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妈可能一直都不会去注意自家宝宝耳朵上那个非常非常小的洞老人说那是“聪明孔”或“富贵仓”,有这个洞的宝宝是聪明、有福气,将来吃穿不愁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耳朵上的小洞,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宝宝耳朵上有小洞洞怎么回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宝宝耳朵上有小洞洞怎么回事(宝宝耳朵上的洞不是)

宝宝耳朵上有小洞洞怎么回事

很多爸妈可能一直都不会去注意自家宝宝耳朵上那个非常非常小的洞。老人说那是“聪明孔”或“富贵仓”,有这个洞的宝宝是聪明、有福气,将来吃穿不愁。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耳朵上的小洞。

王俊凯耳朵上也有

其实,这个小洞的真正名字叫『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畸形。成年后,依然会存在。如严重发炎,是要挨刀的!

这个耳洞很多宝宝都有,且有遗传性

“耳前瘘管”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熊猫君顺手拉了身边小伙伴看了下,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有。

为什么会有这个洞呢?医学上的解释是:

耳前瘘管其实是没有完全退化的“腮”。正常情况下这个“腮”会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消失,但是有部分胎儿在“腮”没有完全消失前就被生出来了,于是就有了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的确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男女发病比例约4:1。

每个人耳前瘘管的位置可能略有不同,常见的是图中黑点的这几个地方,爸妈可以在宝宝耳朵上仔细找一下。

很多时候,耳前瘘管只是个小洞,没有其他特殊症状,有时候可能会有一点臭臭的白色分泌物,只要用干净的棉签蘸上碘酒轻轻处理了就行。

所以,即便宝宝有耳前瘘管,爸妈们也不用太紧张,只要不发炎就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发炎了,就要重视及时处理。

大部分不会发炎,少数发炎的原因

大部分孩子不会发生炎症感染,发生炎症感染的是少数,主要和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瘘管不通畅

耳前瘘管其实和我们正常的耳道差不多,里面的上皮组织会脱落,皮脂腺分泌,会产生分泌物(耳屎)。有些宝宝的耳前瘘管不通畅,堵住了,瘘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来,时间长了,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引起瘘管发炎。

●瘘管的内分泌物特别多

有些宝宝瘘管内的皮脂腺分泌特别旺盛,产生的分泌物也别多,即使瘘管是通畅的,但是分泌物来不及排出去,也容易引起感染。

1~3岁的宝宝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抵抗力相对较差,发生感染的概率也更高。冷热交替的季节,更容易发生耳前瘘管感染。

很多爸妈不知道宝宝耳朵上这个小洞为啥会有分泌物,闻闻还有点臭臭的,一心想要弄干净,就用手硬挤,结果悲剧了。

挤压耳前瘘管,相当于把原来相对平衡的状态打破了,原本管道是通畅的,但受到外力挤压后,反而把管道压扁了或是变形了,导致管道堵住,管道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去,然后就很容易发炎。而且,挤压还会导致炎症扩散,加重发炎、感染的症状。

有的大人挤压宝宝耳朵上的小洞时,还没注意清洁手,带有细菌,一接触,免疫力弱的小宝宝就“中枪”了。

那为什么耳洞分泌物是臭臭的呢?这大多是细菌发酵造成的,这时如果大人再硬挤压,就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更容易发炎了。

一次感染后就会反复,医生一般建议手术

一部分有耳前瘘管的人,平时没有任何不适感,但发炎过一次,就麻烦了,后面可能会反复发作。

耳前瘘管一旦急性发炎,要先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局部热敷。如果有脓肿,要到医院手术切开引流。

等发炎情况控制住后,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就要进行瘘管切除术。因为虽然从表面上,耳前瘘管只有一个小洞,但是在其内部却深不可测,不仅可能有很多分支,还可能直达颅内。

并且一旦一次发炎后,就非常容易反复,如果不切除瘘管,很可能造成瘢痕粘连,最终形成脓瘘和瘢痕,严重的还可造成耳廓畸形。

所幸的是,这是个非常小的手术,时间也比较短,一般30分钟到一小时,加上现在医疗技术发达,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后遗症,疤痕也不怎么明显。

反复感染,创面会逐渐增大,再做手术会更困难,还会留下大的疤痕,影响美观。如果缝合不了,可能还需要皮瓣移植。

想要宝宝不吃苦,预防发炎是关键

正确护理有耳前瘘管的宝宝,预防不发炎:

●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抓挠

要经常帮宝宝清洁小手,宝宝好动,摸来摸去,很容易沾上细菌,如果这时候他因为耳朵痒,乱抓一气,就有可能把细菌带进耳前瘘管,导致感染。有分泌物流出时,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干净就好了。

●正确清洁宝宝的耳朵

平时,不用刻意每天都清洗宝宝耳朵,只要一周一两次,用清水轻轻地清洗宝宝耳朵后擦干。或者用棉签蘸上清水,轻轻地擦洗。

医生表示,只要没有发生感染,游泳、洗澡都是不影响的。但是一旦发生过感染,感染部位要尽量少碰水。平时也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或游泳后,用干棉签轻轻擦干。

●一旦出现异常,就要马上去医院

如果耳朵上的小洞出来的分泌物比平时多了,红肿,或者宝宝莫名多了去抓耳朵的动作等,爸妈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处理,马上去医院看!

细菌感染的速度快,越早去医院越好,及早控制发炎。如果医生建议动手术的话,爸妈一定不要拖着。

●让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医生说:他们曾遇到过用细针头、牙签等,塞入耳前瘘管的孩子。宝宝对“洞”的想象力有时候真要吓死人了!

所以,等宝宝大一点,不妨告诉他这个耳洞的真正原因,让他不会因为不懂而好奇自己为什么耳朵上有个小洞,学会自我保护。其实保护好了,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出现严重发炎和不舒服的。至少,我们这代人做父母,不会再跟宝宝说,这个耳朵上天生的小洞是“聪明孔”、“富贵仓”了吧。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最常见的耳前瘘管,身体其它部位的小洞也有可能是“瘘”(先天没长好):比如腮瘘(一般在胸部锁骨以下)。还有甲状舌骨瘘,位置一般在脖子前面正中线(从颈部舌骨到胸骨上面)。

这些“小洞”非常容易被忽视,但平时可能都有黏性分泌物,要好好护理,一旦发炎就要去及时医院处理。

获取更多育儿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熊猫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