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章皇后,13岁成为皇后,20岁成为太后,77岁去世,当了57年太后,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后。

13岁封后 无宠无子

孝惠章皇后,名阿拉坦琪琪格,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第二任皇后,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庄文皇后同母哥哥满珠习礼的孙女,也是孝庄的侄孙女,妹妹为顺治淑惠妃,姑姑是顺治悼妃,顺治废后是她的堂姑。

顺治十年八月二十五日,顺治终于如愿以偿地废了自己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降为静妃,侧居西宫。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1)

《少年天子》郝蕾饰演静妃

第二年六月,在孝庄太后和众王公大臣的坚持下,又不得不迎立才13岁的博尔济吉特氏阿拉坦琪琪格为第二任皇后,她的一位妹妹也同时入宫为妃。

博尔济吉特氏入宫前三个月,康熙皇帝出生了。两年后,顺治最爱的女人董鄂氏进宫了。

顺治对这位年轻的皇后可以说始终是无宠无爱,徒有皇后虚名而已。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2)

《少年天子》孝惠章皇后皇后

尊封太后 祖孙和谐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24岁的顺治皇帝驾崩,年仅8岁的康熙继位,尊48岁的祖母为昭圣太皇太后,尊20岁的嫡母为仁宪皇太后,尊生母佟佳氏为慈和皇太后。

此时的博尔济吉特氏才开始迎来她人生的幸福时刻。

康熙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康熙奉祖母太皇太后、嫡母仁宪皇太后和赫舍里皇后一起前往祭谒顺治陵寝,此时的仁宪刚好30岁。

在清朝历史上,皇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谒陵,这是第一次,以后也没有过,仅此一次。由此也可见,祖孙三代媳妇在一起还是很和谐融洽的。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3)

康熙十九年十月初三日,仁宪皇太后40岁寿辰,康熙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当时昭圣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康熙帝、皇太子胤礽祖孙四代欢聚一堂,整个清朝仅见。

孝庄去世 母子情深

康熙二十六年,昭圣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病逝,年74岁,仁宪太后哀哭倒地,不能起身,康熙也是哀痛至极,割辫以表孝思。

此后,仁宪皇太后成了康熙唯一最亲近的长辈,二人的感情开始进一步加深。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4)

康熙二十八年,康熙为仁宪皇太后新修建的宁寿宫落成,康熙亲率所有王公大臣以隆重的仪式恭请皇太后入居新宫。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巡幸塞外,正赶上仁宪太后寿辰,康熙特意奉书祝贺,仁宪太后派人送来衣裘,虽然当时天不算冷用不上,康熙还是很高兴,特意写书信向嫡母并表示等到天寒一定欢喜服之,并将一些水果干和土特产派人一同送回宫中,给太后尝鲜。

东巡回家 大宴宾客

康熙三十七年七月,康熙奉皇太后及7位皇子共两万多人,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第三次东巡盛京祭祖。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5)

康熙东巡图

九月初,康熙陪着仁宪太后来到她的出生地科尔沁草原,这是她离开49以来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也是孝庄太后一生梦想的事情。而且康熙还亲自到仁宪太后祖父满珠习礼墓前祭奠行礼。

在科尔沁草原时,对于前来朝见拜谒的翁牛特、喀尔喀、喀喇沁、土默特等蒙古各部王公,康熙均“赏以白金彩缎”,并在草原上支架起供太后皇帝使用的高贵华丽的黄幄,和蒙古王公大臣们居住的一座座崭新的蒙古包。

不仅如此,康熙还按照蒙古习俗,举行了隆重的蒙古大宴,长长的宴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酒香肉,男女老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响彻草原。仁宪皇太后看到故乡的亲人们和如此热烈的场面倍感高兴和亲切。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6)

蒙古大宴

康熙还曾作诗一首,记载这次盛大的宴会。

大野支黄幄,长筵藉黄沙。

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

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

提携皆妇稚,千帐动欢歌。

此次东巡,从七月出发,到十一月才返回京师,是历时最久,路途最远的,前后共计103天,在科尔沁草原就呆了40多天。这肯定与仁宪皇太后有很大的关系。

陪同南巡 饱览风光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康熙奉皇太后和几位皇子们进行了第三次南巡,沿途接驾也是十分壮观,圣驾临幸驻跸的地方,都建有锦亭、画廊,张灯结彩,十分壮丽。

康熙陪着仁宪皇太后乘舟沿运河南下经山东入江苏,途径淮安、扬州、苏州,自杭州回銮。饱览了江南一带山川人物和秀丽风光。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7)

