子多少有点小无辜,但是在古人眼里,两只狗子能造成的杀伤力一定是不容小觑的。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5)

器,本意是一条狗子四周有四张嘴,表示它在防范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本意是指狗子在大叫看守东西。后来本意消失,引申为装东西的器具。

默,这个字也很奇怪,狗子出现的字要么大叫要么哀嚎,怎么突然不作声了呢?默的本意是指狗子突然窜出来咬人。俗话说,咬人的狗不叫。默的本意完美解释了这句俗话。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6)

看起来跟狗子无关的字

【臭、然/燃、状、献】

臭,古代的臭有嗅的意思,本义指用鼻子辨别气味。比如其臭如兰,意思是闻起来像兰花的香味。

这个字另外一个知识点是这个“自”,自在这里指鼻子,这个字造字之初的形状就像一个人的鼻子,人们在指自己的时候都会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它就变成了指代第一人称。

“我的鼻子跟狗子一样”来表示嗅觉灵敏,其实也是承认狗子的鼻子非常灵敏,在辨别气味方面能力出众。

然、燃,看起来跟狗子似乎也找不到关联。然的本意是燃烧,所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说。

从这个字最初的字形上看,跟现在区别不大,左上是肉,下边是火,右上是狗子。猜测到底是狗子在看守着烤肉的火堆呢还是火上本来烤的肉就是狗子……

古人没有留下很明确的解释,倒是有一种说法是燃就是烤狗肉。

古代行军的时候军队都会带着狗,一些用作警戒,一些就是吃。吃狗肉在古代是非常成系统有传承的事,所以烤狗肉在造字的时候并非没有可能。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7)

状,本意是指狗子的形态各异,引申为状态。没想到吧,“奖状”两个字都跟狗子有关系。

献,本字左为“鬲”,右为“犬”。“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三脚高足大肚的器皿,常在祭祀时盛放肉食。

在这个字里,把狗子作为祭品供奉祖先神灵,能看得出狗子在人的心目中是有一定地位的,不然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拿东西糊弄神灵。

《道德经》里有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草扎的狗。

古代祭祀的时候如果穷人家没有狗子或者舍不得牺牲狗子怎么办,这就出现了刍狗,用草扎的假狗子作为祭祀品。反正用狗子祭祀这个规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以保留。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8)

最后说两个反犬旁的字

【猜、独】

猜,现在的意思跟狗子似乎丝毫没有关系,但是猜字的本意是狗子看家,侧重于警惕。

狗子警惕的时候就会用怀疑的眼光看所有人,于是引申出了警惕陌生人、提防坏人的意思,再次引申就是估量对方真实意图,那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意思了。

独,古人的理念中“羊为群,犬为独”。

也许是古代的狗子性格和现在的有所不同,从造字中可以看出,古人非常强调两只狗不能在一起。

比如这里没有提到的一个字“㹜”yín,看字形是两条狗子,意思是两只狗互相撕咬。以及前文中提到的“狱”,只要有两条狗子在一起就没好事。

另外独在古代还指一种动物,跟猿猴是一类,它只要一叫,猿群就散了。这也是其他上百个反犬旁字的造字规律之一,反犬旁的字大多数都是某些动物的名字,比如狼狈狐猴等等。

花鸟鱼虫的文字演变(人和狗子有多亲密)(9)

从犬字旁的字来看,大部分都是采用了狗子的某一种特征,比如嗅觉灵敏、善于看家护院、参与狩猎、忠诚等等,这些都证实了一点,狗子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好朋友。

可是从造字中看,狗子并不承担搞笑职责,这倒是可以看作是现代人对狗子功能的进一步开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