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改善,关系着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打开窗户通风透气,这是每天大家必做的事情,但在以前,对住在永宁县望远镇清河苑小区的曲受武而言,却是奢望。“以前白天只能开一小会儿窗户,因为晚上的气味实在受不了。”曲受武对记者说。

  不仅是曲受武,难闻的气味也一度让周边的商户和居民有苦难言。“特别臭,有一种发酵的臭味。夏天的时候开窗户睡觉,半夜都把人熏醒来。”望远镇三里屯花园小区门口商户马芸芸说。

同创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宁夏(银川改善生态环境)(1)

  居民口中的难闻气味就是位于望远镇的宁夏泰瑞制药有限公司所致。泰瑞制药是永宁县的纳税大户,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在发酵、提炼和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异味,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是要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的“GDP”,还是舍去税收走绿色宜居的路子?显而易见,银川选择了后者。从2018年6月开始,我市着手启动药厂搬迁计划,8条制药生产线全部迁建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如今,没有了异味的困扰,百姓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同创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宁夏(银川改善生态环境)(2)

  “现在泰瑞也搬迁了,环境大有改善。”曲受武说。

  “夏天可以随便开窗睡觉了。政府为人民办了实事、办了好事,我们心里非常开心。”马芸芸说。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更要有科学的统筹规划。眼下正是供暖季,但是在兴庆区红运新村的居民家中干干净净,没有煤渣、粉尘的出现。居民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连续度过两个干净、温暖的冬天,正是得益于我市2018年开始实施的“东热西送”集中供热项目。

  “以前铲车铲炉渣的时候,噪音特别大,有时候做饭的时候煤渣都能吹进屋子里来。从华电改造以后,暖气热了,卫生也清洁了,各方面都非常满意。”红运新村小区居民对记者说。

同创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宁夏(银川改善生态环境)(3)

  蔚蓝银川,初心淬炼。作为我市重要的环保、民生及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银川“东热西送”集中供热项目两期工程为我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近700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在2018年11月建成,投运当年,就使我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7%,PM2.5平均浓度下降21%。

  银川市供热燃气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志敏告诉记者,“东热西送”集中供热项目的实施,对我市的供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结束了银川市分散燃煤锅炉供热为主的局面。“完成了中央环保的督察任务,全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一共拆除及关停了燃煤锅炉73台、2865蒸吨,另外,全市的供热质量显著提升,供热投诉有效下降。”

  近年来,我市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制定涉及燃煤锅炉淘汰补贴、散煤治理等多项惠民、惠企政策,组织部署“散乱污”治理、臭氧污染攻坚等多项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程度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改善幅度排名第四。“银川蓝”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