康熙南巡图

第二年赶上仁宪太后六十寿,康熙亲制词赋以表庆祝,并准备举行隆重宴会,但是仁宪太后崇尚节俭,婉拒了。

七旬大寿 其乐融融

康熙四十九年,也是皇太子胤礽复立第二年,正赶上仁宪太后七十大寿,《清圣祖实录》记载,正月十六日,宁寿宫内举办了盛大宴会,已经57岁的康熙,还特意效仿老莱子戏彩娱亲的故事,跳起满族的蟒式舞向仁宪太后祝寿。康熙皇帝为嫡母跳舞祝寿一举措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帝王史上实属罕见。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8)

当年三月初十,康熙请皇太后在畅园雅玩斋一起进膳观赏梅花。母子品茗闲聊,情意融融,尽享天伦。康熙诗兴大发,吟诗一首:

当年梅雪伴,今岁暮春迟。

银杏舒新叶,木兰盖绿枝。

花当亭畔发,香逐雨中移。

别殿陈鲜蜜,尚方献瑞芝。

老来舞膝下,珠草到仙墀。

敬上乔松祝,欣瞻王母仪。

捧觞称寿句,进酒问安词。

地润铺红萼,波澄敛玉池。

高峰多爽气,绮树得丰姿。

漏转催辰半,表行近画奇。

承欢同家日,孝思莫违时。

会庆思经义,千秋古训垂。

妹妹去世,用心安慰

康熙五十二年,与仁宪太后同年入宫的亲妹妹淑惠太妃去世了,姐妹同时入宫,在宫中相伴近60年,在整个清朝乃至整个封建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了。

此时的仁宪太后已经73岁,妹妹去世,加上自己齿茫茫,发苍苍,心中不乐,她对康熙说,我的牙齿都动摇了,已经脱落的就不痛了,没有脱落的,疼痛难忍,大概是我也要去了吧。

康熙回答说:太后圣寿已经超过七十多岁,孙子和曾孙子加起来都有一百多了,您的孙子们很多都已经须发将白、牙齿将落了,何况您这样高寿的人。先辈们尝说家里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这正是太后福泽绵长的好兆头啊!

仁宪太后听了,欢喜不已,笑着说:“皇帝此语,凡我老妪辈,皆当闻之而生欢喜也!”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9)

深情厚谊 无憾而终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四日,仁宪太后病重,此时的康熙已经64岁,因为废立太子之事心力交瘁,头晕目眩,腿脚浮肿地已不能走路,却仍然以帕子裹住双脚,乘着软舆到宁寿宫,跪在仁宪太后塌前亲自侍奉汤药,太后昏迷之际,康熙跪在床下,捧着太后手呼唤说:“母后,我在此”。

太后听到康熙的呼唤,睁开眼睛,已经虚弱地说不出话来,她握着康熙的手,久久地凝视着他,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对康熙帝充满着无限的眷恋与感激之情。

十二月初六晚,仁宪皇太后走完了77年的人生之路。谥号孝惠章皇后。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10)

嫡母去世,康熙坚持同当年祖母孝庄去世时一样,行割辫之礼以尽哀思,而且仁宪太后在去世前后的近一个月里,康熙一直住在苍震门内,没有回寝宫。

十二月十五日,他亲自到宁寿宫奠酒致祭,望着宁寿宫一切旧物,回首往事历历,康熙帝悲不自胜,由衷地发出“当此之时,止有孝敬朕之人,并无爱恤朕之人”的哀叹,忍不住痛哭失声,抽泣不止。

首建后陵 开创先河

许是受祖母孝庄没有葬入盛京皇太极昭陵的影响,孝惠去世后,康熙也没有将其葬入父亲顺治的孝陵之中,而是在孝陵东侧1500米处,为孝惠章皇后单独另建了一座陵墓,初称"新陵",后改为“孝东陵”。

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孝惠章皇后葬入孝东陵中,此前去世的顺治7位妃子、17位格格、4位福晋也一并迁葬入陵中。

顺治皇帝个人资料(13岁成为顺治皇后)(11)

孝东陵首开为皇后单独建陵的历史,无前例可循,因此规制尚不完备,出现皇后陵兼妃园寝的情况。而后世皇后陵以其为蓝本,进行了修复和完善,再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荣华一生 含笑九泉

孝惠章皇后的逝世,使康熙帝失去了皇室中的最后一个长辈,给康熙生命最后的五年,留下一个不可弥补的缺憾。

孝惠章皇后77岁的一生中,有64年是在皇宫中度过。康熙出生后三个月便有了这位嫡母,直到他去世前五年,嫡母才离世。康熙整个61年帝王生涯中,孝惠陪伴了他整整57年,这也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而孝惠章皇后她虽贵为太后,身居深宫,但从不干涉朝廷政事,与孝庄太皇太后、康熙的几位皇后和康熙本人都能和睦相处,与康熙更是感情深重。

她作为皇后,虽无宠于顺治皇帝,却得到了康熙最大的尊崇和孝顺,一生富贵荣华,无忧无虑,当了整整56年的太后,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后,也算是一生无憾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史编年•康熙朝》、《庭训格言》、《康熙起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