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写牌匾或写的文章最后落款时,为什么都会写“谷旦”两字?

文‖衡东诗勤

前年修谱时,我看到了先人写的各届谱序,谱序的落款都有“谷旦”两字。当时我很是不解:这谱序的落款为什么要留下“谷旦”两字?现代人写文章在落款时,一般只写地点、时间和名字,并不会写其他,那“谷旦”这两字是什么意思呢?

士不可不弘毅匾额(古人在写牌匾或写的文章最后落款时)(1)

一.“谷旦”美好的日子

于是,我回家找到了《辞海》:“谷旦”,是表示晴朗美好的日子。“谷旦”一词源自《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诗中有:“谷旦於差,南方之原”之说。《毛传》解说:“谷,善也。”各地百年以上的古建筑牌匾上的落款小字多是“谷旦”这俩字。

通俗地讲,匾额中的“谷旦”是作“良辰吉日”讲,谷字象玉璧上那些凸起的点,带着一个小尾巴,就象发芽的谷粒,收获希望,谷字的寓意是丰收喜庆!旦字是象形字,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生机勃勃,总之这两字在古代都有吉祥含义!

一个能挂牌匾的人家,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牌匾就会选择在一个良辰吉日时挂,所以就约定俗成,在牌匾的落款写完具体时间后,就会添上俩字“谷旦”,仪式感圆满了!古时是写穀,穀是谷的繁体,穀旦和谷旦两种写法的意思是一样。

士不可不弘毅匾额(古人在写牌匾或写的文章最后落款时)(2)

二.“谷旦”是一个地名

对于“谷旦”的解释,古人又有一说,说是一个地名。《唐书、地理志 》云:武德三年(公元620 年),析河阳,置谷旦县,四年省。后人称呼为“谷旦”,成为村庄。迄今,反而呼它“郭旦”,否则,外地来人打听其村,是不会有人知晓的。

五代时期的郭威,原为后汉天雄节度使。据说,因汉隐帝刘承佑有疑于他,他就立即隐居到了此地,远离汉隐帝的视线。每当日出便起身操练兵马,于乾佑四年(951年)起兵反汉,很快便攻进了汴京城,隐帝为乱兵所杀,郭威随于汴京称帝。

由于他的出身贫寒,十分同情民间疾苦,登基之后,非常注意节约,虚心纳谏,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废除苛捐杂税,积极奖励生产,一时夭下大治,人们感激他是一位好君主。因而,将他天天早晨在此练兵营地的“谷旦”,改称为“郭旦”。

乾隆年间知公董锡龄,一次微服私访,路过该村,问及村名而感叹地说:“谷旦者,乃沿袭大唐置县而名也,侍曰:‘谷旦于差,南方之原’。斯为吉日,为此祥和!可不用乎?”从此复名“谷旦”,虽沿用至今,但习俗上依然呼之为“郭旦”。

士不可不弘毅匾额(古人在写牌匾或写的文章最后落款时)(3)

三.“穀旦”,意思是好日子、相亲的日子

先秦不知名的诗人写的《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译文:

“东门外的白榆树绿荫蔽日,宛丘上的柞树林枝繁叶茂,子仲家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在绿树下跳起优美的舞蹈。

选下个好日子好呀好风飘,城南门外的广场上真热闹。漂亮姑娘放下积麻的活计,在集市上跳起欢快的舞蹈。

聚会相亲好日子就在今朝,少男越过人群挡住她的道。看你粉红笑脸好像锦葵花,她赠我一捧紫红的香花椒。”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榖旦”,《毛传》云:“榖,善也。”郑笺云:“旦,明。于,日。差,择也。朝日善明,日相择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榖旦,犹言良辰也。”朱熹《诗集传》云:“差择善旦以会于南方之原。”“南方之原”,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解曰:“谓南方高平之原。”

这首诗写得很美。在城东门外的白榆树下,在宛丘的柞树林边。在某一美妙的好时光,小伙姑娘便去那里幽会谈情,姑娘舞姿翩翩,小伙情歌宛转。幸福的爱情之花含苞而放。在小伙眼睛里,姑娘美如荆葵花;在姑娘心目中,小伙是她的希望和理想,要送他一束花椒以表白感情。

士不可不弘毅匾额(古人在写牌匾或写的文章最后落款时)(4)

四.小小总结

看了以上的解释,我们知道了“谷旦”是美好的日子、相亲的日子的意思,还是一个地名。也知道了“古人在写牌匾或写的文章最后落款时,为什么都会写“谷旦”两字?”古人在这些上面落款“谷旦”两字,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美好的祝福!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2.10.28.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