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渝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之堂弟。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暴卒,又因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孝宗弘治皇帝皇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在位45年,其执政期间出现过如戚继光平倭寇、海瑞斗严嵩、庚戌之变等著名历史事件,其人历史评价也颇具争议,赞者谓之其开了嘉靖中兴之局面,为之后的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批评者则历数其迷信道教、任用奸佞、廷杖群臣、虐待宫女等罪过。是明朝历史上相当复杂的一位帝王。

与之前的皇帝不同,嘉靖帝并非出生于紫禁城,他是兴献王之子,其封地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明朝时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当时该地区道教氛围浓厚,对于年少的朱厚熜产生了根深蒂固之影响。武宗驾崩,以藩王身份入京的朱厚熜继承大位之初,他所居之处不在乾清宫,而在文华殿。因为正德九年(1514),乾清宫曾毁于大火,为此正德皇帝还下了罪己诏,后来聚集工匠重建,但进度缓慢,一直到朱厚熜即位时仍“役尚未竣”。即位伊始,暂居文华殿的嘉靖帝就督促工匠抓紧重修乾清宫,修建过程中应该还建了不少道教设施,为此杨廷和曾上书反对说“一应修斋设蘸为攘祷之事,须豫绝其端。不可轻信”,劝嘉靖帝不要迷信“修斋设蘸”。但嘉靖帝骨子里尊崇道教,杨廷和的反对自然无效。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月,乾清宫修缮竣工,嘉靖皇帝也是乾清宫重修后住进去的第一位皇帝。

嘉靖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颇具争议的嘉靖皇帝)(1)

乾清宫中的“云龙圆背椅”,为皇帝的御座

嘉靖朝的后宫可谓多事之秋,皇后就换了三位。嘉靖帝对父母非常孝顺,到对于自己的皇后、妃嫔却寡情薄义,以至在后宫埋下无数幽怨。第一位皇后陈氏因被嘉靖帝怒斥受惊流产而早逝,第二位皇后张氏则卷入了嘉靖帝与张太后的斗争,最终成为牺牲品,被废后幽系别宫,于嘉靖十五年(1536)闰十二月初二悲惨死去。方氏是第三位皇后。方皇后原为江宁人,于嘉靖九年(1530)被选入宫。嘉靖十年(1531)三月,皇帝又册封新选秀女中的九人为九嫔,而方氏居于九人之首,封德嫔,不久后晋为德妃。嘉靖十三年(1534),朱厚熜以“乃多不顺不敬不逊”为由忽然废掉皇后张氏,深受皇帝信任的方氏被顺理成章地被册立为新皇后。

方氏能成为皇后,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后宫诸多复杂之事被她处理得井井有条,嘉靖帝对这位新皇后也相当放心信任。不过很快,嘉靖帝对皇后的热情便转移到别人身上了,这个女子便是端妃曹氏。曹端妃是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千金,性格温柔又美貌过人,嘉靖十五年(1536)八月,她为嘉靖帝生下皇长女常安公主,三年后又生一女宁安公主,很快便俘获了嘉靖皇帝的心。这一切方皇后心知肚明,对曹妃免不了嫉恨,但她又不敢急于动手,毕竟嘉靖是个喜怒无常,会忽然废后的皇帝,惨死在冷宫中的前皇后陈氏正是前车之鉴。

,