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1)

长跑、仰卧起坐是噩梦?

一提起800米、1000米

就立即产生

呼吸不畅的窒息感

体测不达标

你大学可能毕不了业

近日

#云南大学出台最严体育校规#

登上热搜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2)

根据云南大学出台的“最严体育校规”, 从2021年秋季开始,把学生体质测试与毕业证直接挂钩。云大的体育新规要求本科所有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总计200学时。这也意味着女生最怕的中长跑,男生最头疼的引体向上,不仅每学期都要考,而且如果总分不及格,即便学习成绩再好也拿不到毕业证。

新消息一出网友

炸锅了!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3)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4)

对于网友们的担心,校方回应这一规定这并非“一刀切”,因病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设有绿色通道,可以免测。健康的学生,只要认真上好体育课,课后再适当锻炼,及格难度不大。

记者上网查询了解到,大学体测与毕业挂钩的规定并非云南大学首创,云大是在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5)

其实,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6)

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云南财经大学:跑步app打卡

在云南众多高校中,不仅仅是云南大学,从2017年开始云南财经大学就在大一、大二的体育必修课中,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跑步任务,男生150公里,女生130公里,并利用APP软件进行运动打卡,未完成跑步任务的学生视为不合格,必须重修体育课。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7)

据云南财经大学体育老师介绍,起初,同学们也曾抱怨跑步任务难以完成,可四年时间过去,同学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规律运动的习惯。而部分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医学证明后,学校专门设立了保健班,在班内开设了运动量较低的运动例如乒乓球、瑜伽等来满足学生的日常运动。

对此,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最开始有点不太情愿,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抱怨,慢慢的大一上学期结束,经过半年的时间,运动校园就逐渐熟悉了,长时间不跑一次就会去跑个步,也会成为一种习惯,他们认为坚持跑步是个很好的习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健的体魄才能提供更好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

云南一高校被吐槽(云南高校出奇招专治学生体质下降)(8)

体侧并不可怕

保持连续运动才能真正达标

引得不少高校学子连连喊累的体测到底难不难?以遭遇“吐槽”最多的中长跑来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的合格标准均在4分30秒左右。在很多高校体育工作者看来,这个要求并不高,不需要有出类拔萃的运动天赋,只要坚持参加必要的体育运动就能达到。

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滑,原因很多。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生活作息不规律,沉迷游戏,未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渐渐透支了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大三、大四后不再开设体育课,难以强制性地把学生“逼”到运动场上,再加上论文、就业等压力,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被不断压缩。

因此,很多年轻学子怕体测,并不是由于成绩标准强人所难,而是因为长久疏于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严重下降,依靠短时间的“突击”也难以达标。

除了自律和他律,让更多高校学子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运动,也需要各高校政策的引导。在体育成绩的评定中,日常体育课出勤、早操签到以及代表班级和院系参与体育竞赛等体育相关活动也占据一定权重,注重过程性考核。

体测不仅是为了成绩

还是为了让同学们

形成健康的健身锻炼习惯

希望同学们都能行动起来

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拥有健康的体魄

才是拥有精彩人生的基础!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大学安全教育、8099999、网友评论等

责编:张曦

编审:周晓雪

终审:钱红兵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